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陽鳳,黎軍平
?
抽水蓄能電站水土保持方案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要點的探討
黃舒,陽鳳,黎軍平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14)
結合實際工作對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重點對招標設計階段棄渣場變化情況介紹、堆渣量增加的棄渣場變更設計、新增棄渣場變更設計及投資概算的編制和投資變化原因等章節(jié)的編制內容探討,以供同行參考。
抽水蓄能電站;棄渣場補充報告;棄渣場變更;投資概算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二十八條規(guī)定,棄渣應當堆存在批復方案報告書指定區(qū)域,并采取相關水土保持措施。如確需發(fā)生新選棄渣場的行為,應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將棄渣場選址合法化?!渡a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變更管理規(guī)定(試行)》(辦水?!?016〕65號),在方案報告書批復的棄渣場外新設棄渣場的,或者需要提高棄渣場堆渣量達到20%以上的,應當在棄渣前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棄渣場補充)報告書,以下簡稱“棄渣場補充報告”。以上文件明確了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的前提條件。
根據(jù)《關于印發(fā)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變更技術文件編制技術要點的通知》(水總環(huán)移〔2018〕947號),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分為初步設計階段和方案實施過程兩種情況。筆者實際工作中接觸抽水蓄能電站水土保持設計較多,其樞紐工程施工期相對較長;建設地點多為山區(qū)和深山峽谷,交通不便[1];作為點型生產建設項目,一般由樞紐工程區(qū)(含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tǒng)及發(fā)電廠房系統(tǒng))、棄渣場區(qū)(含轉料場)、表土堆存場區(qū)、交通設施區(qū)、料場區(qū)、施工生產生活區(qū)、施工用水用電工程區(qū)、工程管理區(qū)、移民安置與專項設施復建區(qū)和庫岸區(qū)組成。
抽水蓄能電站具有占地面積大、土石方挖填數(shù)量多、棄渣量大、工期長、投資多等特點[2],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編制方案報告書,受施工征占地、主體工程設計優(yōu)化及設計深度的影響,后續(xù)設計中棄渣場位置可能變化[3],棄渣場因新選址或堆渣量增幅超過20%需編制棄渣場補充報告的情況較多。以水電工程中抽水蓄能電站為例,結合水電工程階段劃分特點,就招標設計階段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探討。
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前,設計人員可將招標設計階段和施工圖階段設計資料與批復方案報告書對照,重點從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開挖回填土石方數(shù)量,棄渣量等方面,對照辦水?!?016〕65號要求列表進行對比,根據(jù)對比結論,達到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要求的,在棄渣前編制該報告。
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前應開展相應的外業(yè)與內業(yè)工作。外業(yè)工作包括對新增棄渣場選址現(xiàn)場查勘,借助無人機拍攝棄渣場全景及其周邊區(qū)域;內業(yè)工作包括收集方案報告書、批復文件、招標設計階段施工組織設計報告、棄渣場設計專題報告、地質勘察報告、土石方平衡專題報告、新增棄渣場的施工圖設計、招標設計階段施工總布置圖、征地紅線圖等。
棄渣場補充報告編制包含以下四個章節(jié),根據(jù)抽水蓄能電站招標設計階段資料,第一章綜合說明中簡要說明工程概況、主體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方案報告書批復情況、招標設計階段報告審查情況及招標設計階段棄渣場變化情況、棄渣場變更補充設計主要成果。第二章介紹棄渣場變化情況,對照批復后的方案報告書,簡要說明主體工程設計變化情況,說明棄渣場措施布置及措施設計變化情況及原因。第三章介紹棄渣場變更設計,包含設計依據(jù)、對于堆渣量增加的棄渣場、新增和場址調整的棄渣場分別開展變更設計。第四章介紹投資概算,列出變更的棄渣場投資概算,并分析水土保持投資變化原因。
棄渣場變化情況介紹作為承前啟后的章節(jié),應將招標設計階段的棄渣場布置情況包括數(shù)量、位置和堆渣量等介紹清楚,并與批復方案報告書棄渣場設計對比分析。
根據(jù)審定后的抽水蓄能電站招標設計報告,從土石方平衡調整情況、棄渣量變化、棄渣場場址及堆渣量的調整等方面分析新增棄渣場情況及變化原因。根據(jù)辦水保〔2016〕65號文規(guī)定,詳細疏理棄渣場的變化情況,從棄渣場選址和堆渣量等方面列表說明。水電工程棄渣場劃分為溝道、庫區(qū)、坡地、平地和臨河等5類[4],抽水蓄能電站中主要為溝道型和庫區(qū)型,棄渣場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抽水蓄能電站棄渣場兩階段變化對比表
序號名稱位置堆渣量/萬立方米分析結論變化情況 補充報告方案報告書補充報告方案報告書補充報告
針對堆渣量增加的棄渣場,根據(jù)《水土保持工程設計規(guī)范》(GB 51018—2014)規(guī)定,按照實際堆渣量、最大堆渣高度和渣場失事對主體工程或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復核棄渣場級別。按照復核后的棄渣場級別,確定設計標準,復核堆渣體穩(wěn)定性,進行水土保持措施設計。本部分水土保持措施布局與批復方案報告書基本一致,根據(jù)堆渣高度和堆渣型式復核攔擋措施規(guī)格尺寸;根據(jù)調整后占地面積和集雨面積復核截排水溝規(guī)格尺寸。對工程措施中攔擋措施、截排水溝、斜坡防護措施工程量和植物措施面積調整。與批復方案報告書對比,針對發(fā)生變化的部位分析變化原因,主要可從主體工程棄渣方案改變、堆渣型式變化方面分析。
4.3.1 棄渣場選址合理性分析
