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10 月起,我參與了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攝影俱樂部“海上非遺”攝影項目活動。在郭金榮老師的指導(dǎo)下,承擔了上海市級非遺項目“風箏制作技藝”的拍攝任務(wù)。
說起風箏,腦海中即刻會浮現(xiàn)出兒時與玩伴們一起劈竹制作、扯線放飛的情景。帶著這些兒時的記憶,我投入了歷時八個多月的風箏項目拍攝工作,對僅有的兩次風箏放飛的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次風箏放飛是2017 年11 月18 日,那時風箏項目拍攝方案正在策劃。清晨,我們隨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毛雪官父子及風箏放飛團隊一行前往青浦商塌,我第一次領(lǐng)略了非同尋常的風箏放飛。那天風非常大,毛氏父子根據(jù)風向風力情況,有序部署著風箏放飛前的工作。接著,各式各樣的風箏陸續(xù)放飛,尤其是碩大的風箏升空時,立刻迎來一陣陣叫好的聲浪,讓人驚嘆不已。這次風箏放飛體驗完全打破了我兒時記憶里風箏放飛的感覺。
第二次風箏放飛是2018 年5 月18 日。上午,我們來到奉賢海灣的一處漁港,藍天白云,和風拂面,真是一個拍攝風箏放飛的好時光。整個拍攝過程非常盡興,我一會兒爬高俯拍,一會兒臥地仰攝,就怕遺漏了對攝影作品有價值、有意義的瞬間。盡管腰酸背痛,汗流浹背,但比起非遺項目傳承人毛雪官父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工匠精神,我這些付出就算不得什么了。
上海市級非遺項目“風箏制作技藝”的拍攝任務(wù)已告一段落,但拍攝過程中的一幕幕場景還歷歷在目,這是一段令人難忘的人生經(jīng)歷和藝術(shù)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