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歡歡
平陽縣中心小學 浙江溫州 325400
在教育教學改革向縱向發(fā)展的今天,“高效”是每一位教師的教育追求.但數學這門學科,教師卻往往最喜歡搞題海戰(zhàn)術,用不斷重復的機械練習,以求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為了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從題海戰(zhàn)術里解脫出來,學得靈活,學得扎實,教師必須優(yōu)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這樣的“輕負高質”就向我們教師提出一個極富挑戰(zhàn)的問題:教師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效益,減輕學生的負擔,讓教師與學生真正達到“雙贏”?我想課堂教學應該是輕負高質的主陣地吧。
教師的教學應該像老農辛勤刨地那樣為學生精心準備好上課的內容和材料;像老農挑選種子那樣為學生挑選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像老農澆水那樣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起點和需求。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備課時教師要掌握教材的整體結構和編排體系,設立合適的教學目標,吃透重點、難點,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同時,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以及需求,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小學生的注意力維持時間往往較短,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一節(jié)課的注意力維持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如果一再強調、要求學生認真聽,還不如緊密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把學生學好數學的愿望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情境學習激發(fā)出來。學生感興趣了,自然就專心投入課堂學習中,教師教學的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
中科院物理學家張澤曾說:“是什么制約了中國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思想方法。做科學、搞創(chuàng)新,第一要獨立思考,鼓勵孩子自己思考,讓他自己探索,答案的正確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苯處熓钦n堂中的引導者,如果想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那么對學生的問題、探索、思考、解惑要做好引路人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學生思考。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設置好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獨立思考。
例如,在教學“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時。在學生經歷了借用計算器對自己喜歡的分數化為小數后,教師適時地向學生提出:面對分數化為小數的兩種結果(一種是有限小數,一種是無限小數)同學們會有什么疑問呢?一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與分數的哪部分有關?請同學們大膽猜測。幾秒鐘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
生1:我認為與分子有關。
生2:不,我認為與分母有關,與分子無關吧。
生3:我感覺好像與十進分數有關。
學生的猜測顯得很有價值,由一個問題引發(fā)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可見這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和吸引性的問題?!耙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與分數的哪部分有關?”這個問題剛好體現了問題的寬泛性,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及思維進行反復思考、反復研究?!罢埻瑢W大膽猜想”這句話又體現了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根據學生不同的思維水平進行大膽猜想,更符合學生的思維邏輯,更具挑戰(zhàn)。“與分數的哪部分有關?”這句話又讓學生的思考具有了一定的方向性,讓學生在有效的研究范圍內進行思考。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如果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教學的質量當然也就不高。所以教師想要做到“輕負高質”,提高教學效益,就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以及時間,讓課堂成為學生主動求獲新知的最佳場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它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設計新練習的重要手段。而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鞏固新知,提高班級學生成績,經常采取“題海戰(zhàn)術”。這樣做,教學質量是否真的就能提高了呢?其實不然,反之,學生覺得他們的負擔越來越重,學習越來越累,厭學的情緒倒是越來越重了,長此以往,“題海戰(zhàn)術”只會為班級學生的學習效益帶來反效果。但是作業(yè)“輕負”的同時又要怎樣“高質”呢?這當然需要教師減少作業(yè)的同時,精心設計出適量的作業(yè),使它具有針對性、趣味性,讓學生在完成適量的作業(yè)同時,知識與技能都得到很好的訓練。
總之,教師需要在教學上多用心,課堂上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作業(yè)精簡設計,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活動中寓教于樂,從活動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切實解決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問題,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向往的“輕負擔、高質量”的新型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