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蜀中詩人陳鼒初探"/>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詩囊曾貯天邊月,劍革猶函塞上霜
        ——晚清蜀中詩人陳鼒初探

        2019-02-21 10:36:12胡傳淮陳敏強

        胡傳淮,陳敏強

        (1.蓬溪縣政協(xié),四川 蓬溪 629100;2.山西省委黨校,太原 030006)

        陳鼒(1822—1907),字南村,出生于清代潼川府蓬溪縣玉溪鎮(zhèn)(今屬重慶市潼南區(qū))回龍壩村的一個耕讀之家。咸豐六年(1856)至咸豐十一年(1861)陳鼒從征新疆喀什倭里罕之亂,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打擊分裂勢力、抵御外敵入侵,作出了貢獻。歷任江西峽江、德化知縣,義寧州知州。性好吟詠,撰有《出塞吟》《南村詩集》等。本文對陳鼒生平、政績、詩文和交游作一初探。

        一、游幕西域

        十九世紀中葉,新疆喀什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內(nèi)外勾結(jié)的叛亂。為平定叛亂、維護祖國統(tǒng)一而建功立業(yè)的士人中,就有一位蓬溪籍人士——陳。

        陳鼒少有四方之志,赴京城為幕友,同時參加科考,以求入仕。然而,直到他34歲時,還沒有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此時,出現(xiàn)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原來,在新疆喀什地區(qū)的分裂分子和鄰近的浩罕國相互勾結(jié),攻城奪地,燒殺搶掠。咸豐六年(1856),清政府派裕瑞(裕輯庵)出任喀什噶爾辦事大臣(后授葉爾羌參贊大臣),入疆平亂。裕瑞遂邀請陳鼒入幕,同往新疆。

        一個重要的選擇擺在了陳鼒面前。一方面,雖然他數(shù)試不第,但仍然有志于科場。自陳鼒出生至此時,經(jīng)歷道光、咸豐兩朝,總共出了19個狀元,大于34歲的有10人。由此看來,士人最重要的科舉之路,對陳鼒來說,并非無望。另一方面,立功邊疆的軍旅生涯,對于自小喜文好武的陳鼒,又有著難以拒絕的吸引力,投筆從戎、建功西域的班超,是他光輝的榜樣。

        陳鼒終于決定“轉(zhuǎn)策轉(zhuǎn)蹄”,要“傭書拍案起班生”,即便不能像班超那樣封侯,也要有萬里征戰(zhàn)的壯志,乃作詩抒懷:“男兒縱少封侯略,贏得長刀萬里行”。于是,陳鼒毅然告別京師,踏上征程。其《游幕西域留別都門》云:

        京塵澒洞促年華,轉(zhuǎn)策轉(zhuǎn)蹄走渥洼。海內(nèi)論文難傲命,客中作別巳無家。五侯門第三端幕,萬里星辰八月槎。市駿臺邊揮手去,征鴻塞雁感天涯。

        一曲驪歌似渭城,青燈白酒故人情。頻年雨雪催離別,到處湖山管送迎。持節(jié)綏邊雄漢使,傭書拍案起班生。男兒縱少封侯略,贏得長刀萬里行。

        這是陳鼒要隨軍到西域而告別京城時寫的。抒寫與友人相別之情,抒發(fā)立功邊疆的雄心。離別之傷感,難掩從軍參幕之豪邁。

        新的人生道路,一開始就充滿艱難險阻。從京城到新疆,萬里之遙,且沿途生態(tài)惡劣,裝備簡陋,陳鼒的詩中有生動描寫,如“夜臥龍沙地,人影弓一彎。腥風吹復立,相對無歡顏”。而征人懷念親人則“眼枯非無淚,流盡藁砧間”。但是,困難動搖不了出征將士的決心:“名王未系頸,壯士不生還?!?/p>

