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秋
黑龍江省黑土層厚,土質肥沃,化肥用量低,農藥用量少,污染極輕,生態(tài)條件適于生產有機豆和綠色大豆。同時由于耕地面積大,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是具有很大開發(fā)潛力和前景的重要綠色商品大豆生產基地。針對其氣候生態(tài)特點,大力發(fā)展大豆生產,無論對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還是促進農民增產增效奔小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種子精選。
1、種子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大豆茵全、苗齊、苗壯,播種前必須進行人工或機械選種,選用粒大、飽滿、沒有病蟲害和雜質的種子作良種。最好采用粒選,把受傷種子剔除,并做好發(fā)芽試驗,保證純度和發(fā)芽率達標,選用品質優(yōu)、增產潛力大、適應性廣的品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溫室效應影響,近年來年積溫有增加趨勢,但一定要根據(jù)當?shù)氐臍庀髼l件,合理安排品種熟期,杜絕越區(qū)種植現(xiàn)象發(fā)生,否則秋收時種子含水量偏高,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搞好播前種子處理一是播前曬種。曬種一般能使發(fā)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二是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溫度低或遇干旱時,種子在土壤中萌發(fā)時間長,易遭受病蟲害,可用大豆種衣劑按藥種比1∶75~1∶100防治。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種子量0.5%的50%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蟲害嚴重的地塊要選用既含殺菌又含殺蟲劑的包衣種子,未經(jīng)包衣種子,需用35%甲基硫環(huán)磷乳油拌種,以防治地下害蟲。拌種劑可添加鉬酸銨,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二、地塊選擇
1、氣候條件:應選擇光照條件充足,氣候溫和,晝夜溫差較大地區(qū)種植。
2、茬口條件:兩年來未種過大豆、未受雜草菟絲子感染、未感染孢囊線蟲病的地塊。
3、土壤條件:土壤比較肥沃,保水性好,通氣性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少,有機質含量高,污染程度低的中性或弱酸、弱堿性地塊。
三、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與處理選用增產潛力大、內在及外觀品質好的優(yōu)質大豆品種,如合豐35、綏農14、黑農33等,要求種子發(fā)芽率90%以上,純度98%以上。進行種子播前精選,剔除病種及雜質等,同時根據(jù)不同土壤環(huán)境與病蟲害情況,選用合適的種衣劑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種,增強種子活力。
2、合理耕作整地與輪作。大豆種植應堅持合理輪作,在東北可與玉米、小麥等輪作,減少重茬、迎茬面積,同時盡量秸稈還田,以培肥地力。整地以深松為原則,東北大豆主產區(qū)采用深松旋耕機進行深松耙茬,增強土壤通透性與抗旱耐澇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厘米左右。壟作大豆整地要與起壟相結合,做到壟體壟溝深松。
四、合理輪作
1、種植大豆最忌重茬或迎茬,生產實踐證明,重茬或迎茬大豆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色黃綠,易感染病蟲害,莢少,粒小,顯著減產。因此,在大豆生產上要盡量避免重、迎茬,也不宜種在其它豆類作物茬口上。盡量實行三年以上(含三年)合理輪作,不重茬,不迎茬,減輕連作帶來病蟲害加重對大豆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適宜輪作方式為實行玉米--玉米--大豆三年輪作制。
2、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選擇肥力比較高地塊種植大豆,堅持寧迎勿重的原則。對不可避免的重迎茬地塊,也要積極采取措施,解決其減產問題。一般(常規(guī)生產)在增施農肥,足量施用化肥的基礎上,每畝施用5%甲拌磷1.5-2.5公斤與肥料均勻混合施人耕層。據(jù)生產實踐,此措施對解決重迎茬大豆減產問題效果較好。
五、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實行測土配方施肥與分層施肥相結合的科學施肥方法,根據(jù)不同土壤肥力情況和當?shù)刈匀粴夂驐l件,經(jīng)過化驗與計算,確定化肥施用時間與用量。一般采取分層深施,即底肥施在壟下16~18厘米處,用量約占總施肥量的60%左右;種肥施在種下4厘米處,用量約占總施肥量的40%;另外,在始花期至終花期可根據(jù)長勢進行葉面噴施。這樣就滿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推進測土配方施肥長期以來,不少地方單憑經(jīng)驗進行施肥,造成土壤營養(yǎng)元素不平衡,生產上易出現(xiàn)缺鉀、缺微量元素等現(xiàn)象。要堅持科學施肥,根據(jù)測土結果,將氮、磷、鉀肥按照一定比例配方施入。提倡秸稈還田、氮肥分期施或緩施,根據(jù)土壤鉀素狀況,增施鉀肥,適當補充鎂肥。鼓勵多施農家肥,結合整地施入。
六、進行科學田間管理。
重點是防治大豆病蟲害,主要有孢囊線蟲、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蟲、蚜蟲等。蚜蟲采取熏蒸防治方法,減少農藥使用量。根腐病、孢囊線蟲等可根據(jù)土壤條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種衣劑包衣、選用50%福美雙或50%多福合劑按種子量的0.4%拌種等辦法。大豆田間雜草很多,要篩選出低毒、高效、低殘留的化學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盡量控制施用量。播種前或出苗前結合中耕進行一次土壤化學封閉除草,結莢期再噴一次除草劑,在開花末期至結莢期可根據(jù)大豆長勢噴施化學調控劑,保證大豆高產。注意平衡施肥 分層施肥時,應注意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以及不同生育階段大豆對肥料的不同需求,同時注重硼肥、鋅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
七、科學防治病蟲害。
要根據(jù)當?shù)夭∠x危害情況和防治的主要對象,有針對性地選擇種衣劑,全面實施大豆種子包衣。在二條葉甲、蛇根潛蠅發(fā)生較重地區(qū),使用35%多克福種衣劑(克百威含量必須達到10%),以控制因蟲傷引起的根腐病發(fā)生。在地下害蟲發(fā)生較輕地區(qū),可使用2.5%適樂時包衣防治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線蟲重發(fā)生區(qū),應實行與非豆類作物五年以上的輪作或種植抗線品種。防治大豆根絨粉蚧,要抓住尚未固定為害的低齡若蟲期,每畝用75%吡蟲啉3克加48%毒死蜱60毫升,于大豆子葉出土前和子葉展開后兩次施藥。蠐螬發(fā)生嚴重的地塊,應使用辛硫磷、毒死蜱等顆粒劑隨種肥施入田間進行預防。
(作者單位:152200 黑龍江省綏棱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