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舒婷
平遠縣東石中心小學 廣東梅州 514631
教育界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投來的關注已經(jīng)越來越多,小學班主任必須要熟悉新時期的各種管理要求,將自己的管理工作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盡可能地融入合時宜的新型管理辦法,幫助自己突破現(xiàn)有的班級管理困境,走出一條和諧班級管理之道。
當前在管理領域,以人為本始終是指導相關管理工作優(yōu)化改革的重要管理思想,小學班主任管理也不例外。不管是新課程理念還是班級管理理念,將學生擺在中心位置,始終是推動班級在各個方面獲得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而站在以人為本這一理念下來審視班主任管理工作,可發(fā)現(xiàn)以下一些問題:其一,有的班主任沒能做到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實情,將學生的發(fā)展擺在管理的發(fā)展后面。這意味著這部分班主任并沒有徹底轉變其在新時期班級管理工作方面的角色,關注點放在了“管理”層面,過多地追求管理效果,卻疏忽了學生在這個班級管理進程中的主體地位[1]。其二,部分班主任雖然將以人為本理念與自身的班級管理工作相融合了,但是卻沒能夠切實豐富自己的班級管理辦法,單一又實效性不高的管理辦法很難適應新時期班級管理的實際需要。其三,有的班主任過多地關注學生身上普遍發(fā)生的問題,卻對學生個人身上的特殊情況關注度不夠,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時期班級管理的成效。因此,小學班主任如何圍繞著現(xiàn)有的問題來展開高效的班級管理,成為他們重點探索的工作內容。
在日趨多元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下,小學生會受到多元思想的影響,也會面臨著更多樣化的未來選擇。但是班主任卻很難做到合理預測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方向,他們只能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幫助他們突破一些困難。這一工作對學生而言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要真正促使學生得到適合自己未來發(fā)展需要的力量,還是需要班主任采取因材施教的管理辦法來優(yōu)化當下的班級管理工作過程。比如有位班主任手上有一個小本子,詳細記錄著所在班級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還對學生進行了共性分析和個性分析。針對學生共有的問題,這位班主任就采用了開班會和搞活動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克服共性問題[2]。
而針對學生個人的特殊情況,這位班主任始終保持耐心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并且通過合理的安排來讓學生健康成長。例如有位學生在班級里總是保持著一種優(yōu)越感,喜歡與人攀比,還愛嘲諷班里面自卑內向的人,讓班里同學孤立這些學生。于是班主任在開展“樂于助人”、“變廢為寶”、“關愛他人”等班級活動時,就讓這位學生作為負責人之一,潛移默化地改變他的想法。這位班主任是成功的,該學生每天都在向往著真善美,也追求著這樣的目標。
有的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不注重挖掘問題發(fā)生的根源。歸根結底,是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注與觀察都不夠,又或者是有些細節(jié)的東西沒有把握住,就會出現(xiàn)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因此,小學班主任要懂得深入了解問題發(fā)生的根源,進而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例如有個班級的一位學生平時為人比較好相處,性格很開朗,也很積極地參加集體活動,但是在一次期中考試中被監(jiān)考老師發(fā)現(xiàn)他作弊。這是一個人行為不端上的問題,學生平時的形象迷惑了老師的眼睛,疏忽了他個人行為與品性上的問題。雖然作弊是一個并不少見的問題,但是卻能夠反映學生的思想品質。這位學生的班主任進行了反思,他發(fā)現(xiàn)自己過于注重觀察表面的東西,沒能看到更深的東西,于是開始加強對學生的觀察,嚴格抓好班級風氣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抓住問題發(fā)生的根源,并采取與之相適應的管理辦法。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公平和平等都是其重要的支點,也關系著班主任管理的理想化發(fā)展。因此,班主任必須要做好班級中的平等管理,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平等地進行交流;在班級事務的處理方面,班主任也要做到公平公正。有位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始終懷著“對學生沒有喜厭之分”的想法,始終將學生都看作是自己的管理對象。針對班級里出現(xiàn)的小團體現(xiàn)象,這位班主任也著力于改變學生之間不和諧相處的問題。尤其是針對班級里的欺辱行為,這位班主任都投以極大的關注。這位班主任定期在班會上為學生講述一些校園欺凌背后的道德與行為問題,并指出這樣的行為所需承擔的責任。在這個基礎上,班主任讓學生進行了正反方的辯論,使其懂得如何應對班級里的不和諧現(xiàn)象。
總之,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需始終做到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問題發(fā)生的根源,并開展平等管理,從多個方面貫徹落實為學生服務的宗旨,提高班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