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觀量一直是語法學研究的重點,按照主觀評價的大小學者們把主觀量分為主觀大量,主觀小量和主觀適量。本文主要是對副詞“正好”的主觀量進行考察,還深入研究了其與數(shù)量成分的位置關系以及與其他表主觀量副詞的連用情況,以期能對“正好”這一類的副詞研究提供更好的參考。
關鍵詞:副詞;正好;主觀量;主觀適量
作者簡介:范穎(1995-),女,漢族,山西臨汾人,河北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法學。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5--01
在現(xiàn)代漢語主觀量副詞研究專題課上,我們證明了一些副詞表達主觀大量,一些表主觀小量,此外,還發(fā)現(xiàn)了一類副詞,它們表示不多不少正合適,比如“剛好、剛巧、可巧、恰、恰恰、恰好、恰巧、正、正好、正巧”,都是用來表達說話人主觀適量的評價義,本文主要對副詞“正好”進行研究。
(1)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兩周年。
(2)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正好兩周年。
上述例(1)中,只是單純陳述客觀事實“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兩周年”,而例(2)除了客觀陳述事實外,還多了說話人的主觀評價,認為“兩周年”這個時間一點兒也不多一點兒也不少,是正合適的,二者的差別就在于例(2)比例(1)多了一個副詞“正好”,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例(2)中主觀適量的評價義是“正好”帶來的,因此,副詞“正好”表主觀適量。
下面我們將從副詞“正好”與數(shù)量成分的位置關系以及與其他表主觀量副詞的連用兩個方面來對其進行研究。
一.副詞“正好”與數(shù)量成分的位置關系
(一)副詞“正好”與數(shù)量成分的先后位置關系
1.數(shù)量成分在副詞“正好”之前
a.數(shù)量成分+正好
(3)與疾速駛來的一輛小客車正好撞了個滿懷。
(4)他長得像周炳,有一個名字正好送給他。
上述兩例,數(shù)量成分都位于副詞“正好”之前,但此時的副詞“正好”表達主觀適量的語義是指向其后面的成分,而不是前面的數(shù)量成分。如例(3)“正好”指向的是“撞了個滿懷”而不是“一輛小客車”,例(4)指向的是“送給他”而不是“一個名字”。
b.數(shù)量成分+正好+數(shù)量成分
(5)去年6月25日正好是其父100歲誕辰。
(6)由練體操改練自由式滑雪的竟為6人,正好占了一半。
上述兩例,副詞“正好”雖然前后都有數(shù)量成分,但仍指向其后的成分。如例(5)中“正好”指向“其父100歲誕辰”,而不是“去年6月25日”,前一數(shù)量成分為客觀量。例(6)同理,“正好”指向“占了一半”,“6人”是客觀量。
由此,我們得出:數(shù)量成分在副詞“正好”之前,“正好”指向的是其后的成分,而不是前面的數(shù)量成分。
2.數(shù)量成分在副詞“正好”之后
a.“正好”直接帶數(shù)量成分
(7)正好一年,曙光人終于用拼搏精神按期完成了繁重的“八五”技改任務。
(8)病人送來的錦旗正好218幅。
上述兩例,副詞“正好”直接修飾數(shù)量成分,例(7)“正好一年”表示一年與曙光人預期完成任務的時間一樣,一點兒也不多一點兒也不少,剛好合適;例(8)“正好218幅”表示病人送來的錦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剛剛218幅,這兩例都含有說話人主觀適量的評價義。
b.“正好”間接帶數(shù)量成分
(9)每個時區(qū)橫跨經(jīng)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
上述例句,副詞“正好”沒有直接修飾數(shù)量成分,中間還出現(xiàn)了其他成分,動詞“是”,但“正好”仍然指向其后的數(shù)量成分“一小時”,表示說話人認為時間剛剛好,含有主觀適量的評價義。
(10)英國一家公司購買“微濾”技術專利的錢,正好是譚燦輝研制費的80倍。
例(10)中,副詞與數(shù)量成分之間也有其他成分,但此時的“正好”并不是單純指向后面的數(shù)量成分,而是指向句子整體。
由此,我們得出:數(shù)量成分在副詞“正好”之后,“正好”既可以直接修飾數(shù)量成分,也能間接修飾。此外,“正好”除了指向其后的數(shù)量成分,還有可能指向句子整體。
二.副詞“正好”與其它 表主觀量副詞的連用
(一)“正好”與表主觀大量的詞連用
(12)距中共川陜省委和川陜蘇維埃政府建立正好整整60年。
“正好”表主觀適量,“整整”表主觀大量,但通過對語料的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存在連用的情況。例(12)“正好整整60年”,“整整”修飾數(shù)量成分,表示說話人認為時間很長,而“正好”指向后面的整體,有動詞化傾向。
(二)“正好”與表主觀小量的詞連用
(13)老樸口袋正好只有十塊錢。
第二種特殊情況是和主觀小量副詞“只”連用。例(13)“正好只有十塊錢”分為兩個層級,“只”指向的是“十塊錢”,而“正好”指向的是“只有十塊錢”。
(三)“正好”與其它表主觀適量的詞連用
(14)我們的牛大小姐恰巧正好是一個身體健康、食欲旺盛的人。
第三種特殊情況是和主觀適量副詞“恰巧”連用。例(14)中“正好”本身指向“一個身體健康、食欲旺盛的人”,“恰巧”則指向后面的整體,兩個主觀適量副詞的連用使得其表示的主觀適量義更強。
參考文獻:
[1]李善熙.漢語主觀量表達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3.
[2]李宇明.漢語量范疇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全湘燕.主觀量及其感染式表達[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
[4]蔣靜忠.現(xiàn)代漢語主觀量副詞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