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 梅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兒童憑借變化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成人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過程。對早期繪本讀物的選擇要關注適應性、價值性、豐富性,要符合聽障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特定的年齡段,激發(fā)聽障兒童的閱讀興趣。
一是從年齡入手。0-2歲是語感形成期。聽障兒童適合看一些黑白分明、圖片大、顏色鮮艷、有觸感的繪本,稍大一些的可選擇情節(jié)較簡單、語言重復性高、呈現日常生活經驗的故事。2-3歲是語言迅速發(fā)展期,可選擇擬人化的動物故事、有簡單文字標注的、故事情節(jié)較為豐富的閱讀材料。4-6歲是閱讀理解能力發(fā)展期,可選擇故事內容更富有想象力、情節(jié)較為復雜的書籍或繪本??筛M一些科普類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及文學性質的書籍或繪本。
二是從興趣入手。我們不能期望聽障兒童靠意志力完成閱讀。教師和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閱讀興趣點,時常與孩子交流,了解他們最喜歡看哪一類的書。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
三是從閱讀材料投放入手。首先投放的閱讀材料要有視覺沖擊感,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繪本,選擇一些有好玩情境的(如鼠小弟系列)、感人的(如花婆婆;猜猜我有多愛你)、有動人畫面的(艾瑪系列;天生一對系列)。最后要尊重個體差異,為能力較弱的聽障兒童提供以認知為主或情節(jié)較為簡單、文字較少的閱讀材料,對能力較強的聽障兒童推薦有故事情節(jié)、畫面較為復雜的閱讀材料。
聽障兒童在個體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在早期閱讀活動方式上也應該因地、因人制宜,這樣才能大幅度提高聽障兒童的閱讀水平。早期閱讀活動分為陪伴閱讀和獨立閱讀。
陪伴閱讀適合年齡較小、沒有自主閱讀能力的聽障兒童。陪伴閱讀又分為教師陪伴、親子陪伴、伙伴陪伴。教師陪伴可以一師多生,既可以增加師生間的交流,又可以使孩子之間歡樂互動。親子陪伴可以選擇孩子睡覺前的時間,和他一起閱讀并相互分享閱讀后的感悟,這樣既能激發(fā)孩子在閱讀中的想象力,又能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與孩子共同成長?;锇榕惆榭梢栽黾勇犝蟽和g的感情,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
二是獨立閱讀。它適合年齡較大,自主閱讀能力強,有一定語言文字基礎的聽障兒童。獨立閱讀分為線索導讀和獨立閱讀。線索導讀是在聽障兒童閱讀之前介紹故事內容的相關提示語以及相關線索,逐步引導孩子讀懂重點部分的內容。而獨立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孩子遇到閱讀問題時給予解答與幫助,但不需要過多干涉。
一是教師缺乏對閱讀材料的價值認識。聽障兒童一般比較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如果教師在課前沒有做好預習,或是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沒能充分領略到繪本或閱讀材料要表達的信息,就無法真正實施對幼兒的素質教育。所以教師在課前預習或努力提升自己很重要。
二是教師指導聽障兒童讀書的方式單一化、簡單化。90%的教師會采用集體閱讀的方式,導致有些對材料不感興趣的聽障兒童不屑一顧。而有些教師會抽取幾本閱讀材料,隨機發(fā)給聽障兒童。既不做適當講解,也不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材料,只是當成任務去完成,時間一到立馬收回讀物。這對聽障兒童的早期閱讀不會有好作用。
一是在游戲中閱讀。早期聽障兒童的學習特征決定了他們適合在游戲活動中閱讀。所以,要設計豐富有趣的游戲,既可以減輕閱讀過程中的疲倦感,又可以增加閱讀的積極性。如閱讀《天生一對》繪本,教師可以用聽覺描述的方式讓聽障兒童猜出兩個主人公是誰;在《比一比》中,讓孩子練習說反義詞等。
二是在角色扮演中閱讀。角色扮演是聽障兒童較為喜歡的活動方式。他們會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動物,把故事里的角色更為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這樣既提高了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了參與熱情,也加深了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三是在一日生活中感受閱讀樂趣?!?-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中發(fā)展起來的。聽障兒童的集體課程與普幼的課程是一樣的,一日生活也相同。因此,可以把閱讀滲透到聽障兒童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如在盥洗室,用簡單的圖文標注如何正確洗手;在每個聽障兒童的水杯上粘貼自己的名字;在他們即將午睡摘掉人工耳蝸之前,講一些有趣的童話或語言小故事,讓他們在睡覺前也能感受閱讀的樂趣。
四是消除誤區(qū),激發(fā)聽障兒童的閱讀熱情。很多聽障兒童家長為了讓孩子認字,盲目地把早期閱讀與識字混為一談。如果沒有正確的閱讀引導,會讓他們喪失早期的閱讀興趣。要通過早期閱讀引導孩子認識文字符號,而不要通過識字來引導早期閱讀。
五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聽障兒童的思考與總結。如讀《天生一對》時,可以讓孩子思考我們生活周圍有些什么配對,找一找他和好朋友身上哪兩個是可以配成一對的。在家中,誰和誰是天生一對?這些問題能更好地讓他們讀懂故事內容,引導其領會其中的道理。
一本書闡述一個道理。孩子通過繪本的閱讀,能增加美好的情感,提升優(yōu)良的品格。
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密切親子關系、師幼關系和同伴關系。有利于幼兒積極情緒建立和社會性發(fā)展。
能提高聽障兒童的觀察力,豐富和提升想象力。由具象思維轉向抽象邏輯思維。
能提高聽障兒童的聽力,豐富他們的語言和詞匯、認知。促進其語言交流、語言表達、語言概括能力穩(wěn)步提高。
促進聽障兒童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在幼兒階段,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早期閱讀可以激發(fā)聽障兒童對閱讀的興趣,這對聽障兒童以后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可助力聽障兒童聽、說、讀習慣的養(yǎng)成,語言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會促進其他學科學習的穩(wěn)步發(fā)展,為升入普小奠定基礎。
讀書能讓孩子相信,在面對困難時,總有一本解決問題的書會幫到他。閱讀伴隨著聽障兒童一生的成長,讓聽障兒童盡早地學會閱讀,等于給他們增加了一雙自己獲得知識的眼睛。早期閱讀可以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引導孩子在書中品味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