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更新
(張家界市廣播電視臺,湖南 張家界 427000)
就目前電視新聞的發(fā)展而言,搭載新媒體,實現新聞傳播效果的強強聯合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發(fā)展趨勢。而新聞客戶端作為新媒體時代下一種典型的新興媒體傳播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全新的技術進步,由于其強大的傳播效果,各大傳統(tǒng)媒體已經開始逐步開拓專屬自己的新聞客戶端。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傳播理念,傳遞更加真實全面、深度挖掘的新聞信息,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打造自身熱點IP,使得“電視端”與“手機端”優(yōu)勢互補,實現自身發(fā)展的新方向。
電視新聞媒體相比于門戶類網站如“今日頭條” “騰訊”等在用戶的黏性上缺乏用戶意識,一方面相比于“今日頭條”是利用信息化技術根據用戶的點擊情況從而對用戶的興趣進行計算,準確推送相關的信息,有其個性化和獨特性的思維模式。而反觀國內大多數電視新聞媒體客戶端在信息的推送過程中則較少考慮到用戶需求,在信息的推送過程中要么是遵循商業(yè)網站新聞新戶端的內容生產策略,用海量的信息來滿足受眾的需求;要么繼續(xù)堅持傳統(tǒng)電視新聞生產傳播模式,強調新聞編輯的重要性,延續(xù)了傳播什么就看什么的形式,缺乏個性化的同時,也降低了新聞的吸引力。
電視新聞媒體客戶端形式也是非常豐富的,有文字,有視頻,還有直播,但是目前電視新聞媒體客戶端關于視頻直播的利用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電視新聞客戶端進行視頻直播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在于觀看,而是要讓觀眾積極地參與進來進行互動,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借助直播互動,拓寬與用戶互動的渠道,放大網絡“浸入式”的體驗優(yōu)勢,但是現在很多電視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直播使用還停留在作為電視信號接收器方面,直播的過程中缺乏新意,難以吸引并留住用戶。
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一些電視臺為了迎合新媒體發(fā)展潮流跟風推出新聞客戶端,但是由于定位不明確,信息雜糅,造成同質化嚴重,缺乏獨有的特色。對于各個地區(qū)的電視新聞媒體而言其定位不同,其客戶端中的信息內容也有所偏向,以央視為例,作為全國性的電視媒體,其目前對象是全國的觀眾,傳播的信息具有權威性。而一些省級或者是地方電視媒體其新聞客戶端應該更具有地域性特色,立足當地的用戶,在內容設置上自然不能與央視一樣。
融媒體環(huán)境下電視新聞媒體之所以打造新聞客戶端就是強化傳統(tǒng)媒體與網絡媒體的互動和聯合性,但是一些電視臺雖然推出了新聞客戶端卻沒有重視其應用和發(fā)展,一味自顧自地傳播,缺少電視媒體與新聞客戶端之間的聯動性,傳播的內容也是難以形成鏈接和互補,自成體系,缺乏層次感和深入感。傳統(tǒng)媒體與新聞客戶端之間分割性比較嚴重,更不用說帶動與其他媒體之間的互動,造成信息之間的重復與資源的浪費,最終影響的還是電視新聞媒體自身的發(fā)展。
在新時期電視新聞客戶端要遵循新媒體的語法規(guī)則,注重用戶的需求和感受,從以往的“高高在上”變得更加的“親民”,主動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首先在傳播形式上增強與用戶之間的互動,設置用戶評論互動環(huán)節(jié),組織各種各樣的趣味主題,讓用戶可以在新聞下方進行評論和轉發(fā),增強新聞閱讀體驗形式的多樣化。在傳播內容上可以豐富新聞的種類,增加深度和全面報道的篇幅,讓用戶能夠全面了解新聞真相;加強個性化信息的種類,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相關鏈接內容的推送,更加有針對性,同時在菜單中還可以增加訂閱功能,滿足不同用戶不同時間段的信息需求;還可以增加離線下載新聞信息的功能,讓用戶在沒有網絡的環(huán)境下同樣可以觀看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在傳播渠道上,借助多種圖片,視頻文字以及直播等方式將新聞信息推送給用戶,拓寬新聞傳播渠道和形式,豐富用戶新聞閱讀的新體驗。