        大軍還在路途中,喀什地區(qū)的形勢惡化。咸豐七年(1857)六月在浩罕國(今烏茲別克一帶)的支持下,倭里罕和卓與噶什喀爾的大農(nóng)奴主、分裂勢力相互勾結(jié),共同策劃發(fā)動了又一次動亂,史稱倭里罕和卓之亂,一度攻陷噶什喀爾,并包圍葉爾羌。所幸數(shù)月后,清軍來到,解了葉爾羌之圍,奪回噶什喀爾,倭里罕倉皇逃到浩罕。陳鼒有一首《軍至葉爾羌城解圍》專記此事,于悲壯之中不乏寫實之處。其詩云:

        昔為車師國,今建專閫城。八城歸鎖鑰,重譯有會盟。峨峨都護府,淵淵鉦鼓鳴。一朝失所制,狐兔盡橫行。長驅(qū)烏城陣,合圍天欲傾。野哭多新鬼,秋風助殺聲。豈無忠義士,半死一半生。死者長已矣,生者又從征。鄭吉重開幕,亞夫又列營。招募三河俠,征調(diào)六郡兵。前敵已破虜,后勁復兼程。渾河可飛渡,陰山欲削平。仰天臨絕漠,踞險并力爭。古來談兵略,罕識塞外情。三復晁錯論,膠柱瑟無聲。時殊勢亦易,夷險多變更。乘機不厭詐,動物惟一誠。壯哉傅介子,祗知請長纓。

        葉爾羌,即葉爾羌河流域,位于新疆喀什地區(qū)南部。古代曾建立過葉爾羌國,清代此地多有叛亂,清軍來到,終于解了葉爾羌城之圍。詩中描寫形勢的險惡,并對如何平定叛亂提出自己的看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詩中還寫到“古來談兵略,罕識塞外情。三復晁錯論,膠柱瑟無聲。”陳鼒指出前人談論用兵,很少了解邊疆的情況,拘泥于某些教條。而他常“樽前慷慨談兵略”,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正因如此,所以當裕輯庵離職回京城時,繼任“節(jié)制各軍”的法茂亭,依然挽留陳鼒入幕。

        陳鼒從征喀什地區(qū),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打擊分裂勢力、抵御外敵入侵,作出了一分貢獻。

        二、任職州縣

        咸豐十一年(1861),陳鼒由軍功得到監(jiān)生出身,出任江西臨江府峽江縣知縣。因剿賊出力,無須捐納,且奏奉諭旨賞戴藍翎。從此開始了陳人生的后半段,即詩中所稱的“一朝俗吏走風塵”。其《選峽江令赴任裕輯庵部堂餞別賦呈二首》云:

        飄然身世等飛茵,但對離筵已醉醇。十載諸侯勞聘問,一朝俗吏走風塵。河陽幕下憐才日,金谷園中送客辰。臨別為揮知己淚,都門柳色盡傷春。

        塞上歸來五木香,白狼頌德有封章。故宮禾黍偏秦火,外戚瓊瑰重渭陽。奕葉中興猶反手,大江東去繞離腸。何當嚴武重臨蜀,萬里橋西見草堂。

        這是作者面臨人生又一大轉(zhuǎn)折時所作。因協(xié)助平定叛亂有功,被保舉任職,離開時上級設(shè)宴餞別。詩中感嘆身世之起落,感謝長官重用,以及臨別依依之情。

        走馬上任不久,新疆又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動亂,朝廷派左宗棠等領(lǐng)兵入疆平定,出征的還有四川名將鮑超(春霆)。時任江西巡撫的沈葆楨,保奏陳鼒“隨同鮑春霆軍門出關(guān)剿辦叛回”,因為他有從軍邊疆的成功經(jīng)歷,已成為新疆通了。于是,再次西行,“只為將軍徵揖客,重行萬里九回腸?!逼洹锻我页蠓钌蛴椎ぶ胸┳嗾{(diào)同鮑春霆軍門出關(guān)剿辦叛回交卸峽江縣篆留別》云:

