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照霞 張紅娟 張 壹 張博雅
胃潰瘍是臨床常見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胃鏡檢查是其主要診斷方法之一[1]。但胃鏡檢查屬于侵入性檢查手段,通常受檢患者可出現(xiàn)惡心、嘔呃、食管痙攣等消化道刺激癥狀,還可導致心率、血壓出現(xiàn)一定程度波動,加之老年患者身體機能退化,不僅耐受性相對較低,其不良情緒也較為嚴重,導致胃鏡檢查接受度較低[2]。因此,臨床需采取護理措施干預,以保障胃鏡檢查順利完成。常規(guī)護理作用較為片面,無法達到顯著護理效果。耳穴壓豆干預是一種中醫(yī)特色護理技術,通過反復按摩、加壓耳部穴位,于臟腑器官發(fā)揮作用,近年來逐漸受到臨床關注[3]。本研究選取我院108例老年胃潰瘍患者分組探討,以研究耳穴壓豆干預在其胃鏡檢查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108例老年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2組,各54例。對照組女30例,男24例;年齡60~77歲,平均年齡(67.15±6.02)歲。觀察組女29例,男25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7.69±6.84)歲。2組年齡、性別無明顯差異(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均證實為胃潰瘍患者;均采取胃鏡檢查;血常規(guī)檢查正常;患者及家屬均知情本研究,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相關免疫性疾病者;肝腎功能異常者;伴有肝硬化等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存在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者;胃潰瘍急性期者;消化道大出血者。
1.3方法2組均由同一檢查醫(yī)師進行胃鏡檢查。
1.3.1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1)叮囑胃鏡檢查前后相關注意事項。2)了解、明確患者基礎疾病,是否存在胃鏡檢查禁忌證,必要時采取心電監(jiān)測儀輔助檢查。3)采取心理疏導,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并分散注意力,創(chuàng)造輕松的檢查環(huán)境。4)給予健康教育,講解胃鏡檢查目的、優(yōu)點及檢查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感與處理方法。
1.3.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耳穴壓豆干預,患者取端坐體位,采用耳穴探測儀于兩耳部相應位置規(guī)范取穴,于穴位處選擇正規(guī)耳豆放置,選擇大小合理的貼膜貼于其外部。耳部穴位:惡心、嘔呃者,選擇交感、脾、胃等相應穴位;恐懼疼痛、心情緊張者,選擇皮質下、神門、心等相應穴位。壓豆方法:護理人員選取穴位、貼豆后,由患者自行或家屬協(xié)助柔壓耳豆,叮囑其力度要由輕漸重,直至承受限度。2~3次/d,3 min/次。于決定進行胃鏡檢查時開始,直至胃鏡檢查后2 d。
1.4觀察指標1)2組檢查前后心率、血壓變化幅度。2)插鏡耐受率、消化道刺激癥狀。3)2組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不良情緒,得分越高,則可見不良情緒越嚴重。4)護理效果滿意度,采用我院自擬《護理效果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十分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尚可:60~69分;不滿意:0~59分??倽M意度=(滿意+十分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心率、血壓變化幅度觀察組檢查前后HR、SBP、DBP變化幅度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心率、血壓變化幅度比較 (例,
2.2插鏡耐受率、消化道刺激癥狀觀察組插鏡耐受率87.04%高于對照組53.70%,惡心、嘔呃次數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插鏡耐受率、消化道刺激癥狀比較 (例,
2.3不良情緒干預前,2組SAS、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SAS、SD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2.4護理效果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效果滿意度90.74%較對照組70.37%高(P<0.05),見表4。
表3 2組患者不良情緒比較 (例,
表4 2組患者護理效果滿意度比較 (例,%)
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中,內鏡檢查屬于重要組成部分,胃鏡則屬于上消化道疾病重要檢查手段,實際操作中侵入性而致局部組織創(chuàng)傷是其主要缺點,機械刺激還可能引起腹脹、咽痛等多種不適感,加之多數受檢患者存在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檢查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穿孔、出血、心肺意外等并發(fā)癥[4,5]。因此,胃鏡檢查過程中需采取相關護理措施干預。
中醫(yī)學認為,臟腑與耳密切相關,若臟腑精氣充足,則可上濡耳竅,從而具有聽覺聰慧,反應敏捷等表現(xiàn);反之,若臟腑精氣虧虛,導致功能減退,則造成耳竅失養(yǎng),可引發(fā)耳鳴、耳聾等病癥。同時,臟腑病變可經由經絡傳導、反應,導致耳廓局部出現(xiàn)色澤變化、丘疹、隆起、結節(jié)、壓痛等陽性反應點[6]。本研究采用耳穴壓豆干預老年胃潰瘍患者胃鏡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惡心、嘔呃次數少于對照組,插鏡耐受率高于對照組,檢查前后HR、SBP、DBP變化幅度小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耳穴中神門具有鎮(zhèn)靜安神作用,可調節(jié)、抑制大腦皮質興奮功能;交感可緩解內臟平滑肌收縮,調節(jié)植物神經功能;皮質下具有止嘔降逆作用,可有效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從而減輕消化道不適癥狀,還有助于減輕機械刺激,從而穩(wěn)定心率、血壓[7]。同時,通過于耳部相應穴位采取壓豆干預,可直接作用于經絡,使其連屬作用于相應臟腑器官,有助于減輕檢查前后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耳穴壓豆干預應用于老年胃潰瘍患者胃鏡檢查過程中,可顯著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可知,耳穴壓豆干預應用于老年胃潰瘍患者胃鏡檢查過程中,可穩(wěn)定心率與血壓,減輕消化道刺激癥狀,提高插鏡耐受率,還可顯著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