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賢春 吳東 秦鐵偉
摘要:將辣蓼(Polygonum hydroiper L.)粗提物作為植物源農(nóng)藥進行簡便制備并用于煙草地下害蟲的防治。結果表明,辣蓼粗提物能有效防治栽后5~15 d煙草地下害蟲,防蟲效果持續(xù)時間長且對煙葉生長無不良影響,防效可達45%~80%;干草固液混合物根部液澆法地下害蟲為害率與對照(CK)達極顯著水平,與高效氯氟氰菊酯處理達顯著水平,栽后5~15 d防效達66%~80%,較普遍使用的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可提升35%~60%。
關鍵詞:辣蓼(Polygonum hydroiper L.);煙草;地下害蟲;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82.3+9?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2-0076-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2.017?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農(nóng)藥殘留、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是當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問題,植保工作的重點也逐步轉變?yōu)榛瘜W農(nóng)藥的替代和綠色防控。辣蓼(Polygonum hydroiper L.)屬蓼科蓼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水蓼、蓼牙菜。辣蓼主要含黃酮類化學成分、揮發(fā)性成分和鞣質,藥理研究其有抗氧化、抗傷害、抗微生物、抗病毒等作用[1-3]。研究表明,辣蓼全草及根含揮發(fā)油、萜類、黃酮及黃酮苷類等成分[4,5]。辣蓼全草鞣質含量為3.13%,總黃酮含量為2.63%,揮發(fā)油含量為0.32%,辣蓼葉中揮發(fā)油含量為0.94%。湘西辣蓼揮發(fā)油中烯類物質含量最高占55%,醇類、醛類、酯類、酸類等物質分別占5.3%、3.5%、3.2%、2.5%;萜類化合物是辣蓼揮發(fā)油的主要組分,占揮發(fā)油總量的52%。
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為宜昌市優(yōu)質烤煙產(chǎn)區(qū),2013年前常年種植烤煙面積為2 000 hm2,近幾年烤煙種植面積達1 333 hm2。煙葉移栽后5~7 d為地下害蟲為害高發(fā)期,地下害蟲為害率達18%~20%,個別田塊栽后受氣候環(huán)境影響,煙田缺棵補苗達25%以上。煙草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金針蟲、螻蛄類及部分軟體動物蛞蝓類,主要為害煙葉根莖部,造成生長發(fā)育緩慢甚至煙苗死亡,煙田缺棵,田間整齊度差進而影響煙株群體結構和產(chǎn)質量。一般地下害蟲用黑光燈誘殺、糖醋酒液誘殺,煙草大面積生產(chǎn)中常用化學藥劑為高效氯氟氰菊酯及殺菌劑對水后作定根水施入煙根部,但由于地下害蟲的移動性和隱蔽性,防治效果不明顯,且存在化學藥劑的藥害風險,化學藥劑殘留也對土壤健康造成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辣蓼粗提物的提取
根據(jù)專利CN201720072376.2制作辣蓼粗提物,形成鮮草固體混合物、干草固液混合物。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興山縣高橋鄉(xiāng)伍家坪村,海拔950 m,平均氣溫13.9 ℃,中山緩坡棕色石灰土,常規(guī)烤煙種植田塊,前茬種植煙葉(連續(xù)種植3年),試驗年度為2018年,pH 7.1,有機質22.36 g/kg,堿解氮133 mg/kg,速效磷11 mg/kg,速效鉀143 mg/kg。常規(guī)化學藥劑防治地下害蟲,7~10 d內(nèi)地下害蟲為害后缺苗補苗率25%左右。
1.3? 試驗設計
處理A,常規(guī)灌根法,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600倍稀釋液,移栽時灌在煙苗根部,用量為250~300 mL/株。處理B,鮮草固體混合物壟底混施法,移栽前7~10 d隨底肥施入后起壟覆膜,用量450 kg/hm2。處理C,干草固液混合物根部液澆法,移栽時澆入根系周圍,250~300 mL/株。處理D,B、C依次使用。CK,空白對照,不使用任何防治方法或藥劑。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每小區(qū)5行,每行18株,株行距為120 cm×55 cm。
