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華
(福建省尤溪國有林場,福建 三明 365100)
乳源木蓮屬珍稀植物、瀕危樹種,集觀賞、藥用、經(jīng)濟等價值于一身,探討其科學培育技術(shù),提高培育成效是必要的、可行的。隨著社會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深入與人們對生境需求的提升,乳源木蓮作為城市美化、彩化、香化樹種,探討其綠化苗栽培技術(shù),可以提高其栽培成活率,改善城市美感。
乳源木蓮的種子采集應該在乳源木蓮果實成熟但未開裂時進行,于9月初、中旬時節(jié),待果殼變色、果實成熟后采摘。采種盡量不要損壞種子,可以選擇人工上樹采集或運用高枝剪采取。采集后種子應及時進行處理,將采集新鮮的果實曝曬1~2h,使得果實中的水分蒸發(fā),然后放置在陰涼通風處晾干,等到果實開裂之后,對其翻動敲打,篩選出的種子放置在清水中浸泡2~3h,采取拌沙揉搓外層的假種皮,乳源木蓮果實出籽率大約為9%左右。在清洗的過程中將不合格的種子篩選出去,將優(yōu)質(zhì)的種子清洗后陰干2~3h后儲藏。
1.2.1 提前準備工作
下種前,應該選擇適宜的苗圃地,并做好相應準備工作。根據(jù)乳源木蓮的生長特性應該選擇半陰或陰性、土壤條件好的苗圃地,一般選用微酸性沙壤土或輕壤土,且苗圃地土壤肥力好,排水效果好。在播種前應該進行土壤消毒、施基肥、深翻,基肥施鈣鎂磷500kg/hm2,為防病害,應翻整至高床,保證畦寬在1~1.2m左右,畦溝寬在25~30cm,在圃地四周做好相應的排水措施。
1.2.2 播種
挑選優(yōu)質(zhì)種子于每年的2月下旬或3月上旬播種,播種的種子含水量較低約為9%、種子的純度在90%以上,因此播種前先將優(yōu)質(zhì)種子浸泡在溫水中3h,讓種子吸收一定的水分,有利于種子催芽,然后將其放置于陰涼處晾干。為防止種子遭到蟲蝕,選用呋喃丹攪拌種子。選用開溝點播方式,溝寬30cm、深4cm,播種密度25粒/m,播后覆蓋一層火燒土壤,最后采用茅草覆蓋,用水噴濕,促進種子發(fā)芽。
1.2.3 苗木培育
播種后適時調(diào)整種子所處環(huán)境溫度、濕度,讓種子可以吸收充足的日照、水分,促進發(fā)芽。乳源木蓮種子會在播種之后30~40d發(fā)芽出苗,新出幼苗嬌嫩細弱,抗逆能力極差,必須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當出苗率達到40%以上就應該去除茅草,因為乳源木蓮喜陰,應適時搭建遮蔭棚,防日灼、大雨危害。乳源木蓮苗圃地病蟲害防治宜用800倍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溶液。6月前為苗木生長初期,苗木生長較為緩慢,可待幼苗高度達到5cm之后進行間苗、補苗工作,為保證乳源木蓮幼苗茁壯成長,適宜苗木株間距達到8cm。苗木追肥,每半個月左右對其追肥一次,直到9月份停止,苗木在每個生長周期所需養(yǎng)分略有不同,在生長初期和中期應選用低氮高磷混合肥,促進苗木地下根莖的生長發(fā)育,在速生期選用磷鉀復合肥,科學施肥可以為幼苗提供所需養(yǎng)分,幫助幼苗健康成長。除此之外,還應該做好相應的除草和防凍工作。
苗木定植在經(jīng)過平整后的土地,采取挖明穴回表土,穴規(guī)格60*60*40cm,撿盡雜物,施鈣鎂磷0.1kg/穴,回表土并高出穴面10cm。于春季進行苗木的定植。對定植好的苗木前三年定期進行鋤草松土撫育管理,在定植后的3年內(nèi)的6~7月份進行一次追肥,施復合肥0.1kg/株。
當綠化苗長到胸徑為12cm達到綠化苗標準要求時,就可以對其進行移植。為保證掘苗工作的順利進行,應提前調(diào)整好土壤的干濕情況。一般于10月綠化苗停止生長時,對其斷根,待翌年春季綠化苗萌動前掘苗。掘苗方法宜選用帶土球的掘苗法,掘土直徑應是綠化苗胸徑的10倍,該方法可以將掘土直徑內(nèi)的根系帶土壤削成球狀,用草繩或輕型基質(zhì)容器袋將其包裝后運輸。綠化苗掘苗后應修剪、整形,其傷口可用凡士林涂抹。綠化苗挖掘、運輸、貯藏過程中,應注意保水保濕。
在進行綠化苗移植的過程中,應該提前挖好種植穴,種植穴規(guī)格應是綠化苗土球大小的2倍。用吊機將綠化苗吊入種植穴,放置時應該保證其南北方向與栽植前一致。綠化苗種植時,應在填土前撤掉草繩,用生根液澆灌在土球的周圍,同時保持綠化苗樹干與水平面垂直。在回填土壤的過程中,應該將土壤踩實,在回填土到土球高度的2/3時,讓回填的土壤吸收水分。在水分被土壤吸收后,應該在周圍修建圍堰,再澆一次水,如果土壤有下沉的現(xiàn)象,應該再次填土,將其填平。
乳源木蓮綠化苗的病蟲害防治應該重點防治介殼蟲,該蟲會對綠化苗的樹干和枝條造成傷害,嚴重危害綠化苗的生長,應該選用合適的藥劑對其進行防治,如選用50%敵克松、40%樂果10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800倍液對其進行防治。
近年來,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珍稀植物、綠化苗植入已成為城市綠化美化的方式之一,其樹種選擇,栽培、移植技術(shù)也趨向成熟。在生產(chǎn)實踐中,探究乳源木蓮栽培與綠化苗移植技術(shù),可以提高乳源木蓮培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