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梓寧
走在繁華的街上,聽著耳邊淅淅瀝瀝的雨聲及店鋪傳來的音樂聲,看著路邊各色的美食,我的思緒卻飄到了那簡樸的豫北鄉(xiāng)村小鎮(zhèn)。那屬于家鄉(xiāng)的味道,也再一次彌漫開來。
在我很小的時候,印象中的故鄉(xiāng)總是充滿了美食的味道。這種美食其實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一種鄉(xiāng)下人都會做的小食——扁粉菜。
它的做法也很簡單,只是熬湯的步驟麻煩些:加入八角、爆香的蔥花及油,最重要的是需要掌握火候,畢竟湯才是扁粉菜的精華所在。再加入老家特有的紅薯寬粉條,加上幾塊豬紅、幾塊嫩白的豆腐,點綴幾根綠油油的青菜,那真是令人難以忘懷。也因如此,每次我回到老家,總會嚷嚷著要去街角那家老店吃扁粉菜。
一到達店面,我總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廚房,雙手托腮,滿臉期待??粗鴰煾禂囍且淮箦侕r香四溢的湯,看著一旁那鮮爽彈牙的粉條,心里有種莫名的滿足感。時不時看見隔壁桌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便咽一咽口水,嘟起小嘴,心里暗暗抱怨著怎么還沒來。
正當我郁悶之時,一碗香噴噴、熱乎乎的扁粉菜端了上來,我迫不及待地抄起筷子,“刺溜刺溜”地吸起了粉條,一頓狼吞虎咽后,特別地滿足。這時,耳邊總會響起帶有“沙沙”響的音樂,那是爺爺奶奶輩所喜歡的豫劇。就像約好似的,每次來到店里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聲音,久而久之,雖不怎么喜歡,也便成了一種吃扁粉菜的習慣。但是,那時的我認為,無論是什么外界因素,都比不上這一碗小小的扁粉菜。畢竟,那時我心里想的這一碗香噴噴的扁粉菜才是真正屬于家鄉(xiāng)的味道,才是真正讓人流連忘返的原因。
時間流逝得飛快,轉眼間我就長大了。離家鄉(xiāng)越來越遠了,對于那小時候熱衷的美食,雖然仍舊喜愛,但畢竟離得太遠,久而久之,也沒有像小時候那樣期待了。走在依舊繁華的街上,依舊是那些閃爍的霓虹燈,依舊是繁忙的永不停歇的人群。驀然回首,總會看見一些來自家鄉(xiāng)的老藝人在那里賣唱,唱的都是那些豫劇中的經(jīng)典片段。每當這時,我總會駐足聆聽,仿佛想從中找到那么一絲家鄉(xiāng)的味道。
雨,漸漸停了,霓虹燈依舊在那里不停歇地閃爍。思緒漸漸飄了回來。不變的,唯有那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以及那家鄉(xiāng)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