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算起來,王麗君和武良安相識近50年了。第一次見到王麗君的震撼,武良安還歷歷在目:“那天修房子,要甩泥。滿滿一鍬泥,‘嘩地一下甩到房頂上,不光費勁,還挺有技術含量,很多大老爺們都干不好。我一看,嚯!一個姑娘在那兒干呢,甩得還不錯!我一下子就記住她了!那年她18歲,在廠里當話務員,做事風風火火的,年年都被評為先進,就是人們說的那種‘鐵姑娘!”
當時兩人都是鐵路職工。王麗君生在北京,母親是美術老師,她耳濡目染,培養(yǎng)了良好的藝術感覺。不管在哪里,她都是文藝骨干,黑板報、墻報,寫寫畫畫的事,她一個人就能包圓。
幾年后,一次列車上的巧遇,給兩個年輕人創(chuàng)造了近距離溝通的機會,日久生情,1978年,兩人結婚了。他們在北京照相館照了張兩寸的黑白結婚照,連顏色都舍不得上。后來武良安咬咬牙拿出全部積蓄,買了一件漂亮的呢子大衣送給王麗君。王麗君喜歡極了,直到現(xiàn)在還珍重地收著?;楹?,他們在合肥安了家。
時光流轉,20世紀90年代,改革的春潮滾滾而來,包括鐵路部門在內的一些企業(yè)一度陷入低谷,開始大批裁員,體弱多病的王麗君便申請了病退。那一年,她還不到40歲。
工資收入少了,可是還要生活?。∮谑?,王麗君撿起小時候的愛好,一把剪刀、一疊彩紙,到合肥四牌樓、大東門擺地攤賣剪紙。本來她只是想聊補生計,不料大受歡迎,常常有許多人圍著她,一邊欣賞剪紙,一邊好奇地問東問西。這讓王麗君深受鼓舞,也產生了危機感:我不能再吃兒時那點文藝底子了,得認認真真去學習傳統(tǒng)文化藝術知識,不然連圍觀者的問題都回答不出,豈不丟人?
可剪紙是個很傷眼睛的活,由于常熬夜,王麗君的眼睛有時會紅腫充血、視線模糊。深諳妻子潛力的武良安果斷給出建議:放棄剪紙,改學國畫。
經過慎重考量,王麗君選擇師從中國書畫研究院教授徐湛,因為“徐老師的風格和畫法我特別喜歡”。
之后,王麗君專攻小寫意花鳥,她邊臨摹邊嘗試創(chuàng)作,并買來大量畫冊、繪畫理論書,反復觀摩、鉆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安徽省書畫界獨樹一幟,并獲得很多國家級獎項。她擅長畫鯉魚、公雞、荷花、牡丹等,其畫作氣韻生動、色彩明麗,洋溢著一股鮮活的生命氣息。
王麗君的鯉魚在圈內很出名,魚唇只需一筆,卻有深淺五種變化,唇線飽滿,近乎透明;而魚眼睛是擬人化的,眼珠子又大又亮,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那些魚好像都在安閑地和你對視。
魚眼睛,王麗君總是放在最后處理的,猶如張僧繇之“畫龍點睛”。她挑最黑最好的墨,蘸得飽滿,在硯臺上輕輕一掭,懸肘,凝神,目隨筆動,筆隨心移,一頓,一旋,恰到好處地留出“高光”亮點,再細細描圈邊——那魚,一下子就“活”了 !
