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占玲
摘 要:玉米的產(chǎn)量對于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干旱是嚴重制約玉米產(chǎn)量的一個非生物因素。旱將導致玉米種植減產(chǎn)、甚至絕收,難以滿足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需要。目前,一些新型栽培技術被應用到了玉米生產(chǎn)中,取得較好的增產(chǎn)增收效果,為我國整體玉米栽培及產(chǎn)量提高起到了示范作用。本文分析了抗旱栽培玉米的技術,同時又著重介紹了玉米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措施,為玉米增產(chǎn)增收提供了可靠的科學借鑒和技術保障。
關鍵詞:玉米;抗旱栽培;病蟲害;防治方法
一、抗旱玉米綜合栽培措施
1.品種及播種時期的選擇
針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及氣候條件,土壤情況,應選擇對環(huán)境影響不敏感、對環(huán)境有較高抵抗力的玉米品種。耐旱品種一般具有適應干旱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特征,例如根須向下延伸,葉脈密實,葉面絨毛豐富等。精選良種能提高玉米的發(fā)芽率,確保播后不爛籽、出全苗。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從前期到后期對水的需求量逐漸提高,到玉米拔節(jié)階段,對水的需求量又會下降。因此在選擇玉米種植時期時,要根據(jù)氣候情況,以出苗錯過晚霜凍為宜,并在一定深度下保證玉米合適的溫度,對玉米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較為有利。
2.地膜覆蓋技術的運用
地膜覆蓋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增產(chǎn)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將土壤保護起來,避免養(yǎng)分流失,同時改善農(nóng)田的理化性質(zhì)和生態(tài)條件,使土壤的自然結構得到有效的保護。覆膜的時間一般有三種:秋季覆膜、早春覆膜、以及播期覆膜。不同時期的覆膜方式目的不同。例如秋季覆膜主要為了防治秋、冬、春三季的水分蒸發(fā),以達到保墑增溫效果。早春覆膜則主要為了防治春季的水分蒸發(fā)。目前,地膜覆蓋材料有有機材料,如作物殘茬、作物秸稈、廢紙等,以及無機材料,包括塑料地膜、生物降解膜等。
3.合理的土肥管理
適當?shù)叵蛲寥乐惺┘右欢ǖ挠袡C肥料,如磷肥、鉀肥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儲水能力。根據(jù)土壤狀態(tài)進行分次按比例施肥,例如肥力高的地塊氮肥以3:5:2比例為好,中等肥力則是當增加穗肥、減少粒肥。此外,根據(jù)幼苗的趨肥性,即根系向有肥的下面伸展,應適當施溝肥或控向施肥,提高玉米的抗旱及抗倒伏能力。玉米生長至中期階段,需要對土壤進行翻耕疏松,掌握苗旁宜淺,行間要深的原則,使土壤表層疏松干燥,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動能力。還需要加強查苗、補苗、間苗等工作,如扒開幼苗表層土壤,露出部分根系,確保幼苗能夠成長為葉片寬大、莖基扁粗、苗色濃,綠的壯苗。
二、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
1.病害癥狀及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河衩状蟀卟“l(fā)病先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然后向上蔓延擴展。顏色呈黃褐色或者灰褐色。形狀呈梭形。一般長5~10厘米,寬1厘米左右。嚴重的病斑面積更大,會導致葉片枯焦。遇上陰雨潮濕的天氣,葉片上會密生灰黑色的霉層。玉米大斑病主要為害玉米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葉鞘和苞葉。玉米大斑病防治可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隔7~10天噴藥一次,每畝用藥液50~75公斤,共噴灑2~3次,或用0%可濕性多菌靈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噴灑防治。
