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泰
18世紀60年代以前,馬車是獨當一面的交通工具。隨著蒸汽機的發(fā)明,人們就想把它裝在馬車上,以機器為動力來提高速度和載運量。1769年,法國人居尼奧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人稱“居尼奧蒸汽汽車”。這種汽車實際上就是在原來馬車駕馬的位置裝上一個車輪,并在車輪上裝蒸汽機,帶動車輪轉動。汽車行駛時,冒著黑煙,吐著白氣,但跑得比馬車快。后來,英、德、俄等國對它進行改進,制成更為完善的各種蒸汽汽車。
蒸汽汽車行駛速度雖比馬車快,但還不夠,而且又笨重并且污染環(huán)境,有人就想對它進行改進,研制更先進的汽車。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發(fā)明了內燃機汽車。這輛汽車顯然是對蒸汽汽車改進而成的,其外形和蒸汽汽車一樣像個三輪車,前面單獨車輪用來轉向,汽油發(fā)動機裝在兩個后輪之間的軸上。它跑得比蒸汽汽車快,不冒黑煙和喘粗氣,操作也較方便,在當時很受人們的青睞。
美國機械師亨利·福特被人們稱為“汽車大王”。他為了提高汽車的生產效率,將屠宰場流水作業(yè)的原理應用到汽車組裝上。經過精心設計和多次試驗,于1913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條汽車生產流水線。在這條組裝線上,需要組裝的汽車零部件沿著傳送帶送到操作工人面前,每位工人只進行一種操作,就像流水一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條生產線的建成,為汽車現(xiàn)代化生產開創(chuàng)了新路,直到現(xiàn)在還在應用著。
19世紀70年代,內燃機汽車尚未正式問世,萌芽中的燃油汽車和冒黑煙的蒸汽汽車成為主要使用的車輛。它們不僅行駛速度比馬車快不了多少,而且污染環(huán)境。鑒于此,加之當時性能先進的鉛蓄電池大量生產,于是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在1873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輛可供實用的電動車,并在7年后應用了可以充放電的二次電池。由于電動汽車速度快,操作簡便,不產生廢氣和黑煙,它便逐步取代了蒸汽汽車和燃油汽車,成為當時人們出行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
我國汽車的產銷量增長非??欤焊母镩_放伊始的1978年,汽車年產量不足15萬輛,1992年達到年產量100萬輛,2009年這一數(shù)值高達1000萬輛,2017年為3000萬輛,2018年上半年產銷均為1400多萬輛。更引人注目的是,自2009年起至今,我國已連續(xù)9年成為全球汽車新車生產和銷售量最多的國家,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