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生玉
·釋義藍田:地名,在陜西省,古時藍田出產美玉。比喻賢父生賢子,或名門出賢子弟?!こ鎏帯度龂尽菚ぶT葛恪傳》:“恪少有才名,發(fā)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權見而奇之,謂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p>
·近義詞藍田出玉
·反義詞無名小輩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東南,盛產美玉,自古就是秦楚大道,是關中通向東南各省的要道之一。
這個成語故事發(fā)生在陜西藍田
三國時期,東吳大將軍諸葛瑾(字子瑜)有個兒子叫諸葛恪,從小聰明伶俐,口才極好,善于言辭,很受孫權的寵愛。
有一次,孫權在朝廷設宴,六歲的諸葛恪隨父參加。諸葛瑾的臉長得特別長,孫權想開他的玩笑,乘著酒興,命人牽來一頭毛驢,在驢的長臉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借以譏諷諸葛瑾臉長似驢。眾人見了,捧腹大笑,諸葛瑾也感到很尷尬。諸葛恪不慌不忙地走到孫權席前,跪下來求他讓自己再加上兩個字。孫權命人將筆拿來給他。諸葛恪便在“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寫了“之驢”二字。眾人驚訝不已,孫權也十分高興,當場就把毛驢賞賜給他。
又有一次,孫權問諸葛?。骸澳愀赣H和你叔父諸葛亮相比,到底誰更高明?”諸葛恪答道:“我父親高明?!睂O權要他說出理由,他不假思索地說:“我父親懂得侍奉明主,而我叔父卻不懂得這個道理,當然是我父親高明。”
孫權對諸葛瑾說道:“人們都說藍田生美玉,名門生賢良,真是名不虛傳呀!”
藍田生玉 → 玉慘花愁 → 愁眉苦臉 → 臉紅耳赤 → 赤膽忠心 → 心術不正→正身明法 → 法不責眾 → 眾叛親離 → 離經叛道 → 道大莫容 → 容光煥發(fā)→發(fā)政施仁 → 仁漿義粟
諸葛恪雖然只有六歲,但是他卻有著過人的智慧,并用自己的智慧為父親化解了尷尬。歷史上,還有不少聰慧的孩子的故事,“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民間還廣泛流傳著一個“孔融巧分梨”的故事。
東漢末年的文學家孔融六歲時,一天,伯伯、叔叔、嬸嬸和六個堂兄妹來家里做客。這時,母親叫丫鬟端上來一盤梨,盤中放著六個又大又香的鴨梨,母親叫孔融把鴨梨分給六個堂兄妹吃??兹谡掷妫瑓s被父親止住了:“慢!你把梨分給堂兄妹,每個人分一個,而且盤子里還要留一個,你能分好嗎?”孔融的眼珠子急速地轉動著,忽然,他拍著小腦瓜兒說:“有辦法了!”只見孔融拿起盤中五個梨分別遞給五個堂兄妹,盤中就剩下一個梨,可還有一個堂妹沒有分到梨。孔融微微一笑,把剩下的一個梨連同盤子一起遞給了這個堂妹。
父親高興地說:“你分得很對,能不能給大家講講,你為什么要這樣分呢?”
孔融說:“每人分一個,說明六個堂兄妹都得分著;盤子里還要留一個,可理解為只要有一個梨放在盤子里就行,所以我這樣分?!?/p>
大家恍然大悟,連夸孔融聰明過人,孔融的父母也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