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柴達木盆地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特征

        2019-03-04 02:00:54夏志遠劉占國李森明張永庶王波田明智伍勁鄒開珍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9年1期
        關鍵詞:變質巖片巖板巖

        夏志遠,劉占國,李森明,張永庶,王波,田明智,伍勁,鄒開珍

        (1. 中國石油杭州地質研究院,杭州 310023;2.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甘肅敦煌 736202)

        0 引言

        作為油氣勘探的熱點,變質巖油氣勘探開發(fā)引起了石油地質學家的高度重視[1-2],并已認識到儲集層的研究對變質巖油氣勘探開發(fā)至關重要。國外對變質巖的原巖特征[3]、構造層理[4]與淺變質作用[5]開展了研究,較少涉及變質巖儲集層及成藏。國內在渤海灣盆地遼河坳陷、東營凹陷和海拉爾盆地貝爾斷陷相繼發(fā)現以變質巖儲集層為主的油氣藏。遼河坳陷太古界變質巖潛山油藏儲集巖為混合巖、黑云母斜長片麻巖及碎裂巖,已開展了油藏形成主控因素[6]、儲集層特征[7-8]、綜合評價及裂縫表征[9]與成藏條件[10]等研究。東營凹陷潛山油藏的儲集巖主要為太古界片麻巖及變粒巖[11];貝爾斷陷布達特群副變質巖儲集層巖性主要為碎裂安山凝灰?guī)r、蝕變火山巖、不等粒變質砂巖及坍塌角礫巖[12-13]。上述變質巖儲集層以原巖為火成巖的正變質巖為主,也未見系統研究副變質巖儲集層特征、形成與分布的報道。

        近年來柴達木盆地在基巖風化殼勘探上取得了較大突破,展示了廣闊的前景。前期立足于基巖古潛山高部位,相繼發(fā)現了祁連山前馬北地區(qū)以正變質巖風化殼油藏[14];在昆侖山前昆北地區(qū)發(fā)現了花崗巖風化殼油藏[15];在阿爾金山前東坪地區(qū)發(fā)現了以花崗巖和花崗片麻巖為儲集層的風化殼大型氣藏[16],這些油氣藏的特點除分布在古潛山高部位之外,油氣藏厚度受風化殼儲集層厚度控制。近期在坪東斷層以西(以下簡稱坪西地區(qū))新發(fā)現了以副變質巖類為儲集層的氣藏,與上述基巖油氣藏相比,儲集層巖石類型具顯著差異,且其構造部位低,處于現今斜坡—凹陷區(qū),垂向具含氣層系多,累計厚度大等特點,單井產氣日均超 2×104m3??梢?,新發(fā)現的副變質巖儲集層有望實現天然氣勘探領域向盆地斜坡—凹陷區(qū)深層大面積拓展,因此其儲集層特征、形成機制和分布規(guī)律亟待開展深入研究。

        1 研究區(qū)地質背景

        圖1 研究區(qū)位置、構造區(qū)劃與地層綜合柱狀圖

        坪西地區(qū)主要位于柴達木盆地坪東斷層以西的坪西斜坡區(qū),以及東坪隆起的部分區(qū)域,是一個受南北向斷層控制的南傾古斜坡構造(見圖1)。中生代以來,阿爾金山前東段地區(qū)主要經歷了燕山運動晚期、喜馬拉雅早期、喜馬拉雅中晚期等3個構造演化階段[17],自西向東形成了坪西凹陷、坪西斜坡、東坪隆起、牛北斜坡、坪東凹陷等隆坳相間的構造格局,構造繼承性強,內部小斷層發(fā)育。坪西地區(qū)的基底主要由元古代—古生代變質巖、花崗巖組成,鋯石U-Pb定年研究表明最下部的黑云母花崗巖年齡為 406.9±4.4 Ma,形成于早泥盆世[18]。基底下部寒武系片麻巖之上局部分布奧陶系—志留系副變質巖,由鈣質片巖、結晶灰?guī)r與板巖組成,分別厚300~600 m,150~250 m,0~100 m。副變質巖之上分布殘余古土壤層或中生界上侏羅統,巖性為灰色、褐灰色粉砂巖與紫色泥巖,三角洲與湖泊相沉積,厚10~130 m。之上為新生界古近系路樂河組與下干柴溝組。路樂河組下部以厚層褐色砂礫巖與灰白色泥質膏巖為主,上部以褐色泥巖夾泥質粉砂巖為主,為沖積扇與沖積平原相沉積,厚1 000~1 500 m。下干柴溝組下部以灰褐色含礫細砂巖、中細礫巖為主,為辮狀河相沉積;上部以褐色泥巖夾灰色粉砂巖為主,為辮狀河、辮狀三角洲與湖泊相沉積,厚1 200~1 600 m。

