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峰
(山西潞安環(huán)保能源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五陽煤礦,山西 潞安 046200)
五陽煤礦7606回采工作面開采對象為山西組中下部的3#煤層,煤層賦存穩(wěn)定,厚度6.00~6.30 m,平均6.16 m,傾角2°~10°,平均6°,含兩層夾矸,分為三個自然分層。老頂為細粒砂巖,厚3.90~5.86 m,平均5.08 m,巖性為灰黑色、質均、塊狀、硬、含白云母、下部灰白色、硅質膠結、層面為黑色,f=4~8。直接頂為泥巖,厚2.00~6.24 m,平均4.33 m,巖性為黑色、質均、塊狀,含植物碎屑、中部夾薄層灰白色粉砂巖,f=2~4。偽頂為炭質泥巖,厚0.25~0.30 m,平均0.28 m,巖性為黑色、夾煤線或煤屑,節(jié)理發(fā)育、易冒落,f=2~3。7606回風巷采用矩形斷面樹脂加長錨固錨桿組合支護系統(tǒng),錨網支護規(guī)格(寬×高)為5 m×3.5 m。
在巷道實施柔?;炷翂ρ乜樟粝锴?,預先對巷道底板進行注漿加固。在松軟破碎巖體中注入能膠節(jié)硬化的漿液,將破裂巖體重新膠結成較高強度的固結體。
由于7606工作面回風巷底板煤體松軟,鉆眼后孔口段易松塌成喇叭形,封孔困難,注漿加固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考慮到沿空留巷對底板強度的特殊要求,特提出單孔位復注漿技術。該技術是先打淺孔(1.5 m)低壓(1.5~2.0 MPa)注漿,待漿液固結后,在原孔位附近固結區(qū)打眼(3 m),提高壓力(10~15 MPa)復注,復注時打眼規(guī)整,封孔方便,能夠顯著提高注漿加固效果。
結合7606工作面回風巷工程條件,確定注漿加固范圍為底板以下垂直深度3 m范圍,其中深入巖體范圍不小于500 mm。
注漿孔徑42 mm,注漿孔間排距根據(jù)漿液擴散距離設計,而擴散距離受注漿壓力、漿液流動特征、裂隙張開度、產狀及分布特征和注漿工藝等因素影響,在這方面理論研究尚不夠成熟,圍巖的綜合滲透系數(shù)也只有通過實測來確定。根據(jù)五陽煤礦的注漿經驗,漿液擴散距離為1~1.5 m,為此設計注漿孔間排距與單孔距離相近,每排布置5個注漿孔,從回采側煤幫向煤柱側煤柱依次排列。
柔?;炷翂Υ蛟O寬度為3 500 mm,巷旁支護寬度為1 000 mm,高度3 500 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在柔模混凝土墻體內預置錨栓,錨栓規(guī)格為Φ22×1 650 mm,錨栓桿體為500號螺紋鋼,桿體兩端設有絲扣,每端絲扣長度100 mm;桿體兩端各配一套高強度托板、調心球形墊和尼龍墊圈,托板采用120 mm×120 mm×8 mm拱形高強度托盤;墻體成型后,給錨栓施加預緊力,預緊扭矩不小于150 N·m,錨栓的間排距為900 mm×750 mm。錨栓結構見圖1, 錨栓布置方式見圖2。
圖1 錨栓結構圖
圖2 錨栓布置方式
待澆筑空間是指巷旁支護施工前,采用臨時支護控制頂板的范圍。待澆筑空間越大,頂板穩(wěn)定性越差,采空區(qū)有害氣體和矸石涌入留巷內的數(shù)量和機會就越多。針對7606工作面的工程條件,確定采用“架前鋪網+頂板錨桿支護+采空區(qū)木點柱”綜合措施圍護待澆筑空間。
2.3.1 架前鋪網
架前鋪設雙層金屬網護頂,材料為10#鐵絲,網孔規(guī)格為50 mm×50 mm,用16#鉛絲聯(lián)接,雙絲雙扣,孔孔相連并與原巷道頂網連接。鋪設范圍不少于機尾側5個支架,設計采用1 m×10 m雙層金屬網,移架后金屬網落地、兜矸,與頂板錨桿支護和采空區(qū)木點柱共同形成待澆筑空間圍護結構,將采空區(qū)矸石與沿空留巷隔離,確保澆筑人員作業(yè)安全。
2.3.2 架前頂板錨索、錨桿支護
拉架后采空區(qū)破碎頂板隨采隨垮,一方面容易造成生產班無法及時支設木點柱,另一方面垮冒矸石沖入待澆筑空間,造成檢修班無法澆筑墻體。每推進兩機尾在端尾倒數(shù)第二架和倒數(shù)第三架架間、倒數(shù)第三架和倒數(shù)第四架架間每推進一橫機尾,停采后在架前打設兩根錨桿架一托梁,托梁長1.8 m,并在液壓支架前梁架間打設一根錨索(錨索在倒數(shù)第二架和倒數(shù)第三架架間,倒數(shù)第三架和倒數(shù)第四架架間交替打設),當錨桿錨索過尾梁后,在兩根錨桿中間位置補打一根錨桿,形成“3-3-3”,并每排補打一根錨索,形成“2-2-2”,打錨索時在三根錨桿空隙之間交替打設。
在柔?;炷翂w測,沿順槽走向采用打設“單體柱+π型鋼梁+工字鋼地梁+地網+地錨”抬棚配合柔?;炷翂M行支護。即在所架設棚梁下方鋪設工字鋼地梁,將兩根工字鋼地梁并排焊接,在3 m的雙工字鋼地梁上制作單體柱柱窩以增強抬棚支護穩(wěn)定性。在地梁下方鋪
設規(guī)格為1.4 m×0.9 m地網,并在抬棚間布置底錨索配合支護(見圖3)。
圖3 7606回風巷沿空留巷區(qū)域支護示意圖
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巷道中采用墻體加固、底板注漿等一系列聯(lián)合支護技術后,較未使用該配套支護技術的柔?;炷裂乜樟粝锵锏溃锏赖坠牧繙p少約37.6%,巷道收縮量減少約21.2%。
綜上所述,該配套聯(lián)合支護工藝的應用,較好的減少了沿空留巷巷道的變形量。保證了沿空留巷巷道回風斷面,為回采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提供了有效保障。且減少了巷道修復的工程量,提高了作業(yè)安全系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