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當中的應用成效以及護理的方法。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兒童保健門診的117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8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59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對比兩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焦慮評分以及不確定感。結果: 觀察組的家長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在焦慮評分以及不確定感上,觀察組同樣由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兒童保健門診的護理當中實施健康教育可明顯改善患兒家長的負面情緒,有提升護理滿意度的效果,值得推廣并運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兒童保健門診
【中圖分類號】R197.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146-01
隨著國內社會的不斷進步,各類健康知識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人們提升了對兒童保健的重視度,因此,兒童保健門診中的護理服務需求量也日益增多。兒童保健門診能夠對兒童采取預防接種,并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喂養(yǎng),可提供兒童的生長發(fā)育、疾病篩查以及不良行為矯正等多樣的保健服務。不過目前很多兒童保健門診中僅僅把工作重點放在身高以及體質量的測定等方面[1],無法將護理保健的效果發(fā)揮出來。本研究將探討加強健康教育能夠在兒童保健門診當中起到的效果,并探討護理的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兒童保健門診的117例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兒均無嚴重的器質性疾病,隨機將這些患兒分為對照組58例和觀察組59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4個月-6歲,平均年齡(3.09±0.54)歲,患兒家長中男21例,女37例,平均年齡為(32.19±4.53)歲;觀察組中男30例,女29例,年齡5個月-6歲,平均年齡(3.11±0.60)歲,患兒家長中男20例,女39例,平均年齡為(32.16±4.6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以及患兒家長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按照患兒的情況指導其家屬學習相關知識,并根據(jù)醫(yī)囑給予患兒護理服務。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來實施健康教育:(1)開展健康教育之前,護理人員需要評估不同患兒以及其家長的情況,對患兒家長的年齡、職業(yè)、心理情況以及受教育的程度進行分析,采取因人而異的健康教育措施。(2)可以為患兒家長發(fā)放兒童保健的相關健康教育手冊[2],另外,可以通過定期實施集體授課的方式來為患兒家長建立溝通的橋梁,邀請兒童保健科的專業(yè)醫(yī)生為患兒家長講解實例,并讓患兒家長之間進行小組討論會,來探討育兒的經(jīng)驗。(3)在門診的工作中,護理人員要主動和家長進行交流,通過良好的交流來建立信任感,并且引導患兒家長對兒童保健提升重視,根據(jù)患兒的具體情況為家長講解相關注意事項以及重要的保健知識。讓患兒家長為患兒提供均衡營養(yǎng)的膳食,并且要培養(yǎng)患兒的飲食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與患兒之間的交流,帶患兒參加戶外活動來提升運動能力。告知患兒家長應該每隔6個月來體檢一次,及時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等情況,并加強疫苗的接種。(4)在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以后,采取反饋工作來對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做做了解,可以通過患兒家長復述以及電話隨訪等方式進行。
1.3觀察指標
通過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評分表調查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得分越高代表護理滿意度越高;并且通過焦慮自評量表以及MUIS評分量表評估患兒家長的焦慮感和不確定感[3],評分越高代表焦慮以及不確定感程度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來分析獲取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行檢驗,以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59例觀察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33±2.87),焦慮自評量表得分為(38.17±3.51),不確定感評分為(41.57±1.49);58例對照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4.45±2.93),焦慮自評量表得分為(45.01±2.21),不確定感評分為(50.33±2.6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結果為(t=20.291,P=0.001),焦慮評分對比結果為(t=12.589,P=0.001),不確定感對比結果為(t=22.088,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社會的逐漸發(fā)展讓健康教育的應用日漸擴大,兒童保健門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防治兒童流行性疾病并且讓兒童家長可以提升兒童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兒童保健門診當中實施含有健康教育的護理有重要的意義。
在兒童保健門診的護理過程中實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讓兒童保健門診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4],并且讓患兒以及患兒家長的需求可得到良好的滿足。本研究對兒童保健門診的患兒以及患兒家長采取了健康教育,在實施健康教育之前,對患兒以及其家長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制定了相應的教育方案。還采取了集體授課模式的健康教育活動,通過直接的演示與舉例說明,讓患兒家長進一步掌握了兒童健康知識。在健康教育工作完成以后還采用了電話隨訪等方式來為患兒家長解決疑難問題,讓患兒家長減輕了不確定感以及焦慮的情緒,并對兒童保健門診的護理服務提高了滿意度,有利于患者與醫(yī)院的關系得到和諧穩(wěn)固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兒童保健門診中實施有健康教育的護理可取得良好的成效,在緩解患兒家長不良情緒上有積極的作用,有廣泛推廣運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潘雯瀅. 加強健康教育宣導在兒童保健門診中應用的護理效果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2):278-279.
[2]孫俊翠. 健康教育應用于兒童保健門診的護理效果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8):282-283.
[3]劉慧. 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應用中的護理效果[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 9(13):201-202.
[4]張蓉. 兒童保健門診中健康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及價值探討[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3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