        2 副變質巖儲集層特征

        2.1 巖石類型

        通過巖心、薄片、掃描電鏡及全巖X光衍射等分析,明確了坪西地區(qū)發(fā)育 3類副變質巖儲集層。第 1類為志留系板巖,具板理,顏色為灰色、灰綠色;具變余結構,殘余石英與長石,且定向排列(見圖2)。礦物成分以黏土與石英為主,二者之和超過 60%;方解石占5%~16%;長石占2%~3%,以鈉長石為主;其余為少量輝石(主要來源于原巖)、硬石膏、重晶石、黃鐵礦(見表1)。第2類為奧陶系結晶灰?guī)r,變質程度低、保留部分原巖特征,是坪西地區(qū)基底主要的巖石類型,具塊狀結構,顏色為灰色、灰白色和綠灰色;結晶方解石含量高,普遍定向分布(見圖2)。礦物成分以方解石為主,占比為 45%~60%,白云石含量較低;石英與黏土礦物各占 10%~25%;其余為少量的鈉長石、菱鐵礦、重晶石和硬石膏(見表1)。第3類為奧陶系的含云母、石英的鈣質片巖,片理發(fā)育,顏色以黑灰色和灰白色為主;可見方解石、絹云母定向分布;黑云母與方解石片理極其發(fā)育(見圖2)。礦物成分以方解石與黏土為主,兩者之和占42%~72%;其次為石英,占比為20%~40%;長石占比為0.5%~12.0%,以鈉長石為主;其余為少量的方沸石、重晶石、硬石膏(見表1)。綜上所述,坪西地區(qū)3類副變質巖儲集層可區(qū)分度高,板巖常見板理,鈣質片巖片理十分發(fā)育,結晶灰?guī)r因可塑性較強的結晶方解石含量高,宏觀層理構造欠發(fā)育。副變質巖內的粒狀、片狀礦物排列分布與變質程度對應關系較好,鈣質片巖變質程度最高,礦物定向性最好,結晶灰?guī)r次之,板巖相對偏差。

        圖2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巖石類型特征

        表1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全巖X光衍射分析礦物含量表

        2.2 原巖類型

        變質巖的巖石礦物成分與組合特征分析可以恢復其原巖類型,板巖、片巖、片麻巖、石英巖、大理巖等變質巖類原巖多為沉積巖[19-20]。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巖石類型主要為板巖、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其原巖類型為奧陶系—志留系沉積巖。全巖X光衍射分析表明板巖的主礦物組合為石英與黏土(富鋁系列)(見表1),薄片可見殘余的石英與長石(見圖2b),因此板巖的原巖以泥巖、含粉砂泥巖、粉砂巖或細砂巖為主。結晶灰?guī)r主礦物為方解石(富鈣系列),次為石英與黏土(見表1),表明其原巖主要為粉屑灰?guī)r、含粉砂泥晶灰?guī)r與泥質灰?guī)r。鈣質片巖主礦物組合為黏土、方解石與石英,三者含量較為接近(見表1),薄片可見方解石與絹云母(見圖2h),表明其原巖主要為灰質粉砂巖、灰質泥巖與泥質灰?guī)r、粉屑灰?guī)r。副變質巖周圍的花崗巖形成于早泥盆世,是熔巖冷卻的產物,因此其原巖的形成時代應在更早之前的奧陶紀—志留紀。原巖的巖石類型以碳酸鹽巖為主,同時也有碎屑巖與黏土巖,表明其形成于奧陶紀—志留紀的海相沉積環(huán)境。