1.4? 數(shù)據(jù)調(diào)查
1.4.1? 防治效果? 按GB/T 23223-2008記錄為害率和防治效果,并對為害株進行補栽補種。
1.4.2? 調(diào)查時間? 移栽后每5 d調(diào)查1次,共調(diào)查3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煙草地下害蟲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栽后5 d為害最重,栽后15 d為害相對最輕,隨著時間推移,為害程度降低,可能與移栽后煙苗生長和根莖發(fā)育后不易受蟲害有關;CK為害率在各個調(diào)查時間均最高;說明各處理均可有效降低地下害蟲的為害率,處理A主要在栽后5 d為害率較CK降低最明顯,10、15 d與CK相比差異不大,可能受氣候影響,化學藥劑效果持續(xù)性有限;處理B在各個時間為害率較CK降低50%左右;處理C和處理D在各個調(diào)查時間為害率均較低,處理D各個階段為害率均最低,但與處理C差異不大。
方差分析表明,各時間為害率在區(qū)組間(重復)差異不明顯。處理C與處理D差異不顯著,但兩處理(處理C和處理 D)與CK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與處理A相比差異達顯著水平。
由表2可知,處理A和處理B防效隨時間的推移有所降低,處理A在栽后5 d平均防效為30.75%,栽后10 d為20.47%,栽后15 d為19.44%,且有1個處理防效呈現(xiàn)負值;處理B在栽后5、10、15 d平均防效分別為47.69%、43.85%和43.06%,處理C平均防效分別為66.8%、70.08%和79.17%,處理D平均防效分別為66.63%、73.42%和80.09%,處理C和處理D在栽后防效達66%~80%,隨著時間推移有所提高,平均防效接近80%,處理D在10、15 d平均防效略高于處理C。
2.2? 藥害調(diào)查
藥害調(diào)查結果表明,處理A栽后5 d有少量心葉畸型(3~5株),處理B、處理C、處理D均無藥害產(chǎn)生,對煙株生長發(fā)育無影響。
綜上表明,處理B、處理C、處理D均能有效提高地下害蟲防治效果,持續(xù)時間長且對煙葉生長無影響,較煙區(qū)普遍使用的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效果更有效。處理B壟底施入固體混合物防效可達45%左右,隨時間推移防效稍有降低,相比處理A防效提高20%左右;處理C和處理D防效達66%~80%,相比處理A防效提高35%~60%,且隨時間推移防效有所提升;處理C效果優(yōu)于處理B,可能原因是處理C灌入根系周圍,更利于根系吸收,直接對根部地下害蟲形成有效防控;處理D效果略優(yōu)于處理C,壟底施入配合栽后灌溉根防效最優(yōu),存在一定疊加效應,但綜合考慮用工及投入,處理C更具有可行性。
使用辣蓼提取物配制的植物農(nóng)藥可用于煙草地下害蟲的防治,相對化學農(nóng)藥防治有較好的效果;其中干草固液混合物根部液澆法效果最好,栽后5~15 d防效達66%~80%;較該區(qū)域普遍使用的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可提升35%~60%。
3? 討論與展望
3.1? 辣蓼提取物對地下害蟲的防治效果
辣蓼提取物對地下害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機理[6-9]主要為:一是辣蓼具有防蟲作用,主要為拒食和毒殺作用。辣蓼的殺蟲有效成分為蓼二醛等倍半萜烯類化合物,中國辣蓼葉中蓼二醛的含量約為0.08%。蓼二醛對蚜蟲、黏蟲、小菜蛾、菜青蟲和稻飛虱以及雜擬谷盜等多種害蟲有很好的拒食作用。二醛倍半萜類成分沃伯格醛也有明顯的拒食活性,且具有殺菌和殺滅軟體動物的活性。揮發(fā)性成分主要為精油類物質,具有毒殺、忌避、拒食、抑制生長發(fā)育等活性,主要通過熏殺作用來殺死害蟲。二是辣蓼抗菌抗病毒作用廣泛,對植物病害病菌及病毒病有預防作用。黃酮類有廣泛的抗菌消炎作用,如木犀草素、黃岑苷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槲皮素、二氫槲皮素、桑色素、山柰酚等具有抗病毒作用;從菊花得到的黃酮單體對HIV病毒有較強抑制作用,大豆苷元等對HIV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辣蓼提取的黃酮類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沙門氏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辣蓼對荔枝霜疫霉病菌處理7 d后的抑菌率達74.37%。三是辣蓼提取物在土壤中特性穩(wěn)定,田間趨蟲殺菌作用時間長。蓼二醛對空氣(室溫下)、光(熒光燈下氮氣保護)的穩(wěn)定性較好,其半衰期都在一個月以上,對熱(55~60 ℃,空氣中)的穩(wěn)定性稍差,但其半衰期也在15 d以上;田間試驗表明,辣蓼乙醚提取物的驅拒蚜蟲的有效期至少在7 d以上。從穩(wěn)定性和藥效持續(xù)時間來看,辣蓼提取物可以較好地用在植物保護上。
