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綺
風華綺麗的女孩身著紅嫁衣,牽著心上人的手,一步一步踏上紅地毯。龍鳳褂配馬面裙,盡顯玲瓏綽約;純蠶絲的紅緞面上彩鳳翩翩,吉祥華美,大氣端莊;金絲銀線的盤金繡,每個針腳都經(jīng)得起推敲。新娘在嫁衣的映襯下,美得讓人移不開視線。只屬于一個人的私人訂制嫁衣,藏著女孩鳳凰涅槃的寓意,烘托出她與心上人攜手紅塵的喜氣洋洋。穿著手繡嫁衣出嫁,悄然成為明星圈的新時尚。服裝設計師傅華芬,9年執(zhí)著做手繡嫁衣,成就了上千場婚禮。她的手繡嫁衣被搬上央視《完美婚禮》的舞臺,滿屏流光溢彩,觀眾恍然驚覺古代美人踏著光影而來,訴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故事。
1986年,傅華芬出生在泉州一個如詩如畫的小山村。山是翠綠的錦緞,良田是錦緞燦亮的鑲邊。小橋流水、野花山果是錦緞上的玲瓏珠玉。華芬的祖先在明清時期遷來定居,遺留下來回形土樓,現(xiàn)在成為國家保護的文化遺產(chǎn)。華芬住的古厝建在回形樓的旁邊,紅墻青石、黛瓦飛檐,屋瓦上雕龍繪鳳,廳堂里的石階上和古老的家具上雕刻著各種圖案。
小華芬最愛看的是祖奶奶的藍色大襟衫。祖奶奶用香油抹亮青絲,用銀簪別好。抬起胳膊扣上一個個襻扣。小華芬蹲在地上,抬著小臉,專注地看著祖奶奶扣盤扣。
祖奶奶曾是個漂亮的大家閨秀,嫁到隔壁村,成了大戶人家的太太。奶奶繡花做衣服的手藝很高。時常免費為村里的小孩做衣服。
美,在小華芬潛意識里流動。她最愛做的游戲就是在土地上畫畫。池塘里的荷花、石階上的雕花、家具金漆上的圖案、祖奶奶的大襟衫,都是她畫畫的素材。
華芬的大學生活是在北京服裝學院度過的。
學校有個開放的博物館,里面展出的服裝是從全國各地搜集的,而且是各種服裝的典型代表。有漢族的,有少數(shù)民族的;有現(xiàn)代的,有古代的。華芬來到博物館參觀,內(nèi)心深處的一根弦被撥動,發(fā)出強烈的共鳴。驚奇、艷羨之余,她產(chǎn)生了專攻中式服裝的想法。
2008年,華芬上大三,學校的專業(yè)課程基本學完,華芬產(chǎn)生了開服裝店的想法。打工期間,華芬覺得做中式服裝的人太少了,那么精致的傳統(tǒng)服裝手藝如果失傳了,多么令人痛心!她和男朋友商量:“我們開一個高定服裝店吧?”男朋友很支持。他們沒有向父母伸手要錢,而是向同學借款,籌措了十多萬元,在北京三里屯租了一間半地下的門面,“華芬中式嫁衣”。這幾乎是北京第一家專門做中式嫁衣定制的服裝店。
華芬是個拿得起畫筆、拈得起針線的人。胸中有丘壑,手中有功夫。美衣華服便會一件件在她手下誕生。
旗袍是華芬打開市場的第一款中式服裝。
她通宵研究劇中的嫁衣。嫁衣版型源于清代民間漢服襖裙,融合了滿族服飾特色。上衣立領,襖褂對襟或右衽大襟,下服馬面裙。秀禾服寬松大氣,別具鎮(zhèn)場之勢,隱透東方女性溫婉的知性美。
3個月的日夜趕工,華芬做成新娘夢中的嫁衣。寶綠嫁衣與新郎紅服交相輝映。
此后,秀禾服便成了新娘夢中嫁衣的代稱。
穿過華芬手繡嫁衣的新娘,會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給親朋好友??恐己玫目诒?,華芬中式嫁衣穩(wěn)步發(fā)展。
華芬開店一年后,不僅還清了所有的借款,還有了自己的加工廠。從最初的兩個員工發(fā)展到7個人,高峰期有十多人。
華芬設計嫁衣之前,一定要和準新娘進行溝通。通過顧客的言談舉止和進店之后的目光所及,預設顧客心中的嫁衣。華芬知道,每一個將要做新娘的女孩都有一件自己夢中的嫁衣,華芬的工作就是把女孩魂牽夢繞的嫁衣設計制作出來,讓她成為萬眾矚目的新娘。
把一件件嫁衣穿在不同女孩身上的同時,華芬也迎來了自己的婚禮。當她想為自己準備嫁衣的時候,男朋友說:“我媽媽可以為你繡嫁衣?!比A芬的男朋友是廣東潮州人,未來的婆婆是粵繡分支潮繡的傳承人,是一位老繡娘。平時,婆婆在家里打理果園,空余的時間接單,為做服裝外貿(mào)生意的商人繡龍鳳褂或者禮服。
華芬和男朋友去廣東,見到婆婆的繡品,領略了潮繡中盤金繡的特色。金線繡出來的圖案立體而又富麗堂皇,和蘇繡有很大區(qū)別。華芬很贊賞婆婆的手藝,先請婆婆繡個蓋頭。華芬覺得婆婆的手藝不錯,潮繡可以吸收到自己的服裝店。
婚期已定,華芬的婆婆開始給她繡嫁衣。華芬說:“您給我繡龍鳳褂,婚禮之后,我就把它掛在店里?!逼牌艆s說:“我給你繡的嫁衣,你要壓箱底,傳給下一代?!比A芬聽了,心里暖暖的。
華芬在服裝店里接待顧客,設計服裝。婆婆坐在潮州通透的客廳里,一針一線地為兒媳繡龍鳳褂。6個月之后,華芬穿著光彩奪目的龍鳳褂,戴著婆婆送的如意銀簪子,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儀式。
華芬的店里從此增加了一款嫁衣,潮繡龍鳳褂。龍鳳褂緣起清代滿族宮廷婚服,后漢化為民間傳統(tǒng)嫁衣,象征大戶人家明媒正娶的風光體面,尤以廣東潮州地域的繡工卓著。
華芬為中式嫁衣奔忙,不斷產(chǎn)生新的靈感,研發(fā)出新款式,目的是讓中式婚禮更具魅力。
每一個新款研發(fā)出來,都會耗時半年以上,都經(jīng)歷夙興夜寐、嘔心瀝血的煎熬。有人建議她不要這樣執(zhí)著高定服裝,可以適當做一些普通的走單較快的服裝,盈利更大。華芬卻接受不了這樣的好心,她開服裝店的初衷是挖掘和推廣中式傳統(tǒng)服裝的精髓,讓世界驚艷中國服裝文化。即使前面的路布滿荊棘,也不忘初心。
“幸??梢源┰谏砩稀笔侨A芬工作的動力,幸福要首先惠及身邊的人,是華芬的家庭善念。如今,她和丈夫身邊有父母,膝下一雙兒女,照顧好老人和孩子是華芬的心愿。原來工作起來忘了時間,現(xiàn)在每天下午6點,華芬必須下班,陪伴老人和孩子。已經(jīng)5歲的女兒,喜歡拿著紅布玩耍,喜歡對著嫁衣畫畫,每天一幅畫,宛如當年的華芬。
(摘自《新青年》)(責編 拾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