        2.3 儲集空間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儲集空間類型復雜多樣,根據其形狀、基本特征與形成機制可分為3大類6亞類。第1大類為裂縫,可分3個亞類,第1亞類為構造縫,可細分為高角度縫、低角度縫和多角度縫。高角度縫在 3類副變質巖中均可發(fā)育,角度一般大于60°,為擠壓剪切作用所致。裂縫形狀規(guī)則,縫壁平直,切割力強,規(guī)模大,承載能力強,且不易閉合(見圖3a)。高角度縫改善了巖層的儲集性能,是最有效的儲集空間。低角度縫受走滑擠壓應力作用而形成,角度小于20°或近平行,形狀規(guī)則、平直,組系較為分明,常見于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與高角度縫相交(見圖2h、圖3b)。多角度縫與構造擠壓有關,在應力集中釋放區(qū)最為發(fā)育,一般呈網格、角礫狀,組系雜亂,交叉切割,裂縫開度、延長度不一,在板巖及鈣質片巖中最為發(fā)育(見圖3c)。第2亞類為溶蝕縫,一般呈彎曲、蛇曲、港灣狀,延伸性好,沿裂縫溶蝕擴大,發(fā)育程度受風化淋濾強度控制,在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中較發(fā)育(見圖3d)。第3亞類是風化縫,為巖石沿片理面物理風化破碎而形成的解理縫(片理縫),呈線狀、漏斗狀,在鈣質片巖中最發(fā)育,其次是板巖(見圖3e)。第2大類為溶蝕孔隙,可分2個亞類,第1亞類為孔徑小于2 mm的溶孔,3類副變質巖沿裂縫均可發(fā)育,孔隙數量多,形狀不規(guī)則(見圖3f)。第2亞類孔徑大于2 mm的溶洞,常見于鈣質片巖,可沿裂縫或孤立發(fā)育,數量較少(見圖3g)。溶洞與溶孔的發(fā)育受風化淋濾作用控制,風化產物主要是黏土,鈣元素易于隨水流失。第 3大類為納米級晶間孔,呈棱角狀,孔徑微小,掃描電鏡下可見,結晶灰?guī)r中局部發(fā)育。由于結晶灰?guī)r的原巖以泥粉晶級巖石為主,方解石顆粒偏小,因而形成的晶間孔也偏小(見圖3h)。

        2.4 物性及孔喉特征

        2.4.1 物性特征

        對巖心樣品采用核磁共振法孔滲測試分析表明,板巖的物性相對最好,孔隙度為5.0%~6.3%,平均為5.5%;計算滲透率為(0.2~1.4)×10-3μm2,平均為0.8×10-3μm2。結晶灰?guī)r次之,孔隙度為2.6%~7.2%,平均為4.4%;計算滲透率為(0.01~1.06)×10-3μm2,平均為0.3×10-3μm2。鈣質片巖孔隙度較差,如Dp172井奧陶系鈣質片巖的孔隙度為1.4%~6.2%,平均為3.5%;計算滲透率為(0.01~0.10)×10-3μm2,平均為 0.06×10-3μm2(見表2)。按照石油行業(yè)火山巖儲集層劃分標準[21],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屬于Ⅳ類儲集層,儲集層類型為特低孔特低滲型。裂縫是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重要的儲集空間,但實測巖心樣品只能反映儲集層局部物性,很難反映裂縫對儲集層整體物性的影響,因此副變質巖儲集層的整體物性會由于裂縫的存在而得到顯著改善。

