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英 王青雪 何玉安
M9T337是無病毒M9選拔系,由荷蘭木本植物苗圃檢測服務中心選育,比M9矮化程度高20%,意大利、法國等國的高紡錘形果園多采用該砧木。以M9T337砧木蘋果苗建園后,能在第3年開始結果,早果豐產性突出。進入豐產期后產量能達到4 000 kg/畝以上。應用該砧木的蘋果苗建園是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根據實踐,筆者總結了這套技術供讀者參考。
1.1 園地選擇 園地選擇是建園成功的關鍵一步,對于以后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一是園址要選擇生態(tài)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的地點。園區(qū)附近要有質量好的水源,土壤、空氣等均達到安全果品生產的要求。二是園區(qū)的地勢要適宜,以緩坡地較好,避開低洼地。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土層80 cm以上,地下水位最高1 m以上深。
1.2 砧木、品種及苗木選擇 品種選擇要考慮當地自然狀況與市場需求。山東省栽植品種以煙富3號、2001富士及美國8號發(fā)展較多。這些品種已經過多年栽培,結果性狀表現優(yōu)良,可放心選用。
苗木應選高度1.3 m以上,嫁接口以上5cm處測量直徑1 cm以上,根系健全,無病蟲害的壯苗,有分枝大苗更優(yōu)。
1.3 園地土地整理準備 定植前應先做土壤分析,根據分析結果調節(jié)土壤pH值和有機質含量。土壤最少要有60 cm厚的活土層,pH值6~7.5,土壤有機質含量1.5%以上。20 cm表層土養(yǎng)分在定植前應調整到:磷12 mg/kg、鉀120~150 mg/kg、鈣 1 000~5 000 mg/kg、硼 0.6~1.2 mg/kg。
有機質能調節(jié)土壤結構、增強根系活力,可以緩慢地為樹體提供營養(yǎng)。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應在建園時進行調整。自配有機質方法如下:將作物秸稈、爐灰和農家肥以7∶1.5∶1.5的比例混合堆放腐熟。腐熟時外蓋塑料膜保溫,當堆內溫度由50℃降到30℃時便可施用。每畝用量30 m3左右,對全園撒施后深翻疏松土壤。
M9T337自根砧不耐澇,要做好防澇準備。平地排水系統(tǒng)主要由排水溝、排水支溝和干溝組成。排水溝設置在栽植小區(qū)內,作用是把小區(qū)內積水排到支溝中去。排水支溝設在栽植小區(qū)邊緣,用途是把排水溝中的水排入干溝。
1.4 株行距選擇和立架 矮化自根砧苗建園建議株行距1.5 m×4 m,樹高3~3.5 m,立架栽培設3~4道鐵絲,每10 m立1根水泥柱支撐。確定好樹行后按行起壟,壟高40 cm左右,壟上部寬1.2 m。
在春季3月份定植苗木,栽前用150倍液硫酸銅噴灑蘋果苗進行消毒。栽時嫁接口要高出地面10~20 cm,以保證矮化效應。定植后立即灌水,每隔10天灌水1次,共3~4次。在3月底刻芽或涂發(fā)枝素促進抽枝。
定植當天注意:一是栽植不可過深,以嫁接口露出地面10~20 cm為宜;二是氮肥不可過量,防止徒長;三是拉枝要及時到位。
2.1 選擇適宜樹形 目前世界上自根砧蘋果廣泛使用高紡綞形樹形,其有利于產量、品質的提升。樹高一般控制在3.5~4 m,主干高度一般控制在70 cm左右,中央領導干要保持足夠的優(yōu)勢,其上直接著生結果骨干枝25~35個,骨干枝角度一般保持在100~130℃。高紡綞樹形培植要點:一是中干要直立。在定植第1年開始就要為每一棵樹配備1根立竿,將竿牢固地綁在橫拉鐵絲上。樹苗栽后將中心干綁在竿上直到樹高達到3.5 m。二是樹干上排列25~35個結果枝組不固定,隨時去除較粗結果枝組(超過樹干1/3)。對于中心干上抽生的枝條要進行拉枝,促進成花結果。
2.2 幼樹修剪 沒有分枝的苗木定植當年,不要進行短截或定干,定干將會干擾或永久改變矮砧苗木分枝的自然節(jié)奏。栽植后建議在芽膨大時對距地面60~115 cm處隔芽刻芽。除此之外,還可以用500 mg/kg的6-BA促進分枝,使用方法是萌芽后10~15天,用單噴頭噴霧器從枝干的頂端往下噴至距地面60 cm。夏季在中干上抽生的新梢長到20 cm時可以扭梢,促進新梢形成腋花芽。