本身電視新聞媒體客戶端就擁有電視媒體這一強大的視頻優(yōu)勢,所以在新聞客戶端上就可以突出“直播”這一優(yōu)勢,在客戶端上開設直播和原創(chuàng)視頻的優(yōu)勢,凸顯特色優(yōu)勢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用戶的黏合度。與門戶新聞客戶端一樣,在電視新聞客戶端中同樣可以邀請名人名嘴來對熱點新聞事件進行直播評論,在線與觀眾進行互動和辯論,吸引用戶的注意力,提高對新聞客戶端的關注度。借助名人效應對新聞客戶端進行宣傳,也為新聞客戶端帶來了新的流量,與此同時還可以借助電視臺自身的品牌效應打造專屬的王牌欄目,比如央視為白巖松打造的專屬節(jié)目《新聞1+1》就以“犀利深刻,富有趣味”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們的喜愛。此外還可以在視頻直播中引入彈幕,現在已經有部分新聞客戶端在使用,將傳統(tǒng)的單向傳播變?yōu)殡p向傳播,引入這種直播互動的形式,提升新聞客戶端自身對于用戶的吸引力,將“直播+互動”形式更好優(yōu)化。
電視新聞媒體在發(fā)展和傳播過程中要找準自身的定位,只有定位清晰了,目標客戶群也會更加清晰,以央視新聞客戶端,省級電視臺新聞客戶端和地方性電視臺為例,涉及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央視比省級和地方電視臺的新聞報道范圍更廣,深度更強,而省級和地方則以地域為基礎,更貼近民生。所以對于地方性的電視新聞客戶端而言就要從地方新聞著手,打造更加貼合社會新聞,從民眾身邊大小事出發(fā),以地域擴散,帶動其他的用戶的觀看。根據自身的特色,積極打造視頻新聞IP,創(chuàng)設獨特的新聞節(jié)目,讓其具有個性化的風格,更加適合信息化時代的閱讀和觀看習慣。針對一些生活化的新聞更多的播放方言,從語言感受上也更貼近民眾,更具特色,從視頻剪輯和文稿上也可以更靈動活潑一些,相比于電視新聞媒體,新聞客戶端上追求效果趨于“短平快”。而在一些深度報道中,由于不受時間限制,報道可以展示更多的細節(jié),更加完整和全面,甚至可以追蹤連載報道,增強用戶黏性。
媒介融合包含了媒介形態(tài)的融合以及媒介所有權,實行手段,組織結構等要素之間的融合,所以想要電視新聞媒體與網絡媒體之間真正進行融合發(fā)展不單單局限在電視和網絡之間的合作形式上,還可以是電視與報紙、電視與網絡、網絡與報紙之間的多方位的合作。在加強相互合作的過程中,社會化的互動形式才是新聞客戶端發(fā)展持久的制勝法寶。這種社會互動主要體現在新聞編輯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受眾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相互取長補短,以此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信息服務,提高用戶們主動參與和使用的頻率。新聞客戶端要與電視媒體之間優(yōu)勢互補,新聞客戶端可以對電視新聞中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全面地進行展示,進行后續(xù)的補充,形成強有力的層次結構模式,實現新舊媒體輿論共振。此外電視臺還可以在自己優(yōu)秀的新聞欄目中植入客戶端實時互動形式,借助觀眾對于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關注度轉化為新聞客戶端的用戶,強化觀眾對于新聞客戶端的認知和使用,擴大新聞客戶端的影響力。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客戶端已經成為當下電視新聞媒體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給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媒體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借助新聞客戶端能夠讓觀眾隨時隨地閱讀和點擊新聞,還能實時的參與互動,豐富了人們的閱讀體驗。同時電視新聞媒體發(fā)展新聞客戶端的時候還需要強調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找準市場定位,不要盲目地跟風,凸出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不斷地依托新技術,創(chuàng)新內容,加強媒體之間的強強聯合,促進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文章立足當前電視新聞媒體客戶端存在的弊端,探索融媒體環(huán)境下電視新聞媒體發(fā)展的新取向,促進電視新聞媒體發(fā)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