        圖3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空間類型圖版

        表2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孔滲特征數據表

        圖4 坪西地區(qū)3類副變質巖儲集層孔隙特征圖

        2.4.2 孔喉特征

        巖心樣品微米CT分析表明,3類副變質巖儲集層的孔隙和喉道均較為發(fā)育,但在數量、體積與半徑上存在較大差異。裂縫不發(fā)育的板巖,其孔喉的數量少,體積小,半徑也偏小,以微孔為主,均勻分布(見圖4a);裂縫發(fā)育的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孔喉沿裂縫集中發(fā)育,其數量、體積與半徑均高于板巖(見圖4b、圖4c)??梢?,裂縫的發(fā)育程度對后兩類副變質巖儲集層孔喉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裂縫的類型對孔喉的形成也有顯著影響。構造縫開啟度大,貫通性好,形成的孔隙數量多且半徑大;片理縫開啟度小,所形成的孔隙數量多,連通體積大,但孔隙半徑偏小(見圖4b、圖4c)。

        3 變質巖儲集層的形成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的形成作用主要有副變質、風化、構造碎裂、溶蝕等4種。

        3.1 副變質作用

        前人對副變質作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變質特征種類與變質相類型[20],未涉及副變質作用對儲集層的影響。副變質作用在坪西地區(qū)不僅形成了板巖、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 3種類型的副變質巖儲集層,同時變質程度的高低對鈣質片巖與結晶灰?guī)r儲集層的儲集性能也有重大影響。鈣質片巖整體變質程度高,片狀、柱狀礦物發(fā)育,巖石成層性好(見圖2g—圖2i),有利于風化形成解理縫從而擴大儲集空間(見圖3e);變質程度高的結晶灰?guī)r,方解石定向排列,利于沿層形成溶蝕孔(見圖5a);變質程度低的結晶灰?guī)r,可保留較多的原巖特征,發(fā)育晶間孔(見圖3h)。變質作用對鈣質片巖的儲集性能影響較大,其作用程度與儲集層物性正相關,如Dp17井、Dp172井的鈣質片巖的巖心實測孔隙度隨埋深的增加有增大的趨勢(見圖6)。此外,結晶灰?guī)r的埋深比鈣質片巖淺,原巖基質孔隙也好于鈣質片巖,但Dp172井、Dp174井結晶灰?guī)r的測井計算孔隙度峰線基值卻整體小于鈣質片巖(見圖7),這也說明變質程度與儲集層物性呈一定的正相關性,變質程度高,儲集層物性好。因此,變質作用對埋深較深的鈣質片巖起建設性作用,深層也可發(fā)育副變質巖儲集層。

        圖5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作用形成巖石照片

        圖6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孔隙度與深度關系圖

        3.2 風化作用

        巖石的風化作用主要受古氣候、構造運動及古地貌等因素影響,其中構造運動控制其持續(xù)時間;古地貌影響其作用強度。受多期的基底抬升影響,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在古近系沉積之前長期出露地表,受到了長達數千萬年的風化,具有時間長、強度大、深度大的特點。副變質巖的風化作用類型有物理和化學2種,物理風化作用強度與巖石類型及溫差相關,持續(xù)時間長,在副變質巖中產生了大量的解理與破碎縫,巖石沿解理面碎裂或雜亂破碎,方向性差(見圖5b),取心收獲率偏低,統計結果顯示,Dp17井取心收獲率低于50%;化學風化作用受季節(jié)性大氣降水影響,沿裂縫斷續(xù)進行,在巖石內風化淋濾形成溶蝕孔隙。物理與化學風化作用的強度常隨巖石埋藏的深度增加而逐漸減弱,地勢的高低變化會導致風化強度的差異[21-22]。地表層拉平剖面顯示紅南和坪北斷層之間(Dp5井—Dp8井區(qū))古近系路樂河組厚度明顯變厚,路樂河組之下殘留部分侏羅系,基底的同向軸反射特征也與兩邊存在明顯差異(見圖8)?;诘卣鸾忉尫治觯懦貙觾A角、壓實量與剝蝕量等因素影響,恢復了東坪地區(qū)古近系沉積前古地貌。古地貌圖也顯示其地勢呈北高南低格局,北部為古凸起區(qū),東南部為古斜坡區(qū),西南部坪西地區(qū)處于古凹陷區(qū),地勢偏低(見圖9)??傮w而言,西南部坪西地區(qū)特殊的古凹陷地貌既有利于副變質巖儲集層的保存,也有利于其長期接受風化。

