譚旖旎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婦科 湖南 衡陽 421001)
臨床上進行卵巢癌治療所遵循的原則是應進行以消滅腫瘤細胞為目的的減滅手術,再進行有效地化療[1]。但經(jīng)實踐證明,卵巢癌臨床中具有隱匿性,一般在確診時為晚期,增加了腫瘤清除術的實施難度,且腫瘤清除術的平均成功率只有50%。為達到清除腫瘤組織的效果達到理想狀態(tài),多數(shù)學者認為在手術前進行療程有限化療,即進行先期化療方式,從而最終實現(xiàn)有效抑制腫瘤負荷增加,較大程度上增加了手術的成功率。本文研究分析了先期化療在晚期卵巢癌的臨床應用價值,其具有良好療效,現(xiàn)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80例,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患者45例,年齡24~65歲,平均(44.5±1.4)歲,病程2~4年,平均病程(3.0±1.5)年;Ⅲ期 20例,Ⅳ期 25例;高分化6 例,中分化15例,低分化24例。對照組患者35例,年齡25~66歲,平均(45.5±1.3)歲,病程3~6年,平均病程(4.5±1.2)年;Ⅲ期 15例,Ⅳ期 20例;高分化5例,中分化14例,低分化16例。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1.2.1 對照組:首先對患者進行腫瘤細胞清除術,在手術后3周后進行化療。其手術方式的選擇和化療方案的選擇標準與研究組相同,研究組和對照組的差異僅僅是化療和手術的先后執(zhí)行的順序差異。
1.2.2 研究組:對患者進行先期化療,其中化療方案選擇PT(400毫克/m2卡鉑+135-175毫克/m2的紫杉醇),通過靜脈方式進行化療。如胸腔積液和腹腔積液患者應進行80毫克的順鉑胸腔和腹腔內化療。先期化療間應隔3~4周進行一次,在先期化療結束后的一個月進行腫瘤細胞清除術,術后3周應繼續(xù)實施先期化療的方案進行有效治療,總共進行8個療程的治療[2]。
1.3.1 患者的近期療效,完全緩解(CR):治療后患者體內的腫瘤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治療后患者的腫瘤縮小超過50%,無新病灶。無變化(NC):治療后無好轉情況,腫塊面積縮小25%-50%,無新病灶。進展(PD):治療后腫塊面積增大超過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CR+PR=治療有效率。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腫瘤面積減小和無新病灶等的近期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腫瘤組織消除術和術后的鉑類化療相結合形成治療卵巢癌的臨床治療方案,而進行腫瘤組織消除術占有主要地位。手術的滿意度主要是對術后的殘余病灶(RT)面積大小來準確判定,腫瘤組織消除術的治療效果為在術后沒有肉眼可見的病灶或者RT直徑小于1厘米。經(jīng)過有關學者研究證明,在有效控制其它因素的基礎上,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預后結果取決于RT的面積大小。
由于卵巢癌發(fā)病具有隱匿性,大部分患者在就診時應景處于晚期,發(fā)生轉移,不適合直接進行手術治療[3]。如果想在手術中實現(xiàn)減瘤的理想效果,將造成手術所涉及的范圍和創(chuàng)面比較大,極高的提高了圍手術期的致死率,極大地影響了患者自身的生存質量。因而對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應先進行鉑類的先期化療后再進行腫瘤組織消除術,其可利用進行先期化療有效地減小腫瘤的體積,從而有效地增加腫瘤組織消除術的滿意度,提高患者在臨床上的近期療效,經(jīng)過本文研究分析,研究組腫瘤面積減小和無新病灶等的近期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進行先期化療應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有效的治療效果。因為卵巢癌對化療相對比較敏感,鉑類化療治療晚期卵巢癌的有效率可有效達到70%~80%,利用在腫瘤組織清除術前進行化療,可盡可能的對胸腹水進行控制,有效的增強了患者在手術期間的耐受性,較大程度上降低腫瘤和周圍組織發(fā)生粘連的幾率,使得患者的腫瘤體積減小,減少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使得腫瘤細胞處于休眠狀態(tài),降低因術中進行擠壓和機械等造成的腫瘤擴散和種植,降低術后的復發(fā)率[4]。先期化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的生存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態(tài),可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先期化療后進行腫瘤組織消除術進行合適時機選擇,以此實現(xiàn)最具理想效果且以免其發(fā)生耐藥性,從而有效對治療方案進行完善,使得治療方案更加合理有效。
綜上所述,在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先期化療,具有良好的近期療效,作為一種在臨床上的輔助治療方法,對存在胸腹水和大型腫瘤體積以及身體耐受比較差的患者產(chǎn)生一定療效,在臨床上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