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大學人類學教授Dr.Huber做了一項研究,分析女人與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同住,與只有夫妻(和孩子)同住對比,是否會影響生孩子的數(shù)量?研究發(fā)現(xiàn),和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同住的女人的孩子數(shù)量,顯著少于不與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同住的女人的孩子數(shù)量。這說明和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同住,都會降低女人生孩子的欲望,更不愿意(多)生孩子。而與婆婆同住相比,與自己媽媽同住的影響更大。為什么會這樣?
1.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在沒有計劃生育的情況下,當兒媳婦/女兒到達生育年齡時,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很可能還有孩子沒有撫養(yǎng)成人。在這個情況下,如果夫妻沒有搬出去而與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同住,那么,婆婆或者自己媽媽會優(yōu)先把自己的孩子撫養(yǎng)成人,傾向于把資源和精力都給自己孩子,然后再把多余的精力、資源放到孫輩身上。
2.從生活成本的角度考慮,與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同住,很可能反映了夫妻(特別是男性一方)在社會競爭力上的不足。也就是說,夫妻很可能無法負擔自己獨自居住的費用(房子、安排老人生活、孩子教育資源等各種考慮),出于節(jié)省成本的目的,而與婆婆或者自己媽媽同住。而經(jīng)濟水平會顯著影響一個人生孩子的數(shù)量。
除此之外,影響女人少生孩子的原因還有教育水平高、生活在城市、有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