        圖7 坪西地區(qū)奧陶系副變質巖儲集層測井計算孔隙度

        風化作用對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中的板巖與結晶灰?guī)r影響較大,其作用強度與儲集層物性具一定的正相關性。埋深變深,風化作用強度變小,儲集層物性變差,如 Dp17井結晶灰?guī)r(見圖6a)與 Dp172井板巖巖心實測孔隙度(見圖6b)隨深度增加而變差。Dp172井板巖與Dp17井結晶灰?guī)r的測井計算孔隙度峰值基線也呈現同樣的規(guī)律(見圖7)。

        3.3 構造碎裂作用

        圖8 過Dp7井—Dp5井—Dp8井—Dp1井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見圖1)

        構造碎裂作用在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中形成構造縫,發(fā)育2個期次。第1期構造碎裂作用發(fā)生在白堊紀,主要形成低角度裂縫,第 2期發(fā)生在新近紀,產生了高角度縫及微細多角度縫。裂縫的發(fā)育期次對儲集層形成影響重大,巖心和掃描電鏡分析表明,第1期形成的低角度縫大多被充填,較少成為儲集空間;第 2期構造碎裂作用形成的高角度與多角度縫可成為有效的儲集空間(見圖3c、圖4b)。第 2期構造碎裂作用的程度和范圍大于第 1期,形成的裂縫一般切割或斜交巖石層面并產生明顯的錯動或位移(見圖5c)。構造縫的發(fā)育程度與巖石類型相關,鈣質片巖易形成數量較多的高角度縫(見圖5c),板巖與結晶灰?guī)r中構造碎裂縫發(fā)育的數量相對偏少(見圖2a、圖3a)。

        圖9 東坪地區(qū)古近系路樂河組地層恢復厚度圖

        3.4 溶蝕作用

        溶蝕作用是基質孔隙形成的主因。副變質巖中的不穩(wěn)定礦物含量高,如板巖中的暗色礦物及鋁硅酸鹽類、結晶灰?guī)r中的方解石、鈣質片巖中的暗色礦物及方解石均是易溶礦物,可受大氣淡水淋濾溶蝕而形成孔隙。溶孔的發(fā)育程度受控于裂縫性質和數量,構造縫與風化解理縫為溶解的礦物元素提供遷移通道。溶蝕作用主要產生了2類儲集空間,第1類為溶蝕縫,即沿構造或解理縫溶蝕擴大而增加儲集空間(見圖3d);第2類是大小不一的溶孔、小溶洞(見圖3f、圖3g)及溶蝕微孔(見圖5d),一般在裂縫附近發(fā)育,形成良好的孔洞縫儲集系統(見圖4b、圖4c)。

        3.5 儲集層形成階段

        基于原巖儲集層類型、巖漿侵入時期、構造運動與基底抬升等因素建立了坪西地區(qū) 5個階段的儲集層形成模式。第 1階段為原巖形成階段,寒武系花崗巖基底之上沉積了奧陶系泥晶灰?guī)r與泥巖互層、泥晶灰?guī)r、志留系泥巖夾砂巖3個巖性段,孔隙類型以原生孔為主。第2階段為早泥盆世副變質巖形成階段,此時熔巖開始活動并沿著構造擠壓形成的坪西斷層整體向上侵入,將寒武系花崗巖變質成片麻巖;奧陶系海相沉積巖變質成鈣質片巖、結晶灰?guī)r;志留系碎屑巖變質成板巖,形成了3類儲集層,其層理發(fā)育程度與成層性向上變少或變差。坪西斷層斷距大,下盤地層保存完整;上盤志留系與奧陶系上部地層被剝蝕。第 3階段為風化剝蝕階段,石炭紀至三疊紀,盆地基底的抬升致使副變質巖長期受到風化剝蝕和溶蝕,極大改善了板巖和結晶灰?guī)r儲集層的儲集性能。斷層下盤的板巖大部分被剝蝕,局部殘余,中上部沿風化縫形成了大量溶孔;上盤發(fā)育奧陶系下部地層與寒武系。第 4階段為低角度縫形成階段,白堊紀中期構造碎裂作用是主因,形成了大量的低角度縫。風化和溶蝕作用產生的風化縫、溶孔與低角度縫在晚期部分被充填,損失了較多的儲集空間。斷層下盤板巖分布范圍變小,板巖之上覆蓋了侏羅系;斷層上盤奧陶系被剝蝕,殘余侏羅系及寒武系。第 5階段是高角度縫形成階段,新近紀早期的構造剪切擠壓作用形成了大量高角度與微細多角度縫,同時溶蝕作用也產生了大量溶孔。斷層下盤的結晶灰?guī)r與板巖之上覆蓋了侏羅系與古近系,上盤侏羅系被剝蝕,花崗巖或片麻巖之上覆蓋古近系。

