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從軍,沙紅,多利坤·沙比爾,劉志清,閆夏,王亮
(1.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院經(jīng)濟作物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91;2.新疆博州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新疆 博樂市833400)
目前新疆北部地區(qū)已大面積推廣棉花機械采收,其種植模式及栽培技術也趨于成熟,而南部地區(qū)則剛開始推廣機采棉,適宜新疆南部區(qū)域生態(tài)特點的機采棉種植技術尚未成熟,還需試驗研究。如2018年喀什地區(qū)開始推廣棉花機械采收,作者對巴楚縣、伽師縣、岳普湖縣棉花機收后的采凈率做了調(diào)查,采凈率為75%~90%,較低的采凈率嚴重影響了機采棉的效益,阻礙了機采棉的示范推廣?;瘜W脫葉催熟技術是機采棉配套技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1]。棉花化學脫葉技術是在機械采收前促使棉株絕大部分葉片盡快脫落,以提高機械采收的工作效率,同時降低籽棉含雜率,減少清理加工工序,降低對纖維的損傷[2-3]。不同脫葉催熟劑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同,生產(chǎn)中主要采用復配型或者混用型的脫葉催熟劑,確保不利環(huán)境條件下的作用效果[4]。因而篩選新疆南部植棉區(qū)適宜的脫葉劑和施藥時間對提高采凈率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故此作者于2018年在麥蓋提縣牌樓農(nóng)場進行了3種脫葉劑和2個施藥時間對棉花脫葉效果和采凈率影響試驗,探討提高棉花脫葉率、降低含雜率的關鍵栽培技術,為建立南疆機采棉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體系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于2018年在麥蓋提縣牌樓農(nóng)場進行,土壤類型為沙壤土。供試棉花品為新陸中46號,供試藥劑為:①脫吐隆(噻苯隆360 g/L懸浮劑),助劑為“伴寶”,由中農(nóng)立華(天津)農(nóng)用化學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②朝越(敵草隆180 g/L懸浮劑),助劑為“越來越”,由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chǎn);③噻敵隆(噻苯隆360 g/L懸浮劑),助劑為噻敵隆,由安徽省錦江農(nóng)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④復配藥劑為乙烯利(有效成分400 g/L水劑 )。
試驗采用裂區(qū)設計,主區(qū)處理為脫葉劑噴施時間,設9月16日和9月23日2個藥劑噴施時間,副區(qū)處理設脫吐隆、朝越和噻敵隆3個藥劑處理和1個清水處理(對照,不施任何藥劑),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為66.7 m2。脫吐隆處理為:噻苯隆180 mL/hm2+伴寶750 mL/hm2+乙烯利1050 mL/hm2;朝越處理為敵草隆180 mL/hm2+越來越720 mL/hm2+乙烯利1050 mL/hm2;噻敵隆處理為噻苯隆180 mL/hm2+噻敵隆1200 mL/hm2+乙烯利1050 mL/hm2。各處理噴藥液量為600 kg/hm2;試驗地棉花于4月17日播種,行距為64 cm和12 cm的寬窄行,株距為10 cm,收獲株數(shù)為18.5萬株/hm2,田間管理措施按當?shù)馗弋a(chǎn)田管理模式進行。
每個副區(qū)處理選取連續(xù)有代表性棉株20株進行定點調(diào)查,從施藥當天開始,每隔7d調(diào)查1次葉片數(shù)、結鈴數(shù)和吐絮鈴數(shù),計算脫葉率和吐絮率。
機械采收前,每個副區(qū)處理選有代表性樣點3個,取樣點面積2 m2,采收后收集樣點內(nèi)所有撞落棉、遺留棉和掛枝棉去除雜質(zhì)并稱重。撞落棉是指采收過程中未吸人倉內(nèi)而落到地上的棉花;遺留棉是指未被采棉機采收而遺留在鈴殼內(nèi)的棉花;掛枝棉是指機采后掛在棉株上的棉花。分別按以下公式計算其比率。遺留率(Cy)= My/Mc×100%;掛枝率(Cg)= Mg/Mc×100%;撞落率(Cl)= Ml/Mc×100%;采凈率(Cx)=[(Mc-My-Mg-M1)/Mc]×100%。式中,Mc為開裂棉鈴籽棉總質(zhì)量;My為采摘后遺留棉總質(zhì)量;Mg為采摘后掛枝棉總質(zhì)量;M1為采摘后撞落棉總質(zhì)量。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2007和DPSV14.10進行分析處理
表1 各處理的脫葉率和吐絮率調(diào)查表
由表1可以看出,噴施脫葉劑可顯著提高棉花脫葉率和吐絮率。一是脫葉劑間的脫葉效果存在顯著差異,以脫吐隆脫葉效果最好,噻敵隆次之;二是噴施時間之間的脫葉率也存在顯著差異,隨著噴施時間的推遲,其脫葉率降低了0~5.2個百分點;三是脫葉劑間的吐絮率存在顯著差異,以脫吐隆、朝越的吐絮率較高;四是噴施時間之間吐絮率存在顯著差異,隨著噴施時間的推遲,其吐絮率降低了6.8~12.5個百分點。
由表2可以看出,噴施脫葉劑可明顯提高棉花采凈率。一是同期噴施脫葉劑間的采凈率無顯著差異,而不同脫葉劑間兩次噴施只有噻敵隆的采凈率存在極顯著差異,其他無顯著差異;二是除脫吐隆處理外,其他處理均表現(xiàn)隨著脫葉劑噴施時間的推遲,采凈率呈下降趨勢。從表中還可以看出,在損失率中,以撞落棉和遺留棉比列較高,而掛枝棉比例較低;隨著脫葉劑噴施時間的推遲,損失率呈上升趨勢。
選擇合適的脫葉催熟劑可以促進葉片脫落及吐絮集中,利于實現(xiàn)機械采收[5]。本試驗研究表明,噴施脫葉劑可明顯提高棉花的脫葉率、吐絮率及采凈率,不同脫葉劑間及不同噴施時間之間脫葉率、吐絮率均存在顯著差異,以脫吐隆的脫葉率較高,脫吐隆和朝越的吐絮率較高;延遲噴施脫葉劑的脫葉率可降低0~5.2個百分點,吐絮率可降低6.8~12.4個百分點;不同脫葉劑間和不同噴施時間的采凈率無顯著差異,以脫吐隆處理采凈率較高,且隨著脫葉劑噴施時間的推遲,采凈率呈下降趨勢。綜合結果建議新疆南部植棉區(qū)以9月中下旬噴施噻苯隆180 mL/hm2+乙烯利1050 mL/hm2+伴寶750 mL/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