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象雄
平陽縣騰蛟鎮(zhèn)第一小學 浙江溫州 325404
很多中學的數(shù)學教師都有一個難題,就是班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上課時對產(chǎn)生的問題一片茫然,教師提出的疑問不能正確及時地做出回應。得到一個新的結論或是公式、定理等之前需要學生有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但就是這一過程很多剛進中學的學生都不愿去思考,甚至根本就不會!這對教師的授課造成了很大的難度。筆者通過對初一學生的學習進行調查結果得出,小學階段的學習不容忽視,不能一味地只要求成績而耽誤了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為了培養(yǎng)小學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讓他們能在以后的學習中保持獨立鉆研的習慣與能力,我們在小學時的教學就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能做到呢?筆者認為應從多個方面入手。
教師在備課時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通讀教材,吃透教材。備課不僅僅是在上一節(jié)課之前準備好這一節(jié)課的內容,這樣只能是完成一小塊內容,無法將所有知識點銜接起來,尤其是數(shù)學這樣連貫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備課之前,把每一章節(jié)和整本教材結合起來,分析出教材安排的意圖,以及每一知識點,每一章節(jié)所處的位置作用,以便于我們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具體。
2.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盡力做到讓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然而課堂教學的收效是與學生的配合情況分不開的。因此我們在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內容,更要“備學生”,即要事先了解好學生的知識基礎,我們課堂教學的進度,問題設置的難度都要圍繞學生的實際來進行。之所以要這么做,就是要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所有知識。
3.教案形式不必要有統(tǒng)一標準,要不拘一格。教師進行備課的主要目的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不是為了觀賞和應付檢查的。這樣一來教案的書寫方式就可以多樣化,教師可以把教學思路寫在統(tǒng)一的教案本上,也可以備注在教材相應的位置上,還可以寫在卡片上,這些都是形式,關鍵是課前的認真?zhèn)湔n,讓學生學得輕松。
為了讓學生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設計好問題,讓學生有自己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然后放手讓他們去嘗試。
小學生的精力以及腦力、體力都有限,所以不適合在課后布置過多的作業(yè),否則他們難以接受。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地設計好作業(yè)的量和類型。我們可以安排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對課堂內容加以鞏固,重復性的題型不涉及。讓學生做到對每一節(jié)課堂所學知識點能及時反饋。
教育的大環(huán)境教師是無法改變,可教育的相關部門能否改變一些測試的方式呢,可以由純粹的筆試再增加一些面試題,而且適當提高面試題的地位。教師通過面試題聽學生的回答即可大致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還有學生的功底如何。這還是比較初級的程度,可以對學生進行摸底,要想測試出學生對數(shù)學理解的具體情況,還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面試細則,規(guī)定好評分標準等。
適當增加面試在學生測試中的比例,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知道學生的底細。最重要的是這一面試過程所反映的能力無法在短期內“速成”,而是需要教師及學生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呈普遍化模式,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尤其關心。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功利性的心態(tài)極其明顯,而且并不懂得教育規(guī)律。這樣一來家長評價自己孩子的學業(yè)通常只看作業(yè)完成的準確率和考試成績的高低,同時也借此來判斷一個老師的教學水平。
我們要說服家長需要有長遠的目光,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得好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凡事欲速則不達。雖然“填鴨式”的教學在短期內可以迅速提高成績,但基礎不扎實,沒有經(jīng)過頭腦的深層思考,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這樣會導致后勁不足的現(xiàn)象,難以勝任高年級和中學的進一步學習。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拔苗助長,要想提高孩子的能力,除了要有一個和諧的外部環(huán)境外,還要減輕孩子的負擔。
總之,小學是漫長的學習生涯的開始,就如長跑比賽一樣,在起跑線上,我們不急于領先在前,而是扎實教會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使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學習都能應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