3.2? 辣蓼提取物對煙草地下害蟲的防治機理
一是以土壤為介質,阻隔屏障效應。主要化學成分黃酮類(主要為黃酮)對害蟲有明顯的拒食和趨避作用,與煙草肥料混合于植物根系,形成地下害蟲對根系的阻隔屏障效應。二是壟體覆膜,熏蒸毒殺效應。其精油類(主要為萜類)成分對害蟲有明顯的熏蒸毒殺作用,煙草種植壟體均覆蓋農(nóng)地膜,使根系部分隔絕于外界,隨著地溫升高,形成對根部害蟲的熏蒸毒殺效應,進而實現(xiàn)煙草根系部分或將煙草壟體完整的防蟲或無蟲環(huán)境,有效防治煙草地下害蟲的為害。三是持續(xù)性久,趨避范圍廣。由于其提取物穩(wěn)定性強,田間有效性可持續(xù)到煙株整個生育期;對害蟲有效譜較廣,對為害煙草根系的多種地下害蟲有效。四是活性多樣,殺菌抗菌效應。其提取液成分復雜、穩(wěn)定性高,具有較好的殺菌抗菌效應,施用于壟體土壤中,能有效毒殺或抗土傳病菌,為根系發(fā)育提供少感病環(huán)境。
3.3? 辣蓼提取物對煙草地下害蟲的推廣展望
一是原料廣泛。辣蓼是一種豐富的植物資源,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生育期約240 d。分布廣泛、密度大、資源豐富,容易栽培。二是簡單低廉。時間適宜,辣蓼5月進入生殖生長期,與煙葉移栽時間基本一致,煙農(nóng)簡單培訓后即可進行藥劑制備;配方簡單,物料易得,方法易學,比現(xiàn)有常規(guī)農(nóng)藥便宜。三是廣譜多樣。辣蓼提取物作用方式是多樣的,兼有觸殺、胃毒、熏蒸、忌避、拒食及生長發(fā)育抑制等多種活性,或者可抑制昆蟲產(chǎn)卵,改變昆蟲行為,甚至改變形態(tài)。四是效果長效。對煙草地下害蟲有較好的忌食性和趨避作用,可持續(xù)到煙株整個生育期,在前期20 d內(nèi)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蟲為害。五是安全環(huán)保。觸殺作用不強,對害蟲天敵影響小,對高等動物及害蟲天敵比較安全;含有數(shù)種有效成分,且作用機制與一般化學農(nóng)藥不同,害蟲不易產(chǎn)生適應性和抗藥性;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有效降解,不會隨著食物鏈而濃縮富集;對環(huán)境安全,無殘留。六是潛力突出。辣蓼的利用不存在破壞資源問題,與水土保持、綠化較為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同時易于種植和收集,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原料可以保證,因此大規(guī)模研究和工業(yè)化生產(chǎn)潛力較大。
參考文獻:
[1] 曾維愛,譚濟才,譚? 琳,等.辣蓼的應用及其功效[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6,22(8):369-372.
[2] 曹緯國,劉志勤,邵? 云,等.黃酮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西北植物學報,2003,23(12):2241-2247.
[3] 石進校,童愛國,陳義光.幾種植物源農(nóng)藥粗提物對菜蚜和蛞蝓的藥效研究[J].湖北農(nóng)學院學報,2002,22(2):109-111.
[4] 張國英.辣蓼主要成分的提取、分離與鑒定[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04.
[5] 陳建芝.辣蓼提取物對害蟲的生物活性研究[D].長沙: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
[6] 曾維愛,譚濟才,譚? 琳,等.辣蓼粗提物對菜青蟲的生物活性[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3(1):76-78.
[7]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 第二十五卷? 第一分冊 蓼科[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8] 張鐘寧,劉? 殉,婁照祥,等.蓼二醛對蚜蟲的拒食活性[J].昆蟲學報,1993,36(2):172-176.
[9] 張鐘寧,方宇凌.昆蟲拒食劑蓼二醛的合成及其對害蟲的拒食活性[J].昆蟲知識,2001,38(3):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