水電工程建設項目具有棄渣場選址困難、堆渣量大和水土流失危害較大等特點[6],應重視棄渣場選址工作。抽水蓄能電站大多位于山區(qū)、丘陵區(qū),溝道型棄渣場在開發(fā)建設項目中越來越常見[7],抽水蓄能電站棄渣場類型亦多為溝道型,棄渣場選址應遵循《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新增棄渣場選址合理性分析結合實際工作,可從地質情況、占地類型、現(xiàn)狀敏感點、對規(guī)劃建筑物的影響、交通運輸現(xiàn)狀和堆渣量等方面分析。
地質情況可從是否存在滑坡體等不良地質條件、是否為泥石流易發(fā)區(qū)等方面分析;占地類型可從是否占用耕地、林地等方面分析;現(xiàn)狀敏感點可從安全防護距離內是否有公共設施、工業(yè)企業(yè)、居民點、交通干線和其他重要基礎設施等方面分析;規(guī)劃建筑物可從是否影響水庫大壩、取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圍堰等的功能方面分析;交通運輸現(xiàn)狀可從是否有可利用的現(xiàn)有道路,如需新修道路,道路修建的難易程度和道路長度等方面分析;堆渣量可從棄渣場規(guī)劃容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方面分析。針對以上要點逐一進行分析評價,給出棄渣場選址合理的綜合結論。
4.3.2 設計標準
《水土保持工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根據(jù)實際棄渣數(shù)量、最大堆渣高度和渣場失事對主體工程或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明確棄渣場級別,明確棄渣場攔擋工程建筑物、斜坡防護工程和植被恢復與建設工程級別。各工程級別確定后細化排洪工程防洪標準、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攔擋工程安全穩(wěn)定系數(shù)、截排水溝設計標準與植被恢復和建設工程設計標準。根據(jù)確定的安全系數(shù)和標準,進行細化設計,擬定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典型設計斷面和植物措施物種配置方案。棄渣場設計標準確定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棄渣場設計標準確定流程
4.3.3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設計
棄渣場補充報告作為批復的方案報告書的補充,不是對棄渣場水土保持設計工作的深化和重復審批,其深度要求及作用應與方案報告書保持一致[8]。因此,同方案報告書一樣,棄渣場補充報告應與批復的方案報告書一致,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應在主體工程設計中落實[9]。編制過程中先將批復方案報告書中的措施布局簡單說明,再針對新增棄渣場提出水土保持設計方案。
棄渣場是產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區(qū)域[10],水庫溝道型棄渣場具有三面環(huán)山、擋渣墻位于峽谷間的特點[11],針對抽水蓄能電站新增溝道型棄渣場,在進行堆渣體穩(wěn)定性分析基礎上,設計坡腳擋渣墻、周邊排水溝,排水溝出口順接沉沙池。邊坡網(wǎng)格梁植草護坡,頂部結合土地后期利用規(guī)劃,進行復耕或種植喬灌草綠化。
棄渣場補充報告的投資概算編制的設計水平年應與批復的方案報告書保持一致,并考慮實施價差,僅計列直接工程費部分。在編制投資概算基礎上,與批復方案報告書棄渣場投資對比,從價格調整、水土保持措施的設計標準和工程量變化等方面分析其投資變化的原因。
作為水土保持專業(yè)設計人員,結合水利部公示的棄渣場補充報告,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該報告編制進行實踐分析后,整理出關鍵點問題,并提出論述思路供大家參考,以期進一步完善方案報告書,更好地服務于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
[1]黃舒.北方土石山區(qū)某抽水蓄能電站表土剝離設計[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8(11):179-182.
[2]王靜.抽水蓄能電站水土保持措施設計[J].中國水土保持,2018(1):17-19.
[3]紀強,王治國.新形勢下加強水利水電工程棄渣場設計與審查的思考[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6(12):117-120.
[4]王治國,朱黨生,操昌碧,等.SL 575—2012 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技術規(guī)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
[5]劉海博,段東亮.陽江抽水蓄能電站下庫棄渣場排水設計[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0):23-25.
[6]高寶林,周全,高武林.水電工程棄渣場水土保持措施設計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11(3):36-38.
[7]陽鳳,蔡德文,徐洪霞,等.水電工程溝道型棄渣場水土保持措施設計探討[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7(11):175-178.
[8]袁普金.棄渣場水土保持方案補充報告書編制內容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17(11):43-45.
[9]馬永.新形勢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制度的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17(4):29-31.
[10]趙芹,鄭創(chuàng)新.溝道型棄渣場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防護措施分析[C]//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規(guī)劃設計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
[11]范佳敏,田耀金.水庫溝道型棄渣場水土保持防護措施設計[J].亞熱帶水土保持,2017(6):51-52.
2095-6835(2019)05-0067-03
S73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5.067
黃舒(1984—),女,工程師。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