        飛馳羽檄促戊裝,玉笥峰前月色涼。時正招流屬吾土,山水別恨在河梁。詩囊曾貯天邊月,劍革猶函塞上霜。只為將軍徵揖客,重行萬里九回腸。

        舊斬樓蘭—劍橫,低徊往事夢魂驚。黃榆白草生邊氣,皓首蒼黎系別情。出塞詩酬新樂府,故鄉(xiāng)月照古長械。祁連西望無來信,愁入陽關(guān)玉笛聲。

        沈幼丹中丞,即沈葆楨,時為江西巡撫。鮑春霆軍門,即晚清湘軍悍將鮑超。

        不過,這只是官宦生涯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此后漫長的任職時間里,陳鼒為官清正,頗有政聲,還曾舉卓異,引見。他的仕途升遷卻很緩慢,同治六年(1867)任德化知縣,在縣一級上徘徊多年。這恐怕與他出身監(jiān)生有關(guān),在當時這不算正途。此后,代理九江府及河防同知印務,并于光緒十年(1884)擢授義寧州知州,以鹽運同。在任興利剔弊,勇于任事。光緒十九年(1893),因米厘事去官。在江西巡撫提請開缺的奏折中,除“于是缺不甚相宜”的開缺原因外,還特地肯定陳鼒“人極老成”。仍委榷石灰窯,姑塘、神崗諸局稅務。

        民國《潼南縣志》載:“陳鼒,字南村,縣之回龍壩人。咸豐初,入裕輯庵法茂亭兩都護幕至西域,隨剿阿里罕卡倫、噶什喀爾獲勝。保知縣,選授江西峽江縣。旋調(diào)入鮑忠壯營出關(guān),師罷還贛。歷任德化、都昌、興國、新城、石城、星子、瑞金等縣縣令,代理九江府及河防同知印務,均有政聲。同治丁卯蒙舉卓異。光緒初擢授義寧州知州,以鹽運同,在任侯選。在任興利剔弊,勇于任事。未幾,因米厘事去官。仍委榷石灰窯、姑塘、神崗諸局稅務。卒年八十有五。生平篤于友愛。二、三、四弟均以鼒汲引得官。所得廉俸,分給弟、侄支用,雖過費不以為嫌,性好吟詠,著有《南村詩草》藏于家?!盵1]26

        經(jīng)查考,《縣志》所載,兩處有誤:一是“歷任德化、都昌、興國、新城、石城、星子、瑞金等縣縣令”,不屬實。陳鼒履歷完整,只擔任過峽江知縣、德化知縣和義寧州知州三項,并無其他官職。查該時段星子等縣記載,其知縣無陳鼒之名。二是“二、三、四弟均為鼒汲引得官”,查對江西各縣官職,毫無蹤跡。查對《陳氏家譜》,包含名人錄,亦無任何相關(guān)記載。以上兩條,趁此介紹陳鼒生平之機,予以澄清,以免以訛傳訛。

        三、詩文創(chuàng)作

        陳鼒性好吟詠,撰有《出塞吟》《南村詩集》等,清代顧也樵《詩緣正編》、民國《潼南縣志》、當代《蓬溪詩存》錄有其詩。陳鼒的好友李鴻裔曾言:“陳侯焉用嘆官卑”,意思是說,陳鼒雖然仕途不算輝煌,但留下了邊疆的功業(yè)和傳世的詩篇。此正合古人立功立德立言的正理。

        紅羊白帽撫西來,苜蓿葡萄皆禍胎。五道軍收翻瀧水,千重鐵騎擁輪臺。長卿曾有摹巖字,任昉慚非記室才。長劍倚天弓掛月,一騎揮手陣云開。

        部曲前驅(qū)回紇馬,元戍高插紫金貂。上書報國心常切,束發(fā)從軍路已遙。日月光寒遮大漠,風云氣壯掩天驕。樽前慷慨談兵略,籌筆思將漢柱標。

        此詩表述詩人的愛國情懷。第一首寫回民叛亂帶來國難,大軍前來平定,自己雖然沒有了不起的才能,但也要協(xié)助主帥建立軍功。第二首描寫大軍進發(fā)的威武氣勢,抒發(fā)自己籌劃兵略、安定邊疆的報國雄心。

        其《蘭州》云:

        地陰山多隘,金城扼一丸。河聲來碣石,人影上皋蘭。驃騎軍容合,盧侯戰(zhàn)骨寒。古來爭據(jù)處,曲唱望難還。

        其《擬從軍行二首》云:

