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球君
閱讀分享:在網絡上,錦鯉已經不再是一種魚,而變成了運氣的象征。轉發(fā)錦鯉,尋求好運,成為當今一種流行的新鮮事物。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來看,轉的人愈多,中獎的概率愈少。能不能中獎,這完全靠自己的運氣。然而,運氣的本身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期待,大家轉發(fā)錦鯉,以圖個樂,減輕工作壓力,這無可原非。如果完全坐等運氣,想不勞而獲,那便是守株待兔,甚至是白日做夢。其實,任何成功,都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實干。我們與其盲目轉發(fā)錦鯉,渺茫地等待好運氣的降臨,還不如扎扎實實地去做事,用自己的實力掙來好運氣。(特約教師: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戊戌中學 陳平英)
“躺著紅”的楊超越和支付寶大獎得主“信小呆”爆紅,朋友圈的“錦鯉轉發(fā)”也多了起來。
“錦鯉”是什么?它是互聯(lián)網文化里好運的象征,人們紛紛轉發(fā)這兩個人的頭像,以求自己也和她們同樣幸運。因此互聯(lián)網公司、公眾號等用錦鯉作為噱頭,邀請網友轉發(fā)的中獎活動也多了。在此之外,也有一群特討厭轉發(fā)錦鯉行為的人,他們甚至把楊超越、錦鯉和信小呆設成微博關鍵詞屏蔽。
排斥好運是不是傻?別急,日本暢銷書《鈍感力》告訴我們,為人遲鈍點有時候能幫大忙。只要你在頭腦一熱的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為什么要轉發(fā)?這事兒就經不起琢磨。
首先,手速快、朋友圈人多,對中獎并沒有什么用。此類中獎活動以錦鯉為話題吸引人們轉發(fā),利用的是大家沾喜氣的心理。轉的人越多,人口基數越大,這樣當分母的機會就越大。多到一定程度可就無限接近于零了。所以大概率事件是:你什么也沒得到,浪費了自己的注意力,等于浪費了錢;小概率事件是:你中獎了,能買車買房,游遍世界……
既然浪費時間,我們?yōu)槭裁催€要轉發(fā)?其實是豐厚的獎品掩蓋了中獎概率很小的事實。為極小概率事件的出現花費時間和關注度,是人類思維的盲區(qū),也是互聯(lián)網公司注意力經濟的支撐點。拿自己的肉身給別人捐流量,簡直是在做公益。
有人會問,楊超越長得好看還這么幸運,我沾點光有啥不對?是的,楊超越有天賦美貌,才藝匱乏還能上選秀節(jié)目爆紅,真的并非單靠運氣,是鍥而不舍地奮斗得來的。她家境清苦,為了每月有工資才加入女團,想多掙點錢還得承受辛酸。楊超越實際上很拼,錦鯉只是人設,絕對不是“躺贏”。
創(chuàng)造錦鯉游戲的互聯(lián)網公司比錦鯉本身更有意思。他們樂此不疲地玩這個游戲,連楊超越本人都不是主角,資本才是,就像喜劇電影《西虹市首富》的情節(jié)一樣,拿10億砸一個人都能越砸越多,創(chuàng)造一個個“楊超越”“信小呆”引來流量,讓你相信真有“不勞而獲”的運氣,成本都不需要10億——幾乎是空手套白狼的事兒。
我總覺得,如果沒有楊超越的美貌和“爸爸們”的萬貫家財,還是先記得脖子上邊有顆腦袋,沒事多學本事為好。這是我們作為人類成員,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最大優(yōu)勢。一個現成的例子是,《中國好聲音》里的理工科博士宿涵一路過關斬將,被偶像周杰倫收入麾下,還唱進了鳥巢。嗓子好確實是天生的,但是能編曲和寫詞,恐怕不是娘胎里帶出來、資本砸出來的吧?
年輕人轉發(fā)錦鯉圖個樂,情有可原,但或許總有一天大家會明白:你的存在不可能依靠任何人加持。比起花時間研究中獎、爆紅,或許更需要想想,怎么才能將那些依靠努力掙來的好運和幸福,運用自己的能力,平均地分攤到我們每日的生活中。
劉振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