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芳,陳麗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80
試管嬰兒并非自然生活受孕孕育形成,而是對輔助生育技術加以運用后在體外受精,并通過移植胚胎才能夠成功受孕[1]。近年來,體外受精技術以及胚胎移植技術取得了理想的發(fā)展成就,很多女性利用此技術成功生育。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妊娠方法會使孕婦自身的心理壓力明顯加大,對母嬰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為此,在臨床中,要想確保試管嬰兒早孕孕婦能夠正常生育,有必要采取心理護理措施。
1.1 基礎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是來自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收治的試管嬰兒早孕孕婦,設置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shù)為25人。實驗組年齡為25-39(34.75±0.73)歲,對照組年齡為23-36(34.80±0.69)歲?;颊咴谝陨蠑?shù)據(jù)中的差異不明顯。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①健康宣傳教育。于每周六上午9點至11點實施健康教育,在講解疾病知識和患者復述的基礎上,使患者能夠深入理解疾病[2]。根據(jù)健康宣傳資料的內容,向患者介紹負面心理狀態(tài)的表現(xiàn)與不利影響,告知患者干預目的與具體方法,使其能夠積極轉變心態(tài)。
②放松治療。在采用此治療措施的過程中,要對孕婦進行科學合理地指導,并選擇午睡之前和晚睡之前實施放松治療。孕婦在吸氣的手,應保證雙手緊握,且呼氣要緩慢放松,進而在呼氣與吸氣中能夠感受緊張、放松。另外,要為患者營造安靜環(huán)境,并為其播放舒緩音樂,使其感覺更舒適。
③心理護理。護理工作人員應當和患者溝通和交流,對其內心想法形成了解,進而做出客觀性地評估[3]。結合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展開針對性疏導。由于患者有自卑心理而不喜歡與其他人交流,此時護理工作人員一定要主動與其溝通,使其能夠正確認知不孕不育疾病,確保其自卑心理的有效緩解。另外,應不斷鼓勵患者家屬更加愛護并關心患者,并共同參與心理疏導。
1.3 評價指標 比較分析實驗組、對照組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滿意度等多項臨床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次涉及的數(shù)據(jù)均通過SPSS17.0軟件進行檢驗,護理滿意度用率的形式表示,數(shù)據(jù)用卡方檢驗,SAS評分、SDS評分用±的形式表示,用t檢驗,若P<0.05,則證明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1 實驗組、對照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前者SAS評分為(35.98±6.47)分、SDS評分為(37.03±7.25)分,后者SAS評分為(53.56±7.42)分、SDS評分為(53.58±6.68)分,實驗組兩項指標均比對照組低,t=8.9286、8.3939,P=0.0000、0.0000,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十分滿意16例,滿意8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度為96%(24/25),對照組十分滿意10例,滿意7例,不滿意8例,總滿意度為68%(17/25),前者比后者高,χ2=6.6396,P=0.0099,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新時期背景下,在試管嬰兒技術不斷完善與更新的背景下,使得不孕不育患者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機會,使其生育的夢想成為可能。但在實際護理期間,很容易過度強調胎兒發(fā)育情況而忽略孕婦心理壓力,直接危害了孕婦身心健康[4]。為此,必須要借助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使早孕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得以緩解與改善,確保母嬰安全。
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各項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由此證實,試管嬰兒早孕孕婦接受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能夠使其心理壓力緩解,心理狀態(tài)改善,推廣可行性顯著[5]。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在試管嬰兒早孕孕婦的護理過程中,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優(yōu)化護理滿意度,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