        短衣渡黑水,長劍倚天山。天山懸明月,猶照漢時關(guān)。夜臥龍沙地,人影弓一彎。腥風吹復立,相對無歡顏。仰天歌北斗,銀河落九灣。名王未系頸,壯士不生還。眼枯非無淚,流盡藁砧間。鼓角鳴地中,紛紛行人起??萆RL,吹入蟲沙里。誓取龜茲頭,直通大宛使。堠火滅復明,一去萬余里。長星垂大漠,白骨封高壘。戰(zhàn)聲動地來,殺人如流水。翻身挽繁弱,騕哀鳴不止。載得封侯歸,天馬歌盈耳[1]35。

        此詩描述西征的極度艱苦,以及將士不取勝不回還的堅強決心。

        其《法茂亭參帥節(jié)制各軍挽余入幕》二律云:

        蒲梢應共二師回,幕府曾思李牧開。揖客都因門下貴,將軍原自日邊來。文章海內(nèi)空回首,鼙鼓天洼數(shù)舉抒。匣里舊藏雷煥劍,今朝豈是化龍材。

        南宮當日是仙班,十載輪臺兩鬢斑。久歷冰霜堅晚節(jié),收回劫運破愁顏。累朝封檄天山外,萬里戌機奕局間。試向籌邊樓上望,風云長護漢時關(guān)。

        新任統(tǒng)軍主帥邀請作者為幕友,足見作者的才能得到承認。詩中有對主帥的贊頌,有對自己一展身手的期望。

        其《疏勒秋感》云:

        四塞涼云淡不收,干戈初定又驚秋。平沙落日天無際,老樹悲風烏亦愁。臨渴何人知拜井,乞歸無路悔封侯。屯邊將士經(jīng)年老,欲把單衣?lián)Q敞裘。

        嚴城鐘鼓建高牙,秋冷芙蓉劍不花。屬國何年歸漢節(jié),烏孫此夜弄胡笳。天低絕塞橫兵氣,地近殘關(guān)惜斷霞。且看將軍雄射獵,草枯驚起戰(zhàn)場沙。

        疏勒,古西域諸國之一,位于新疆喀什一帶。此詩描寫在西域駐軍的情況。

        其《贈別伊犁駐副都統(tǒng)領(lǐng)隊大臣錫贊亭凱旋》云:

        破虜功成奪隘時,飄蕭白發(fā)見英姿。邊人轉(zhuǎn)畏廉頗老,良驥都因伯樂知。明月當關(guān)迎去路,金錢卜夜慰歸期。天涯分袂重回首,營柳條條系別思。

        這是一首送別詩。稱贊凱旋之老將,抒發(fā)離別之深情。

        其《顧將軍廉溪由噶什喀爾辦事大臣乞假回京道出葉爾羌盤桓數(shù)日留別》云:

        昔日孝廉船放纜,今朝博望又回槎。金楨玉干瞻風采,塞雁邊鴻感歲華。海內(nèi)軍書猶帶草,春來大樹復開花。中朝事業(yè)思元老,莫過青門問種瓜。

        送別路過的大臣,語多贊頌。

        陳鼒江西州縣任職甚久,描寫江西人文之詩不少,如《己已春初蒞德化任望廬山》云:

        五老開顏六合曙,神游廬山最佳處。我欲偶借一廬居,只恐山不放我去。磅礴大氣走蜿蜓,千巖萬壑各一天。九十九峰自雄長,巨靈獨捧香爐煙。落星石上揖南土,漢陽峰下瀉飛泉。山下紅日山上雪,此境疑又到祁連。五龍劍術(shù)雙峰戲,偏偏引入神仙吏。宗雷笑傲分邱壑,陶謝文章領(lǐng)幽邃。鹿洞忽騰經(jīng)籍光,龍潛風采今交臂。依山結(jié)屋多種田,千澗水浥釀豐年。適見采藥歸野老,忽聞樵唱萬山巔。云雨陰晴倏變易,一日之氣四時備。四時氣候春占多,神化難入皓毛志。我來適與山為鄰,思將面目一寫真。他日揖別匡君去,好攜吟興寄峨岷。

