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本報記者 劉揚
一部燃爆中國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讓全民對于航天的關注度達到一個新高點。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前,來自航天界的全國政協委員在“委員通道”回答了記者提問,其中關于中國航天未來“探月”“探火”等重大計劃的最新進展引發(fā)境外媒體對中國航天的新一輪注目。
“探月”“探火”一個都不能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題為“中國計劃明年向火星發(fā)射探測器”的文章稱,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委員通道”表示,這個紅色星球是自然的下一步?!霸谶^去60年里,我們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距離世界太空大國還有很大距離。我們必須加快步伐?!彼f?!懊髂?,我們將發(fā)射火星探測器,實現火星的環(huán)繞、著陸和巡視探測?!?/p>
中國的最新火星模擬基地也引發(fā)外界關注。據CNN等多個境外媒體報道,這個火星模擬基地位于青海的一個“超干旱地區(qū)”,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我們星球上與火星表面最相似的地方之一。報道稱,新的模擬基地建設成本為2230萬美元,占地面積為53330平方米。
對于探月任務,據吳偉仁介紹,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目前狀態(tài)良好。對于著陸區(qū)地形地貌的探索任務已經完成,玉兔二號正在向著陸點西北方向前進。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許多數據,這些數據最近準備向全國和全世界開放。
吳偉仁還表示,今年底準備發(fā)射嫦娥五號,實現在月球采樣返回,中國有可能將成為美俄之后第三個完成這類任務的國家。
“胖五”、重型火箭讓中國航天飛得更高
無論探火、探月還是空間站,都離不開強有力運載火箭的托舉與支撐。被稱為“胖五”的大火箭長征五號的復飛計劃近日也爆出最新進展。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李洪介紹稱,自長征五號遙二任務飛行失利后,火箭研制隊伍通過圍繞全箭的設計方案和制造工藝深入開展再分析、再設計和再驗證工作。李洪說,目前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已整裝待發(fā),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執(zhí)行發(fā)射高軌大噸位通信衛(wèi)星的發(fā)射任務,以驗證故障歸零及改進措施的有效性。
李洪還透露,完成遙三飛行試驗后,長征五號火箭將在2019年至2020年,先后執(zhí)行多個重要發(fā)射任務,支撐我國探月三期、火星探測、空間站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的穩(wěn)步實施。
將讓中國有能力對標“土星五號”級別火箭的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的研制進展也引發(fā)外界關注。臺灣東森新聞網3日報道稱,大陸航天科技集團在全面開展重型運載重大工程實施方案論證后,已初步確定運載火箭技術方案和研制能力布局方案。如果按照計劃進行,大陸將在2030年實現重型火箭首飛。
空間站、載人登月未來可期
在外媒看來,中國航天一直是一個追趕者。CNN3日報道稱,中國1970年才將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送入軌道,此時美國已將一名航天員送上了月球,但中國一直在快速追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即將拉開序幕,今年下半年,空間站核心艙、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和首飛載荷將先后運往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進行發(fā)射場合練。后續(xù),將擇機進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文章稱,今年是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關鍵之年。目前,空間站核心艙和執(zhí)行發(fā)射任務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正在抓緊研制生產,將于年底前進行發(fā)射場合練和首飛任務準備工作;執(zhí)行空間站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也在按計劃抓緊選拔訓練,核心艙載荷正在積極開展初樣階段研制。同時,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等專項預研項目也在加緊推進,載人月球探測方案在研究論證,相關關鍵技術在進行攻關,為載人探索開發(fā)地月空間奠定基礎。
除了裝備與技術發(fā)展,具有高超專業(yè)技能的航天員團隊更是載人航天發(fā)展的重點發(fā)力點。全國政協委員、我國首位飛天航天員楊利偉4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啟動,目前正按照初選、復選、定選三步的計劃進行,目前初選已基本完成。楊利偉表示,他個人認為,今后載人登月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方向。雖然目前還沒有立項,但已經在做前期準備、關鍵技術攻關和深化論證工作。他認為,隨著這個工作推進,再有十年左右,中國人登上月球是可以期待的。
關于登月航天員的選拔標準,楊利偉認為,將會針對不同任務建立不一樣的選拔標準。對于登月任務來說,航天員不僅要完成近地空間出艙等工作,還要面對月球的重力、環(huán)境和溫度等因素挑戰(zhàn)。這些因素對航天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