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電視劇作為大眾文化的產物,不同時期的電視劇折射了不同時段的社會思想。在早期的人物傳記型電視劇中,多是以男性視角出發(fā),進行英雄主義的內容制作,如《大漢天子》《康熙王朝》等,隨著社會中男女平等關系的意識逐步強化,女性話語權在電視劇中的表達也逐步深刻。2018年以女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中的現(xiàn)象級呈“反套路”“拒絕瑪麗蘇”,此類敘事表達皆源自于受眾審美心理的變化,側面折射出社會思潮的變化,值得分析并思考。
以女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不是單純地指女主戲份情感較多的劇集,女以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多是以女主角作為全劇的核心主人公,女主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戲份,并且戲份涵蓋內容量較多,不僅會融入成長經歷,還會融入多個視角,比如事業(yè),生活,愛情等多方位的經歷,所有內容為核心人物服務,以達到其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現(xiàn)其成長經歷的目的,部分電視劇會將權謀宮斗等元素融入到劇作內容中,進行多線索多層面的內容構建,達到人物經歷及人物價值的全面表達。
隨著社會思潮的變化,即男女平等、社會開放,迎合女性心理表現(xiàn)形式迎合受眾的具象化想象在電視劇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體現(xiàn),近年來,尤其是2018年出現(xiàn)的熱播女性題材電視劇不再以男女感情線索為著重表達路徑,2018年的電視劇作中如《延禧攻略》《北京愛情故事》等,更多的是讓主角參與到權利政治財富等方面的斗爭漩渦之中,讓女主人公的經歷融入多個元素從而更具現(xiàn)實意義和真實感。這樣看來,也是在女性的生物性別基礎上,附加了傳統(tǒng)的成功男性的外衣。
當下女頻小說的粉絲基數(shù)大,忠誠度高,女頻小說在文章構建上結構清晰,人設明確,相較于以男性成長歷程為主要題材的小說,女頻小說更注重從女性視角出發(fā)的情感描述,形成了細膩獨特的表達風格。因此在進行IP 翻拍的時候難度和成本相對較低。以流瀲紫的甄嬛傳與如懿傳為例,在本來就擁有強大粉絲基礎的爆款IP 上再出爆款網文會有更多的原著粉,構成了知識IP 與劇集鐵粉的轉換機制。
目前以女性題材為主要內容的電視劇中存在著內容同質化的現(xiàn)象,面對市場上激烈的競爭,部分電視劇在選角是會啟用流量明星,流量明星的使用增強電視劇的話題感和時尚度,同時利用其本身對粉絲效應反哺于電視劇的運作過程,達到絕佳的收視效果。
相較于之前的以女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集,2018年的內容質感是有所提升的,聲畫造型精致,演員演技上的精益,都極力貼合大眾日益增長的審美,如《正陽門下小女人》這部由蔣雯麗等一眾戲骨出演,全劇以一個小酒館幾十年的變遷為線索,串聯(lián)起從五十年代的“公私合營”、“大躍進”,到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等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革。這種大女主人物設定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并能引起觀眾共鳴。
在流量時代的環(huán)境下,多樣化的移動終端豐富了電視劇自身的傳播渠道。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隨著劇情的推進引發(fā)對熱點話題的廣泛討論,制造焦點以持續(xù)熱度。以延禧攻略為例,延禧首先就確定了“以傳統(tǒng)為核心”的策略,通過傳統(tǒng)媒體打頭陣,以傳統(tǒng)渠道為立足點,根據(jù)用戶的屬性排兵布陣,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多頻次的媒體傳播矩陣,為后續(xù)的新媒體“裂變式嗨點”效應奠定基礎,而且廣撒網搶占輿論先機,打破圈層壁壘,再加上劇目轉型爆款IP 網文,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機制,有助于現(xiàn)象級以女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的形成。
面對當下的電視劇形式,研習觀眾的審美心理之后,以女性為題材的電視劇的目的是建構主體意識的女性,在強調女性話語權的同時,在內容上要有現(xiàn)實意義,真實而引人深思,“內容為王”的電視劇需要提升劇本深度和底蘊,走出 IP 改編的誤區(qū),將社會熱點問題巧妙融入內容制作并進行積極的價值引導和表達,讓人物飽滿立體,內容豐富真實,價值導向明確。只有這樣才能充實以女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國產以女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才能健康發(fā)展,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