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妒酚洝吩谝欢ㄒ饬x上表現出平民立場、情感和理念。其平民精神,體現出對歷史真實的看重,顯示了歷史判斷的公正,也表現了史家的開明與智慧。
《史記》原稱《太史公書》,以一百三十卷的篇幅,記述了從傳說時代黃帝至漢武帝執(zhí)政時期的歷史?!妒酚洝肥堑谝徊考o傳體通史,列為“二十四史”的第一種,被看作史學和文學共同的經典?!妒酚洝烽_創(chuàng)的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記述歷史的體例,形成了久遠的影響。
《史記》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歷代評價之所謂“千古之至文”“群史之領袖”“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等,都體現出《史記》深刻宏遠的文化影響。
司馬遷撰寫《史記》,是在承受酷刑、身負屈辱的特殊情況下完成的。他立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保留了社會歷史記憶中最有價值的內容。
著名文學評論家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一書,對司馬遷與其所處時代的另一代表性人物漢武帝進行過比較。書中寫道:司馬遷與漢武帝共有彼此輝映的歷史光芒,然而就文化高度而言,前者又壓倒了后者。重要原因之一,是《史記》在一定意義上表現出平民立場、平民情感和平民理念。
對社會普通人群的關心,是《史記》最突出的文化特色。梁啟超在《中國史界革命案》寫道:“(《史記》其書)常有國民思想,如項羽而列諸本紀,孔子、陳涉而列諸世家,儒林、游俠、刺客、貨殖而為之列傳,皆有深意存焉?!彼P注司馬遷此奇異之“深意”,于是感嘆:“太史公誠史界之造物主也!”
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也說,“《史記》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八抉R遷不僅替皇帝寫本紀,也替失敗的英雄項羽寫本紀;不僅替貴族寫世家,也替叛亂的首領陳涉寫家;不僅替官僚寫列傳,也替秦漢時代的哲學家、文學家、商人、地主以及社會的游浪之群如日者、游俠、滑稽寫列傳。他幾乎注意到歷史上的社會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方面的動態(tài),而皆予以具體而生動的描寫。”他認為,“《史記》是中國第一部大規(guī)模的社會史”。對社會低端“階層”的關注,是《史記》作者獨特的視角。
我們在對漢代的兒童勞動與勞動兒童進行考察時注意到,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追述自己早年經歷,曾經回顧在“年十歲則誦古文”之前,有“耕牧河山之陽”的勞動實踐。司馬遷童年體驗過“耕牧”勞動生活,使得他與社會下層勞動群眾能夠情感接近,心靈相通。
《史記》關注社會底層人群的物質生產與物質生活,也理解勞動階級的身心體驗,應當與這樣的童年生活有關。另外,司馬遷后來官任太史令,得以在帝王身邊服務,然而如他自己所說,“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流俗之所輕也”。而經歷人生悲劇,“詬莫大于宮刑”。如《報任安書》所說,“今已虧形為埽除之隸,在阘茸之中”,他是在身處卑賤屈辱的社會下層的情況下,完成了《史記》的撰寫的。這當然使得他容易親近平民的生活,理解平民的心思。
《史記》并不僅僅矚目帝王將相的歷史表演,如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所說,能夠“以社會全體為史的中樞,故不失為國民的歷史”。
對一些歷史名人早年貧困生活與勞動經歷的關注,是《史記》獨自的文化個性,因此超越諸多其他史書而顯現出社會史觀察的獨特眼力。
如劉盈兄妹幼時隨呂后參與田間勞作的故事,見于《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亭長時,常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所謂“兩子”,就是劉邦帝業(yè)后來的繼承人漢惠帝劉盈和嫁給張敖、成為趙國王后的魯元公主?!稘h書·高帝紀上》只說“呂后及兩子居田”,缺寫了“耨”的勞作細節(jié)。也許班固認為“耨”作為具體田間勞動形式并不重要,然而司馬遷因為這一個字的使用,就表現出歷史見識的高超?!墩摵狻す窍唷窂摹稘h書》說?!锻ㄖ尽肪砦迳稀肚皾h紀·高祖》則認同《史記》的筆法。
漢文帝竇皇后的弟弟竇少君幼年被拐賣從事苦役的故事,見于《史記·外戚列傳》。竇少君“年四五歲時,為人所略賣,傳十余家”,從事“入山作炭”勞作,曾經遭遇地質災害,經歷生死劫難,“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后來得與竇后相認,隨后方躋身豪貴集團。
又如《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記載,大將軍衛(wèi)青私生子出身,“少時歸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為兄弟數”。這位為漢帝國擴張創(chuàng)立顯赫軍功的名將,“少時”曾“牧羊”,經歷過屈辱生活?!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酚浭?,漢武帝時名相公孫弘早年“家貧,牧豕海上”。據《史記·平準書》,卜式在得到漢武帝信用之前,“以田畜為事”。他后來回顧人生初年經歷,自稱“少牧”……司馬遷對這些故事密切關心,認真寫述,是有史家的深意的。我們由此也可以體會他以經歷“耕牧”勞動生活為人生基點的“精神史、心靈史”。
《史記》以平民精神表現出來的文化優(yōu)勢,超越千古群史,成就了中國史學公認的經典?!妒酚洝返钠矫窬瘢w現出對歷史真實的看重,顯示了歷史判斷的公正,也表現了史家的開明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