        作者出任德化縣知縣,德化在廬山腳下,春天望廬山,記述廬山的景物、人文。詩末,表露了回歸四川故鄉(xiāng)意愿。

        《代辦九江府篆試士》云:

        便論文章毀譽多,名場我已愧蹉跎。為攀桃李越蹊徑,欲網(wǎng)珊瑚假斧柯。渥水名駒千里在,秋風黃鵠九霄過。低昂自有量材尺,為笑冬烘試若何。

        在德化知縣任上,作者曾經(jīng)代理九江知府主持一次童生考試。此時不由得想起自己在科場上的失意,并勸告應試者要正確對待。

        《蒞義寧州任陳右銘廉訪招飲于南山樓座中有周德泉軍門余鐵生太守賦五古一首》云:

        彈冠沐修水,振衣面南山。追陪游山屐,暫與白云間。石門寂不鎖,石竇有龍潛。潛者偶在淵,飛者奮沖天。天影空瀠濛,百尺一樓懸。樓上具樽酒,舉杯月在手。眾山列盤盂,孤云穿戶牖。檻外長虹落,跨江橋如笮。人來不濟輿,水去仍抱郭。不覺俯仰間,太虛一橐鑰。太息苔篆荒,擘窠林與黃。涪翁乃間氣,妙句摩青蒼。登高有后起,天風引興長。江山同勝概,箕比各殊態(tài)。仰視排衙峰,署樓日相對。

        作者由縣官升任州官(義寧州,位于今江西省修水縣),義寧的陳寶箴請他喝酒。陳右銘,即陳寶箴,字右銘,光緒八年(1882)擢升為浙江按察使。此詩記錄了陳鼒到任后與陳寶箴等人詩酒游宴之場景,詩題之“南山樓”,或與南山崖有關(guān)。蓋南山崖相傳為黃山谷棲游讀書處,為義寧名勝之一。陳寶箴此次“招飲”,似在光緒十一年(1861)。

        《秋感》云:

        蔚藍天色染秋容,點逗塵心淡不濃。浙浙風聲過短笛,蕭蕭客夢醒疏鐘。全家已似衡陽雁,雙影難為葉氏龍。一樣寒霜摧木葉,芙蓉長在兩三峰。

        少年意氣五侯鯖,露布霜刀塞外行。萬里鳴笳動高興,一官慨捧檄平生。折腰俸米侏儒飽,過眼浮云去就輕。無那驚飚催鬢發(fā),猶思當日曼胡纓。

        秋天人們?nèi)菀讉?,不僅感傷樹木凋零,而且想到與家人音信不通。作者晚年回憶年輕時的壯行,當時遠征西域,意氣風發(fā),如今垂垂老矣,但當年的豪情猶在。

        《月夜訪老良先生》云:

        籬篙將盡砌苔生,月地霜天似水明。三徑不輸陶令宅,一樽高瀉灌嬰城。燒殘蠟炬通禪意,悟到秋花薄宦情。我是仔肩無卸處,摩驢陳跡敢縱橫。

        《出都回任》云:

        九子鈴聲出建章,璽書恩重起傍徨,心依北斗龍光近,目送進天雁路長。鞭影如搖燕塞月,衣塵猶帶玉爐香。驅(qū)車不斷長安道,何日風帆過馬當。

        十月霜花由地勻,宦途何處不艱辛。偶囚伏枕詩成崇,未得還鄉(xiāng)仕亦貧。云出無心隨變幻,鏡來照膽見輪囷。邯鄲慣說封候夢,祇恐封侯夢不真。

        偕吟共被憶羊何,萬轉(zhuǎn)心輪一日過,棠棣有花開次第,觚棱回首望嵯峨。英年共作原嘗客,往事徒聞燕趙歌。軒冕分馳須自勵,流光容易感磋跎。

        陳鼒篤于友愛,詩篇中“偕吟共被憶羊何”“棠棣有花開次第”之句,表現(xiàn)了懷念兄弟的深情。對親人、對家鄉(xiāng),多有幫助。曾經(jīng)在老家建起門樓,旁立桅桿,至今回龍壩村仍以“桅園子”命名這個居民點。

