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高青松
(1長春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內(nèi)科教研室 吉林 長春 130031)
(2長春市第二醫(yī)院心血管腎病內(nèi)科 吉林 長春 130062)
臨床上,膜性腎病具有比較高的發(fā)病率,為成人腎病綜合征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理類型,對人們的健康造成較大損害[1]。迄今為止,臨床還尚未得出確切膜性腎病的病機,但有報道稱,本病的發(fā)生和抗磷脂酶A1受體抗體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而免疫抑制療法則是臨床醫(yī)師對膜性腎病進行治療的一種常用手段,但不同的用藥方案有其各自的優(yōu)缺點。此研究,筆者旨在分析他克莫司緩釋劑型與普通劑型在膜性腎病中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2016年2月-2019年1月本院接診的膜性腎病患者84例,利用奇偶數(shù)字分組法劃分成實驗和對照組,各42例。實驗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齡為24~53歲,平均(38.29±4.67)歲。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齡為23~53歲,平均(38.95±4.28)歲。患者病歷信息完整,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年齡與病情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惡性腫瘤者;(2)繼發(fā)性膜性腎病者;(3)病毒性肝炎病史者;(4)重癥感染者;(5)糖尿病者;(6)近30d內(nèi)接受過免疫抑制治療者;(7)嚴重腎臟疾病者;(8)過敏體質(zhì)者。
實驗組用他克莫司緩釋劑型,0.05~0.75mg/kg,于餐后2h服用,1次/d,本藥品由“安斯泰來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對照組用他克莫司普通劑型,用藥量為0.05~0.75mg/kg,需于餐后2h服用,每日2次,本藥品由“安斯泰來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治療期間,需維持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藥濃度為3~7ng/ml。兩組的治療時間均為6個月。
按照下述標準對兩組連續(xù)治療6個月后的效果作出判定:(1)完全緩解,血漿白蛋白水平為35g/L及以上,24h尿蛋白定量為0.5g以下,血肌酐恢復正常。(2)部分緩解,血漿白蛋白水平為30g/L及以上,24h尿蛋白定量在0.5-3.5g的范圍之內(nèi),血肌酐恢復正常。(3)未緩解,24h尿蛋白定量超過3.5g,亦或者是24h尿蛋白定量降低不足50%,亦或者是血肌酐升高超過50%。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88.1%高于對照組的69.1%,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的完全緩解率(11.9%)顯著高于對照組(0.0%)(P<0.05),見表。
表 兩組療效的對比分析表 [n(%)]
他克莫司為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免疫抑制劑,被廣泛用于實體器官移植術后排斥反應的預防工作當中。他克莫司主要包含緩釋劑以及普通劑型這兩種類型,前者為比較新型的一種劑型,在用藥后能夠緩慢釋放出他克莫司,且只需每日用藥1次便可,另外,該種劑型還具有減少用藥量、提高患者依從性、血藥濃度平穩(wěn)、生物利用度高以及降低濃度變異等優(yōu)勢。而普通劑型則需要每日用藥2次,盡管在用藥期間不會引起諸多的不良反應,但臨床治愈率相對較低。此研究中,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88.1%高于對照組的73.8%,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的完全緩解率比對照組高,P<0.05。他克莫司緩釋劑型相較普通劑型在治療膜性腎病中療效更為理想,而且完全緩解率高,有利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