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瑜
《你好,之華》
主演:周迅/秦昊/杜江/張子楓
標簽:舊日的愛
推薦指數(shù):★★★★
在南方待久了,會懷念北方的冬天。寒冷的某日突然放晴的陽光,灑在斑駁陸離的街巷,空氣中彌漫著清新溫暖的味道,這種愉悅感,就是《你好,之華》中清麗透亮的大連街景所帶來的記憶。
影片中,在東北之北,冷冽而又微微透藍的畫面仿佛將這個海濱城市雕刻得像日劇中的某個美麗地方。于是關于《情書》的純愛記憶,不自覺地在腦海中涌來。然而,電影不只訴說了年少的愛戀,還有成長的自我以及在生命過半的平淡生活中體會到的幸福。
看完電影就像吃了一頓美味甜點一樣,吃的時候開心,吃完仍然余味無盡。
與自己和解
成長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當少女之華明白自己對尹川的感情時,她已不再是一個快樂的小孩,莫名的情愫羈絆住曾經(jīng)玩鬧的單純。而當她勇敢遞出那封情書,卻遭到拒絕時,我們都為她心痛。
每個人都可能經(jīng)歷過那樣的青春,所以更能體會到成長總會有陣痛感。對一帆風順的之華來說,那或許就是遇到的第一次挫敗。她亦開始明白,所有事情都不會永如想象般美好。
年少錯失初戀的之華,依然還是成長為一個快樂的大人。有一個和她一樣可愛的女兒,女兒到了她曾經(jīng)的年紀,有了和媽媽一樣的煩惱。因為喜歡上同桌而變得怯懦,還因此想轉學。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好像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輪回,總會在同樣的年紀,經(jīng)歷同樣的事。
表姐的開導,讓之華的女兒文風必然學會勇敢面對,因為逃離并不能解決問題。影片中,無論是失去媽媽的睦睦,還是失去姐姐的之華,暗戀同桌的颯燃,尋找回憶的尹川,在對之南的懷念中,各自得到了釋然和成長。那個過程,就是給失去,給過去的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
珍惜年少的愛戀
《你好,之華》的開始,便是之華代替死去的姐姐之南參加同學會。人到中年的之華,依然不改可愛的模樣,無論是站在臺上扭捏地發(fā)言,還是突發(fā)奇想給尹川寫信,都始終透露著與年紀不符的純真和童趣。
年少時無疾而終的暗戀,當然隨著時光的挪移已經(jīng)漸漸褪色。只是那種美好感覺會彌留心間。在巧遇尹川后,之華回憶的閘門打開了。在手機電腦網(wǎng)絡充斥的時代,她卻選擇寫下一封封的信,寄托給經(jīng)久不聯(lián)系的初戀。
信中記下的都是些瑣碎雜亂的小事,在認清中年波瀾不驚的生活后,她選擇用這樣大膽的方式,將內(nèi)心的小情緒投給曾喜歡過的樹洞。已經(jīng)無關乎過去的感情,只是借著重遇的紐帶,再次將平靜的時光帶回青春的悸動。
喜歡著姐姐之南的尹川,在大學歲月曾經(jīng)得償所愿。后來的佳人分離,成為他揮之不去的遺憾。雖然之南早在他生命中離開,但尹川對她的愛慕未曾缺席。
他甚至為這個女孩寫下一本叫作《之南》的小說,對過往甜蜜時光的回憶便是最好的情書。連之南的女兒睦睦看了都覺得遺憾,如果尹川成為自己的父親該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是人生就是這般無常。之南從天之驕女走向抑郁毀滅,在生命中最不堪的日子,相信曾經(jīng)的初戀一定彌補了不少慰藉。
之華、尹川和之南,在時間的河流中,雖然彼此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中學的美好記憶為平淡無味的日子鍍上七彩的顏色。韶華易逝,因為珍惜,所以懂得。
平淡也是幸福
之南在電影中從未出現(xiàn),但故事卻因她而起。因為她,所有人的命運才有了羈絆。中年的之華,要照顧姐姐的兒子和住在家里的婆婆,時常圍繞著灶臺打轉,有空還要去公園遛狗。除了上班,還要周全家里瑣碎的日常生活,但我們從未在影片中看到她有抱怨。
之華的臉上一直帶著笑容。無論是給尹川寫信的惡作劇,還是幫婆婆送信的樂趣,平淡生活中的日常,透出了一種叫幸福的味道。即使姐姐的過世令人難過,可是她知道生活還要繼續(xù)。不需要刻意堅強,相信命運的安排,活著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種幸福了。
年少時,我們也曾愛過痛過。雖然人生有很多無法圓滿的事,雖然那時的愛情走向遺憾,但成熟以后的我們,一定會釋然。并不是得到,才是最好的。有時候,因為沒有在一起,反而多了很多美好的想象空間。珍惜那段記憶,也是一種幸福。未曾得到尹川的愛,也沒有讓之華變得痛苦墮落,傷痛總是一時的。后來的她,擁有可愛的女兒和體貼的丈夫,生活平淡卻充實。
很多人其實不明白,最美好的人生不一定非得經(jīng)歷所有的大起大落。有時候,想愛的人就在身邊、想做的事正在進行,還有未被時光摧殘的真心,這些都擁有的話,就是莫大的美好了。
《情書》的姊妹篇:
《你好,之華》是日本導演巖井俊二首次執(zhí)導的華語電影。此前,他導演的另一部電影《情書》已經(jīng)深深刻在了很多影迷的心里。按照巖井俊二的說法,《你好,之華》是《情書》的延續(xù)之作。兩部電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似乎不同之處更多。距離《情書》那么多年后,巖井俊二好像也搞明白了一些問題,譬如,我們的感情,從來都不會那么純粹,再譬如,有時候黑暗的東西后面是溫暖的陽光,但溫暖的刺眼的陽光底下,也許是冰冷的陰影。
拍攝地:大連
拍片之前,主創(chuàng)人員去了多處看景,天津、青島等好多地方,直到來到大連,想要的那種詩意終于找到了。導演巖井俊二那天特別高興,“像小孩一樣蹦蹦跳跳,到處拍照。”后來,他說,大連是他母親出生的地方。片中出現(xiàn)的多處地點都不難找,影迷想要”打卡”不妨嘗試這幾個地方:之南的學校旅順革新街的大連56中;三十年后的校園旅順晶體管廠;之華工作的國書館大連國書館魯迅路分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