        陳鼒善文,任江西德化知縣時,曾撰《德化縣志序》。其序云:

        邑之有志,猶國之有史,家之有乘,以覘政教之醞釀,民俗之本原。故有善必書,而勤懲之意寓焉;無物不載,而化育之道該焉。守土者其可忽諸?余蒞此連年水患,困為鄰壑,捐賑捐堤,疲焉不倦,但求民困得蘇,亦樂也。因欲折衷志乘,適奉峴莊中丞檄飭蒐羅,以廣通志,爰訂邑之諸君子而圖之。按化邑負郭潯郡,夙號名區(qū),襟帶江湖,枕幾廬阜,精華毓秀,薈萃人文,田土富饒,日繁生聚,此陶靖節(jié)、周元公所為卜居,鄭浦江、陳義門兼能厚俗也。舊志于乾隆二十年創(chuàng)修,四十五年略有芟益,已綱舉目張,足征前啟后。閱今百年矣,其間沿革相因及風化所關(guān)、文獻所系,固當捃摭遺逸,不可久而弗彰。更以水陸交沖,雄圖居要,發(fā)逆爭踞,瓦礫凋殘。王師克復,壁壘邱墟復經(jīng)重譯,內(nèi)附雜處市阛,番船往來,奇巧珍異,剝復變遷之故,亦史冊所不遺,今皆征之于實,澤之以文,上下數(shù)十年間之事系,莫不燦然畢陳。皆諸君子宏通節(jié)縮之力,于同治壬申歲剞劂成。文物聲名由來漸矣,余竊有感于為治者采風問俗,得有所資;土物心臧,得有所系;興利除害,得有所憑。治化之原其在茲乎?由一邑而推之海隅殊方,生成者眾,即涵濡者深。我圣朝文德所敷,翼翼巍巍麟麟炳炳,溯源于禹貢職方之義,豈矜言掌故歟?知德化縣事蓬溪陳鼒序[2]。

        四、交游唱和

        陳鼒與李鴻裔、王再咸、陳寶箴等詩人名士,均有交游唱和。

        李鴻裔(1831—1885),字眉生,號香嚴,又號蘇鄰,四川中江人。咸豐元年(1851)舉人,官至江蘇按察使加布政使銜。罷官后,家蘇州。精書法,臨撫魏、晉碑銘,無不神形畢肖。工詩古文,晚年好佛。李鴻裔與劍閣李榕、忠縣李士棻,合稱“蜀中三李”。有《蘇鄰遺詩》《髯仙吟舫遺稿》等。李鴻裔撰《題陳南邨刺史〈出塞吟稿〉》(壬申九江舟次作),其詩云:

        時危慘澹思猛士,安得張騫傅介子?請纓一系樓蘭王,求馬還通大宛使。陳侯儒冠昔未遇,祭酒布衣諸生耳。一朝袴褶跨黃驄,笑擲毛錐行萬里。秦時邊城一丸泥,漢障更在秦城西。當時衛(wèi)霍不到處,陳侯氣壓天山低。北庭將軍一丈佛,東丹氐王頭有角。都將國士遇高生,底許天驕違鄭吉。戈壁驚砂雁夕呼,天蓋四野如穹廬。行人皸瘃手指墮,朔風射面金仆姑。潼漿乳酒難成醉,鐵騎拳毛縮如蝟.陳侯磨盾自高歌,玉帳嫖姚軒勇氣。臙支山下桃花紅(山丹衛(wèi)紅鹽池,一名琴湖,池水色如桃花,出桃花鹽),羌女與花顏色同。青冢琵琶作胡語,酒酣題扇龜茲宮(詩中本事,有即席為蔓精題扇之作。蔓精,回部伎名)。功成笳鼓還幽冀,回首玉關(guān)如夢寐。弓衣駝背數(shù)行詩,三十六城風土記。探到河源事亦奇,陳侯焉用嘆官卑。試看虎頭飛食肉,何如新婦不裁帷。

