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胡文武
(山東省兗州市大統(tǒng)礦業(yè)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100)
礦圖是礦井地面和井下實際存在的反映,是根據測量成果,按一定比例尺和國家統(tǒng)一的礦圖圖例符號繪制成圖。因工作需要,現需要繪制1:5000比例尺的采掘工程平面圖。楊莊煤礦原有采掘工程平面圖比例尺為1:2000,故在原圖紙基礎上進行處理調整,以達到快速成圖的目的。但《煤礦地質測量圖例》[1](以下簡稱《圖例》)不同比例尺對各實體的繪制要求不同,在修改過程中要格外注意。
煤礦常常使用AutoCAD繪制礦圖,楊莊煤礦圖紙均按實際尺寸繪制,即采用1:1比例尺繪制,輸出比例根據需要設定。采用1:1比例尺繪制具有以下優(yōu)點:實際尺寸直接繪制,查詢、標注更加方便真實,更便于發(fā)現繪制錯誤;繪制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比例換算,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避免換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但不同比例尺礦圖繪制要求不同,因此比例尺轉換的時候需要按輸出要求調整[2]。
南方CASS是基于AutoCAD平臺下的數字成圖系統(tǒng),南方CASS具有調整比例尺的功能。先在南方CASS中打開1:2000的采掘工程平面圖,選擇改變當前圖形比例尺功能,將比例尺調整為1:5000,選擇自動改變符號大小。楊莊煤礦采掘工程平面圖中地貌地物等是在南方CASS 7.0中成圖的,地物地貌自動調整,隨之生成的標注也自動調整,效果較理想,井下工程的部分實體也隨之調整。但《圖例》中不同比例尺對各實體的繪制要求不同,按照2.5倍擴大后不一定合乎圖例要求,煤層底板等高線標識、巷道寬度、硐室取舍、導線點標識、圖案填充比例、各項標注、方格網、圖例等內容需單獨調整[3]。調整過程中,在遵循《圖例》的標準下,要考慮圖面的清晰、美觀、易讀,以達到最終成圖的目的。
根據《圖例》要求,經緯網實際打印出圖后的間距為10cm,故1:2000圖紙經緯網間距為200m,1:5000圖紙經緯網需要調整為500m,經緯網坐標標注也隨之調整。
根據《圖例》要求,1:2000圖紙中巷道寬度<4m的按照4m繪制0.3mm的雙實線,>4m的按照實際寬度繪制,但在1:5000圖紙中可用0.5mm的單實線繪制。因楊莊煤礦地表地物地貌簡單,圖面清晰,大部分巷道依舊按照雙實線繪制。井下硐室較小,一般寬4m,深2~6m,如果按實際繪制在1:5000圖紙,打印輸出不清晰,因此將洞室舍棄不再繪制。
楊莊煤礦為近水平煤層,1:2000圖紙中煤層底板等高線間距為10m,1:5000圖紙中間距需要調整為25m。原-200m、-250m等高線可使用原等高線,部分遇小構造等輕微變化的地方在1∶5000圖紙顯得突兀,可以輕調至圓滑過渡,以呈現整體趨勢變化。沒有的-175m、-225m、-275m等高線部分,穿越回采區(qū)的部分參考導線點標高,未開采的部分參考鉆孔,并在原相鄰等高線變化趨勢上進行內插。煤層底板等高線遇構造要斷開,根據整體趨勢平滑繪制。
井筒兩種比例尺表示方法不同,也需要進行修改。1:2000要求繪制井筒如圖1所示。
圖1 主井
《圖例》要求的是打印輸出后的結果,1:2000要求井筒內外徑輸出后為直徑3mm、4mm,實際繪制時直徑分別為6m、8m;1:5000要求井筒內外徑輸出后為直徑2mm、3mm,實際繪制時直徑分別為10m、15m;文字標注輸出后顯示一致,1:2000繪制時名稱和用途字高為8,標高字高為4,比例尺調整后字體大小均擴大2.5倍。
因CAD自帶線型庫線型有限,楊莊煤礦依據圖例要求自定義了井田邊界、保護煤柱、斷煤交線等專業(yè)線型,通過設置線型比例達到美觀出圖的目的,比例尺調整后,一般線型比例擴大2.5倍,部門線型密集處根據需要調整。斷煤交線等部分線型存在線寬要求,一般線寬擴大2~2.5倍。
便于標識小斷層,楊莊煤礦設置了圖塊,正、逆斷層分別如圖2、圖3所示。
圖2 正斷層
圖3 逆斷層
在繪制小斷層時,只需要根據走向、傾向對塊進行旋轉編輯,填寫名稱、傾向和落差即可。比例尺調整后,塊要擴大2.5倍,斷層標注視斷層大小可僅標注落差,密集處可舍棄較小斷層。
楊莊煤礦圖案填充很少有實體填充,大部分為線性填充,如煤層露頭、井下積水區(qū)等,線性之間的間距是需要設定比例的。比例尺調整后,圖案填充比例要擴大2.5倍。
各項標注的字體高度,CASS自帶部分在比例調整過程中自動進行了修改,其他標注字體高度一般擴大2.5倍,但需要根據輸出圖紙后要求的高度進行修改,部分密集區(qū)字體擴大后與其他實體重合,需要縮小字體,過于密集處,可省略次要標注。
1:2000圖紙中建筑物表示較詳細,村莊中的每個獨立建筑物都單獨表示,比例尺調整后,于1:5000圖紙中表現過于密集,為使圖面美觀,只表示村莊外圍輪廓,并填充暈線,如圖4所示。
圖4 村莊
圖幅轉換合并后合理地設置圖幅范圍,滿足繪圖儀輸出要求,楊莊煤礦繪圖儀輸出寬度僅有914mm,井田范圍又不規(guī)則,為此地測科設置了傾斜56°的圖幅,圖幅的右上角標識指北針,打印時旋轉至水平后輸出。確定圖幅范圍后,礦井范圍內井上下內容較完整,需要補充圖幅范圍內缺失的相鄰礦井資料及地物地貌。
整幅圖面形成后,由于各類實體修改過程中側重于本實體,整體圖面并不美觀,為此需要打開所有圖層,首先根據視覺進行整體調整,然后逐一修改不協調的地方。因電子版圖紙容易漏項,可打印紙質圖紙進行對照修改。
直接使用大比例尺礦圖轉換成小比例尺礦圖,減少了重新測圖、繪圖的麻煩,工作效率高,而且變化后圖紙精度不會降低,滿足圖紙精度要求,為礦圖的繪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