玉米紋枯病:玉米紋枯病病斑呈不規(guī)則形或者圓形。氣候潮濕時,可見到茂盛的菌絲體然后結成白色的小絨球,最后逐漸變成褐色的菌核。發(fā)病的植株莖稈松軟。玉米紋枯病在發(fā)病初期,每畝用5%井岡霉素100~150毫升,或農(nóng)抗120水劑150~200毫升,加水50~60公斤莖葉噴霧。
玉米莖腐?。河衩浊o腐病發(fā)病高峰期一般在玉米乳熟至臘熟期,全株發(fā)病。發(fā)病一般由下部葉片慢慢向上逐漸擴展,呈現(xiàn)青枯狀。有的病株會在下雨后出現(xiàn)急性癥狀,全株迅速青枯。發(fā)病植株的株莖基部變軟,內(nèi)部空松,遇風易倒折。剖莖檢查,可見到紅色病癥。玉米莖腐病防治一般選用物理防治。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加強栽培管理;二是深翻土地,清除病株殘體,秸稈充分發(fā)酵后再施用,以減少土壤菌源。
玉米銹?。河衩卒P病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葉片兩面聚生或散生黃褐色、長橢圓形、粉狀病斑,并散出鐵銹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長后期病斑上生長圓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玉米銹病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嚴重時隔15天再噴1次。
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發(fā)病先自植株下部葉片開始,出現(xiàn)半透明褐色水漬狀小斑,然后慢慢向上蔓延擴展,玉米小斑病從幼苗期到生長后期都可能發(fā)生,但以玉米抽穗期最常見。病斑嚴重時呈橢圓形或者黃褐色紡錘形,邊緣有暈紋,呈赤褐色。玉米小斑病嚴重時,會導致玉米葉片枯死。遇上陰雨潮濕的天氣,病斑上會產(chǎn)生黑色絨毛狀物。玉米小斑病防治用90%代森錳鋅8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用50~75公斤,隔7~10天噴1次,共防2~3次。
玉米絲黑穗病:玉米絲黑穗病發(fā)病一般在雌、雄穗抽出后。發(fā)病玉米穗較正常穗短,頂端尖,不抽花絲,后期苞葉張開,內(nèi)部黑粉散落后,殘留絲狀的寄主維管束組織,似亂發(fā)狀。玉米絲黑穗病防治在播種前,選用50%甲基托布津粉劑,或15%粉銹寧或羥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
2.主要蟲害危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蟲和大螟:玉米螟蟲和大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蟲,又名鉆心蟲。常在幼嫩莖葉處鉆入咬食,破壞莖葉組織,使養(yǎng)分和水分不能輸送,影響玉米生長,抽穗后鉆進雌穗使果穗折斷影響授粉??梢杂媚壤?000倍、抖克1000倍液、金世紀1000倍液,也可以用千蟲克1000~1500倍液灌心或者噴霧。
螻蛄:螻蛄的成蟲和若蟲在土壤表面開掘隧道,咬斷幼苗主根使幼苗枯死,或在靠近地表處咬斷玉米幼苗??梢圆捎们x克1500倍液、抖克2000倍液或敵百蟲800倍液灌根。
黏蟲防治方法:人工防治:可用糖、醋、酒+敵百蟲盆誘殺成蟲,或草把引誘成蟲來產(chǎn)卵,或用黑光燈誘殺成蟲。農(nóng)藥防治:可以采用金世紀1000倍液、莫比朗2000倍液、千蟲克1000~1500倍液噴霧能夠起到很好效果。
蝗蟲:蝗蟲的成蟲和幼蟲食葉片,影響作物生長?;认x大發(fā)生可形成蝗災,為人們所熟知。防治方法:抖克1000倍液或千蟲克1000~1500倍液噴霧。
三、結語
玉米的抗旱栽培與種植玉米的土壤水分和自然降水量緊密相關,在水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培育抗旱玉米品種、加強玉米抗旱栽培技術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在治理病蟲害的過程中要嚴格操作規(guī)程,扎實掌握技術要領,達到高產(chǎn)高效栽培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連根,王晉.玉米抗旱栽培技術[J].江西農(nóng)業(yè),2017(05):36.
[2]郭海明.淺談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J].中國農(nóng)業(yè)信息,20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