        此詩載李鴻裔著《蘇鄰遺詩》,光緒十四年(1888)日本刊本,卷上,十一頁。此據(jù)《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18冊,第336頁。民國《潼南縣志》亦錄有此詩,詩題作《題陳南村刺史出塞吟稿》,題下注“江蘇按察李鴻裔,眉生,中江。”

        王再咸,字澤山,四川溫江人。幼有神童之目,道光已酉(1849)拔貢,咸豐壬子(1852)舉人,計偕入都,留京師幾二十年。著有《燕臺集》《南游小草》《澤山樂府》等,皆散佚。其《送陳南村之官江西》云:

        白衣蒼狗片時閑,京雒交游昔往還。萬里懷人梅嶺驛,九秋出塞玉門關(guān),干戈滿地身猶在,冠蓋如云夢自閑。安得襄陽于節(jié)度,乞錢百萬買青山。

        觚棱雙闕倚嵯峨,云海翱翔喜再過。兩漢璽書循吏貴,三唐詩卷幕僚多。大江東下惟君在,只履西歸奈老何,賴有長生文字業(yè),閉門風雨鎮(zhèn)編摩。

        披襟一笑白頭新,望里廬山面目真。拂拂長髯五湖長,蕭蕭殘夢十年人。椒花門巷重來日,鼙鼓關(guān)山現(xiàn)在身。擊筑狂歌燕市酒,當年每笑苦留髡。

        岷峨西望氣寥寥,大地吟魂不可招。歸里好修耆舊傳,上書深負圣明朝。山川黃鶴數(shù)千里,花柳青羊第幾橋。莫忘草堂真率約,村醪社飯趁相邀。

        陳寶箴(1831—1900),字相真,號右銘,江西義寧人(今江西修水縣)。咸豐二年(1852)中舉出仕,后任浙江、湖北按察使、直隸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撫等。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湖南巡撫任內(nèi)與黃遵憲等辦新政,系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干。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為近代著名學者和詩人,陳寶箴也是著名學者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函一則云:

        敬再啟者:

        去歲潯江獲瞻榘度,深慰積年饑渴之忱;今年慈云移蔭鄙州,私用慶幸。邇來仁心仁政不介而孚,謳頌之聲洋洋盈耳。方茲改歲,惜不獲與父老子弟躋堂稱觥,祝我使君萬千壽考耳?!俄槤埻鯊R碑》,山谷老人書在故里者,“釣磯”二字外,惟恐此尚稍完善。向曾拓數(shù)十紙,為友朋取索殆盡,然拓手苦不佳,猶失真面。頃見與易中實一紙,頓覺改觀,想出坐上客所為,非山鄉(xiāng)俗工可辦此也。欲乞執(zhí)事推春陽之惠,屬代拓二、三十本見賜,使遠近傳觀者咸知賢使君政教之新,即木石為之生色,亦涪翁之幸也。不廉之請,伏冀覽原。

        手此,再頌春祺,統(tǒng)惟惠照,不宣。

        治愚弟寶箴再拜[3]。

        此函原件藏上海圖書館,由許全勝、柳岳梅率先刊布,題為《與某(一通)》[3]。后收入汪叔子、張求會合編之《陳寶箴集》下冊[4],未具收信人名。后經(jīng)廣東行政學院張求會教授考證,可確認此函為陳寶箴光緒十一年致時任義寧州知州的陳鼒[5]。易中實為易順鼎,乃翁易佩紳與陳寶箴為患難交,順鼎與寶箴子三立亦為摯友。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粗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网址不卡一区| 日韩va高清免费视频| 一二三四五区av蜜桃|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三区| 老熟妇乱子伦av|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高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性天堂|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 欧美人与动牲猛交xxxxbbbb| 白白色发布在线播放国产|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丰满|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av一级黄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不见久久见中文字幕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小说|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久久| 日韩无码专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干出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日韩av中文字幕少妇精品| 麻豆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少妇熟女淫荡丰满| 亚洲一区二区刺激的视频|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 - 百度 | 乱子伦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 av是男人的天堂免费| 少妇夜夜春夜夜爽试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