        4 儲集層分布

        4.1 縱向分布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自上而下發(fā)育了 3個巖性段,上覆10~30 m厚的穩(wěn)定古土壤層之下依次為板巖、結晶灰?guī)r和鈣質片巖。第 1段巖性主要為厚層結晶灰?guī)r夾薄層鈣質片巖,局部分布板巖,主要位于中上奧陶統。結晶灰?guī)r厚50~210 m,鈣質片巖厚5~20 m,板巖厚約80 m,向兩側快速尖滅。第2段巖性為鈣質片巖夾結晶灰?guī)r,主要位于中奧陶統。鈣質片巖厚 50~140 m,結晶灰?guī)r厚40~70 m。第3段巖性以鈣質片巖為主,厚度大于100 m(見圖10),主要位于下奧陶統。從探井的全烴曲線縱向高值分布來看,第 1巖性段顯示最頻繁,明顯好于第 2巖性段,但二者橫向可連通性差(見圖10),表明儲集層縱向非均質性較強,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首先,副變質巖原巖類型多,既包括碎屑巖與黏土巖,也包括碳酸鹽巖,縱向巖相變化快,因此形成的副變質巖類型多,縱向巖相變化快;其次,副變質巖儲集層自上而下變質程度增加,風化強度變弱;最后,裂縫類型的不同與發(fā)育程度的差異也會對副變質巖儲集層的非均質性產生較大影響。第1巖性段位于基底上部,埋深相對淺,受風化作用影響最大,風化淋慮作用的改造使得儲層物性整體好于第2巖性段,因而第 1巖性段應是當前勘探最主要的目的層系,這一認識也得到勘探的證實,Dp17井4 338~4 351 m(第 1巖性段)試氣獲得工業(yè)氣流,日產氣5.1×104m3。第3巖性段以Dp171井、174井為代表,在深部有好的全烴集中顯示,表明深部仍可發(fā)育副變質巖儲集層,這是因為第 3巖性段埋深相對最深,受變質作用影響最大,變質程度最高,變質作用形成的層理構造對儲集層起建設性作用。因此,副變質巖儲集層勘探可不受埋深制約,深部也可發(fā)育較好的儲集層,第3巖性段也是下步勘探的重要目的層系。Dp171井4 778~4 788 m(第3巖性段)試氣也獲得工業(yè)氣流,日產氣4.9×104m3。

        圖10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巖相縱向分布特征(剖面位置見圖1)