定植后第2年修剪在春天萌芽前進行。對于發(fā)育良好的中干、分枝,都不短截,去除競爭枝及粗度超過主干1/3的側枝。剪時要留斜茬以便換枝。對于上一年形成的腋花芽的枝條,第,2年必須讓其結果控制旺長。第2年春天極重短截的樹,在夏天修剪管理特別重要。從6月開始要對新梢捋枝開角2~3次。
矮化自根砧樹第3年進入結果期,高度達到了3.5 m。應該讓樹頂部結果控制樹高。主干上結果枝組超過2 cm的進行剪除。進入穩(wěn)定結果期后采用回縮頂端枝的辦法控樹的高度。每年去除2~3個較粗的側枝進行更新修剪,保持中干的強壯。保持中干上分枝的粗度都小于2.5 cm。
3.1 基肥 進入結果期的果園秋季果實采收后施入,以農家肥為主,混加少量銨態(tài)氮肥或尿素化肥。施用量按每生產1 kg蘋果施1.5 kg~2 kg優(yōu)質農家肥計算。施用方法以溝施為主,施肥部位在樹冠投影范圍內??稍跇涔谕鈬峦跅l狀溝或在樹冠下距樹干80~100 cm處開始向外挖至樹冠外緣的放射狀溝,溝深60~80 cm,應注意避免傷及直徑在1 cm以上的大根,施基肥后灌足水。
3.2 追肥
1)土壤追肥。每年3次。第1次在萌芽前,以氮肥為主。第2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以磷肥為主,氮、磷、鉀混合使用。第3次在果實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施肥量以當地的土壤供肥能力和目標產量確定。結果樹一般按每生產100 kg 蘋果需追施氮(N)1 kg、磷(P2O5)0.5 kg、鉀(K2O)1 kg計算。施肥方法是在樹冠下開溝,一般以條狀溝和放射狀溝為主,溝深15~20cm,追肥后及時灌水。最后一次追肥在距果實采收期30天以前進行。
2)葉面噴肥。全年4~5次,一般生長前期2次,以氮肥為主。后期2~3次,以磷、鉀肥為主,可補施果樹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常用肥料濃度: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0.1%~0.3%、氨基酸類葉面肥600~800倍液。最后一次葉面噴肥應在距果實采收期20天以前噴施。
3.3 水分管理 及時澆足萌動水,時間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追肥后進行。生長季節(jié)根據果樹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和土壤墑情及時適時澆水。果樹落葉后封凍前要澆足封凍水。生長季節(jié)的汛期要搞好排水,防止園內積水成災。
幼樹病蟲害較少,主要有以下幾類。
4.1 蘋果白粉病 從萌芽后到6月初較易發(fā)生。用43%戊唑醇3 000倍液或粉銹寧噴霧防治。每年噴藥3次左右,可有效控制其對葉、枝的危害。進入雨季后,空氣溫度增大,一般不再發(fā)生此病。
4.2 蘋果斑點落葉病 該病主要危害新葉,從春季到秋季都有發(fā)生。在發(fā)生初期用43%戊唑醇3 000倍液或0.3%多抗霉素水劑 (科生霉素)200~300倍液噴霧效果顯著。
4.3 蚜蟲 從萌芽至4月下旬重點防治,用4%吡蟲啉乳油2 000倍液防治,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2 000~3 000倍噴霧防治。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4.4 葉螨 在整個果樹生長過程都是常發(fā)生的蟲害,其中山楂葉螨、蘋果全爪螨應抓住謝花后7~10天和花后1個月這兩個關鍵時期進行防治,可噴布20%四螨嗪可濕性粉劑2 000~4 000倍或5%阿維菌素3 000倍液噴霧防治。
4.5 卷葉蟲類 主要有蘋小卷葉蛾、頂梢卷葉蛾等。從萌芽至幼果套袋前重點防治,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加1%甲維鹽2 0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