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義濤 黃建健 龍明春
【摘要】目的:研究脊椎手術中隱性失血的機制及其對患者康復治療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需進行脊柱修復手術的102例患者病情進行回顧分析,其中51例患者進行脊柱前路修復手術作為Ⅰ組,另外51例患者進行脊柱后路手術作為Ⅱ組。手術過程中使用血液回收裝置將患者失血重新輸入患者體內,同時根據(jù)患者失血量輸入異體血。根據(jù)病人進行手術前后的血紅細胞平均壓積變化得出總失血量,減去手術顯性失血量得到隱性失血量。結果:進行脊柱前路手術的Ⅰ組病人總失血量為(1579±102)ml,隱性失血量為(653±97)ml;Ⅱ組病人在手術中的總失血量為(837±59)ml,隱性失血量為(247±14)ml。Ⅰ組病人隱性失血量高于Ⅱ組病人。結論:手術方式的差異,影響病人隱性失血量。同時應嚴密監(jiān)控脊椎手術病人治療進程,血紅細胞壓積過小時及時輸血,預防術后隱性失血的風險和危害,幫助患者平穩(wěn)安全度過術后觀察期。
【關鍵詞】脊椎;隱性失血;手術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113-01
手術中的隱性失血極容易被醫(yī)護人員忽視,患者術后可能因隱性失血導致體內血紅細胞指數(shù)不達標,進而影響康復治療。隱性失血相對于手術過程中的顯性失血很難察覺,導致患者即便在手術時輸入與顯性失血數(shù)量相當?shù)难毫?,術后患者出仍會現(xiàn)貧血狀況,不利于行脊柱修復術的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目前國內對于脊柱手術中的隱性失血機理已經有一定的研究,根據(jù)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隱性失血量與脊柱修復手術方式有關。本文選取102例胸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脊柱手術中隱性失血機理以及對患者康復影響,現(xiàn)將研究內容作如下報告。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選擇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需進行脊柱修復手術的102例,Ⅰ組病人51名進行脊柱前路修復手術,Ⅱ病人51名進行脊柱后路修復手術。Ⅰ組病人年齡為(37.12±7.72)歲,Ⅱ組病人年齡為(38.31±7.26)歲;Ⅰ組病人中有男性28人,女性23人,Ⅱ組病人中有男性29人,女性22人;影像學檢查結果為所有患者的受損椎體被壓縮高度為1/2~3/4,Ⅰ組中有3名患者壓縮高度達到3/4,Ⅱ組中有4人壓縮高度達到7/10,腰胸椎MRI檢查發(fā)現(xiàn)Ⅰ、Ⅱ兩組病人脊髓以及硬脊膜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壓迫。
1.2方法
對因脊髓壓迫處于椎體前方的Ⅰ組病人進行前路修復手術,對脊椎壓迫物位于椎體后方的Ⅱ組病人進行后路手術。在Ⅰ、Ⅱ兩組病人手術前一天測定術前血紅細胞壓積和血紅蛋白(Hb),記錄病人術后當天和術后3天之內的血常規(guī)。
1.3失血量計算
患者進行脊椎修復手術的總失血量(TBL)為手術前血容量(PBV)乘以術前術后的血紅細胞壓積(Hct)之差,手術中顯性失血量等于血液回收裝置回收輸血量加上手術使用紗布和術后吸水紙巾吸血量,隱性失血量(HHV)等于手術總失血量減去顯性失血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中有關脊椎手術隱性失血量的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運算,當P值小于0.05時,認為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可比性。
2結果
治療腰胸椎爆裂性骨折的脊椎修復手術會造成患者大量出血,Ⅰ病人出血量多于Ⅱ組病人出血量,脊柱前路手術隱性失血量占總失血量比例比后路手術高,全部數(shù)據(jù)結果見下文表1??芍奥肥中g比后路手術實施風險更大,病人隱性出血量更大導致術后嚴重貧血,病人康復治療有一定阻礙。
3討論
人體對于機體失血有一個補償機制,可以在一定失血量范圍內,通過一系列復雜的代償行為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正常血液循環(huán)量,避免產生失血性休克以維穩(wěn)正常生理體征。Gross醫(yī)生在1083年提出利用圍手術期內血紅細胞平均壓積計算人體血液循環(huán)總量的線性方程,且大量醫(yī)學實踐研究已證實此線性方程的有效性,脊柱手術中患者隱性失血量等于總失血量減去顯性失血量。
雖然Ⅰ、Ⅱ兩組患者脊柱手術中都使用了血液回收裝置回輸自身出血量,從而減少了異體輸血量,但是仍然存在大量患者術后出現(xiàn)貧血癥狀,隱性失血的研究可以解釋患者術后出現(xiàn)貧血的原因。Ⅰ組病人實行手術后隱性失血量占到失血總量的41.35%,同時血紅蛋白含量與Ⅱ組病人相比下降明顯;Ⅱ組病人隱性失血量僅占總失血量29.51%,且術后3天及一周內抽查血常規(guī)顯示血紅蛋白含量和血紅細胞變化與正常值相比波動較小。導致前路脊柱修復手術隱性失血量大于后路手術的原因與手術創(chuàng)傷面積、手術涉及組織部位不同有關。脊柱前路手術涉及的人體組織和部位很多,腹膜、胸膜處血管密集,手術過程中稍有不慎極易增加出血創(chuàng)傷面積進而導致隱性失血量增加。脊柱后路手術并不需要涉及肋骨和椎體中后部,只涉及到了部分椎板,大大降低了骨創(chuàng)面積和出血風險,使得隱性失血量低于前路手術。
脊椎后路隱性失血會導致人體大量失血,雖然術中采用血液回收裝置進行血液回輸以及異體輸血,病人術后也有一定量的異體輸血,但是由于醫(yī)護人員對于脊柱手術中隱性失血認識和重視不足,導致患者術后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貧血癥狀,對于患者的傷口愈合和機體功能恢復造成極大阻礙,嚴重影響患者的術后治療與修養(yǎng)。結合本文研究結果可知,進行修復胸腰椎骨折的脊柱手術前一定要備好充足的異體血,防止病人因隱性失血導致休克,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鄧天瓊,張怡五,王曉勇,蒲渝,陳果,高衛(wèi)民,王青,任先軍. 隱性失血在脊柱手術術后臨床意義的初步探討[J]. 西南國防醫(yī)藥,20017(04):540-542.
[2]鄧天瓊,張怡五,王曉勇,蒲渝,陳果,高衛(wèi)民,王青,任先軍. 脊柱術后隱性失血量與脊柱手術方式相關性的初步探討[J]. 重慶醫(yī)學,2015(19):2171-2172.
[3]劉鵬,李晉,馮俊祥,姚建強,馬捷,宋文慧. 脊柱手術圍手術期隱性失血的研究進展[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5,9(22):4224-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