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宸
有一天放學后,我在小區(qū)的草叢里發(fā)現(xiàn)了你。你全身都是淡黃色的,看上去毛茸茸的,很可愛。你并不鮮亮的皮毛上有著蒙蒙的灰塵,一雙大眼睛流露出一絲恐懼和悲傷。你用小鼻子不停地嗅嗅這兒,嗅嗅那兒,一定是餓極了。你是一只流浪貓。
自從看到你以后,我眼前老是出現(xiàn)你到處翻找食物的可憐身影,真想把你帶回家,可我知道媽媽一定不會同意。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懇求媽媽讓我養(yǎng)一只小貓,無論我怎么軟磨硬泡,媽媽都以貓會讓我過敏、沒有時間照顧、小孩子應(yīng)該以學習為主等種種理由無情地拒絕。
媽媽一次次斬釘截鐵的話語,讓我知道我不能帶你回家。但想到你那可憐的小模樣,我心里就十分難過。我不想讓你再挨餓,決定悄悄地關(guān)心你。每天吃晚餐時,我都會故意把最愛吃的魚、蝦等食物悄悄剩下一點,飯后主動去幫助阿公收拾桌子,偷偷把特意留下的食物細心地藏進塑料袋里,再借倒垃圾的名義去給你送吃的。每次時間都不充裕,為了避免被媽媽發(fā)現(xiàn),阻止我來看你,我都是匆匆忙忙、心驚膽戰(zhàn)地跑回家,但只要看到你吃得津津有味,開心地朝我搖起小尾巴“喵喵”叫兩聲時,一切的緊張、辛勞頓時煙消云散,心里甜甜的。
記得第一次給你送食物,我輕聲呼喚著我給你取的名字“小黃”,一遍又一遍,半天也看不到你的身影。正當我失望地準備回家,“喵”,一聲弱弱的叫喚傳來,一個怯生生的小腦袋探出了草叢,你慢慢地走了出來。我開心地把食物放在了你的面前,激動得心“怦怦”直跳。你圍著食物轉(zhuǎn)了半天,又望望我,確定我對你沒有惡意后,這才聞了聞那香噴噴的食物,吃一小口看我一眼。我為了讓你不害怕,故意離你有點遠。后來,你對我這個陌生人完全放心了,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得很香很香,仿佛餓了很多天一樣。我的心像被擰了一下,沒有媽媽的你真可憐!從那以后,我決定每天都來看你,給你送吃的,讓你不再是沒人關(guān)心的流浪貓。
漸漸地,你對我熟悉起來,能辨認出我的呼喚聲和腳步聲。如今,我倆這樣悄悄地見面,已經(jīng)快半個月了,你對我愈發(fā)親熱,每次看見我都會開心地“喵喵”直叫,也會用小爪子調(diào)皮地撥弄著我給你帶來的綠色毛線球。
隨著我陪伴你的時間越來越長,媽媽似乎也有些察覺出來我的異樣,有時我索性希望媽媽早點發(fā)現(xiàn)我的秘密,能理解我,和我一起給你送吃的,這樣我就不用悄悄地去關(guān)心你,這樣世界上也會多一個人來愛你。我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
(指導(dǎo)老師 鄧 華)
名師點評
這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只流浪貓的故事。小小的故事,小小的孩子,小小的貓兒,吸引著讀者一字字、一步步地走進故事里,走到一顆純美澄澈的心靈深處。標題非常吸引人,正文也充分描摹了這種“悄悄關(guān)心”的做法:悄悄藏起飯桌上最喜歡吃的食物,再悄悄溜出去給流浪貓送吃的,悄悄地陪它玩一小會兒……這每天若干種的悄悄的惦記,是一個孩子幸福的拖累和甜蜜的負擔。這條給流浪貓送晚餐的小路,不僅是一條寫作之路,更是一個孩子理解愛、體驗愛、培養(yǎng)愛的成長之路。這篇作文很好地詮釋了寫作與生活的關(guān)系。
(點評人:李琳,江蘇省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