這一招,王麗君是一次在山東觀摩一副西畫時得到的啟發(fā)?!爱嬛腥说难劬Σ还軓哪膫€角度看都是盯著你的,我覺得很奇妙,回來后我就把這技法用在魚眼睛上了。”她說。
“再有,畫大公雞時,王老師用筆簡練概括、豪放灑脫,以水墨變化來描繪公雞的形神,用寫意的手法畫出了工筆一樣的效果。其繪畫語言既延續(xù)了中國畫特有的審美品格,又有現(xiàn)代人所追求的藝術活力與新意?!笨洫勂鹌拮觼?,武良安一向不遺余力。不過,他的話并非空穴來風,在工會工作多年的他經常接觸文藝,酷愛鑒賞書畫,練就了超凡的眼力。妻子的畫,他是第一個全心全意的欣賞者和毫不留情的批評者。
王麗君每完成一幅畫作,總會溫柔地喊武良安:“來,看看還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這兒好像空了點,如果加一根樹枝你覺得怎么樣?”她信任他的眼光,對他的建議和批評幾乎照單全收。在她看來,一個優(yōu)秀的批評者對她的畫技提升,作用并不亞于名師指點和鉆研書本知識。這,是一種隨時隨地的學習。
王麗君是個內心特別堅定的人,外界的紛擾很少能影響她。她經常參加展覽、義賣、教學活動等,很多時候需要現(xiàn)場潑墨揮毫。在紛亂的光線、嘈雜的人聲里,她卻儼然“入定”,筆走龍蛇,手送歸云,絲絲入扣,一個墨點兒也不濺。也因此,她認定了的事兒,不管有多困難,她都會努力做好。
當“紅絲草書畫社”負責人胡文傳來找王麗君,希望她能到未成年人戒毒所(以下簡稱未戒所)做志愿者,去教那些接受戒毒教育的青少年時,王麗君一口答應了。
然而,武良安第一次陪王麗君去未戒所,就想打退堂鼓?!笆謾C要寄存,身份證要登記,三四道門,得由干警領著,一道道按指紋開鎖……教室里到處都是攝像頭,干警就在邊上坐著,一言一行都在監(jiān)控之下——怕!真怕!你能理解這種感覺嗎?缺少隱私,氣氛森嚴。我說咱來兩次就算有交代了,差不多得了。麗君說不行,答應人家的事要做到?!?/p>
王麗君說:“剛開始我也怕,但漸漸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也挺可愛,都才十幾歲,戒毒后看上去跟其他孩子沒兩樣,他們的父母也盼著他們學好?。∥蚁ML畫能幫助他們靜下心來,精神有所寄托?!?/p>
戒毒所位置比較偏遠,夫妻倆要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來上課,每次授課兩小時。3年多了,不管刮風下雨,王麗君從沒落下一堂課。從零基礎,到能畫得像模像樣;從面目漠然到主動幫王老師打水、擺好筆墨……畫畫漸漸成為這些孩子表達內心的一個重要方式。王麗君用她的愛與藝術,在這些“被惡魔親過”的孩子心里,種下了一縷暖暖的春風。
王麗君和武良安似乎總有滔滔不絕的話題。有人問王麗君:“我們兩口子在家都是大眼瞪小眼,頂多問問‘你要不要洗澡‘今天吃什么飯。你們倆天天一起出門,形影不離,怎么還有那么多話好講?”王麗君笑瞇瞇地回答:“我們就是喜歡和對方講話啊,有共同的愛好和追求,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p>
別看現(xiàn)在老兩口出入成雙,武良安還戲稱自己是王麗君的“秘書、保鏢、經紀人”,其實有一段時間,老兩口是各自“單飛”的。
退休后,熱心腸的武良安想為社會做點服務,就去安徽博物院做了志愿者,王麗君則經常參加各種和繪畫相關的社會活動。倆人不光白天各忙各的,晚上也常常見不著面,慢慢就覺得不“協(xié)調”了:倆人深愛彼此,不想分開行動。所以武良安果斷加入了妻子的“組織”, “她參加活動,我隨行服務,大家方便,彼此都放心?!?/p>
“麗君支持了我大半輩子,給了我一個幸福的家,我也應該支持她對書畫藝術的追求,為她做點什么了!”武良安動情地說,“我愿意站在她背后,她飛著,我捧著!”
這一把猝不及防的“狗糧”??!嗯,記者只想說,這樣的“狗糧”,我不介意多吃點……
(王麗君作品,請移步封三欣賞。更多精彩,請關注“老創(chuàng)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