        圖11 坪西地區(qū)基底頂部均方根振幅屬性圖

        4.2 平面分布

        古地貌控制了副變質巖的平面分布,古凸起區(qū)地勢高,副變質巖多被剝蝕,古凹陷與斜坡區(qū)地勢較低,保存了副變質巖(見圖7)。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具有不同的均方根振幅屬性響應,測井解釋及地震資料綜合分析表明 Dp172頂部板巖呈中弱振幅屬性;Dp17井頂部結晶灰?guī)r呈中強振幅屬性;鈣質片巖呈強振幅屬性(見圖10、圖11)。紅南斷層與坪西斷層之間均方根振幅屬性整體較強,之外整體偏弱?;诰礁矫嬲穹鶎傩?,通過巖心及測/錄井資料綜合標定,分析了坪西地區(qū) 3副變質巖平面分布特征。副變質巖主要分布于紅南和坪西兩個斷層之間,板巖在 Dp172井、Dp8井區(qū)局部分布;板巖外圍分布大面積的結晶灰?guī)r,覆蓋Dp8井與Dp17井區(qū);鈣質片巖分布于Dp173井、Dp8井以東、Dp17井以西。平面上,板巖分布面積較小,鈣質片巖分布面積較廣,結晶灰?guī)r分布面積最廣(見圖12)。鈣質片巖和結晶灰?guī)r也是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主要的儲集層類型,目前已在Dp17井區(qū)的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中獲得工業(yè)氣流。因此下步副變質巖勘探的平面有利區(qū)為 Dp173井東側與 Dp17井西南部鈣質片巖與結晶灰?guī)r發(fā)育區(qū)。

        圖12 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巖相平面分布圖

        5 結論

        柴達木盆地坪西地區(qū)副變質巖儲集層巖石類型主要為板巖、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原巖為奧陶系—志留系的的海相沉積巖,發(fā)育3大類6亞類儲集空間類型,第 1類為裂縫,包括構造縫、溶蝕縫與風化解理縫;第2類為溶蝕孔隙,包括溶孔和溶洞;第3類為納米級晶間孔隙。副變質巖為特低孔特低滲型儲集層,裂縫的發(fā)育程度與類型控制了副變質巖儲集層的孔喉分布,裂縫周緣孔喉發(fā)育,構造縫比片理縫更易形成大孔喉半徑儲集層。

        變質、風化、構造碎裂、溶蝕等 4種作用是副變質巖儲集層形成的關鍵。鈣質片巖變質作用程度與儲層物性正相關,板巖、結晶灰?guī)r風化強度越大,儲集層物性越好;構造碎裂作用發(fā)育 2個期次,形成了多類構造縫;溶蝕作用產生了溶蝕縫與溶孔,是基質孔隙增加的主因。副變質巖儲集層的形成經歷了原巖、副變質巖、風化剝蝕、低角度縫與高角度縫形成等 5個主要階段。

        副變質巖儲集層縱向分布受巖石類型、風化強度與變質程度影響,非均質性強,自上而下發(fā)育 3個巖性段,第1與第3巖性段是下步勘探的主要目的層系;副變質巖平面夾于紅南與坪西兩個斷層之間的古凹陷區(qū),結晶灰?guī)r與鈣質片巖分布范圍較廣,Dp173以東與 Dp17西南部鈣質片巖與結晶灰?guī)r發(fā)育區(qū)是下步有利的勘探區(qū)帶。

        猜你喜歡
        變質巖片巖板巖
        道路邊坡片巖耐崩解特性室內試驗研究
        四川水泥(2022年7期)2022-07-28 06:44:38
        反傾邊坡風化作用數值模擬研究
        砂質板巖地層下小斷面盾構刀盤結構設計方法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質板巖引水隧洞支護結構優(yōu)化研究
        基于連續(xù)-非連續(xù)單元方法的炭質板巖隧道圍巖穩(wěn)定分析
        渤海灣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變質巖凝析氣田
        礦產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石英片巖路基填料適用性分析
        安徽建筑(2018年3期)2018-07-20 03:38:38
        巴彥烏拉山老變質巖系中的構造片巖特征及其形成機制
        乍得Bongor盆地基底變質巖巖石及地化特征
        錄井工程(2017年1期)2017-07-31 17:44:42
        干燥和飽水炭質板巖流變力學特性與模型研究
        国产成人丝袜网站在线看|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尤物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中文字幕偷拍亚洲九色|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 亚洲 国产 韩国 欧美 在线 |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三年的高清电影免费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吃奶在线观看| 青青草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婷婷99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字幕|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理人伦国色天香一区二区| 天堂a版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模无码视频专区一区|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av影院|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日韩av高清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极品| 风韵多水的老熟妇| 日本午夜国产精彩| 国产另类av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午夜伦理片| 久久韩国漫画无删减漫画歪歪漫画 | 精品国内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538任你爽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av高潮呻吟|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