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婭明
(紅河縣人民醫(yī)院,云南 紅河 654499)
1.1 一般資料 患者,女76歲,既往有3年糖尿病病史,長期服用成分不明的降糖藥。
1.2 臨床表現及診斷 因發(fā)作性失語,一側肢體無力就診,擬診斷為急性腦出血,急診行CT掃描無異常,病人家屬要求將病人送上級醫(yī)院做核磁共振,結果未發(fā)現顱內新發(fā)病灶,誤診為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1.3 化驗檢查 電解質及肝腎功能檢查:鉀4.2 mmol/L,鈉138 mmol/L,氯108 mmol/L,鈣2.2 mmol/L,ALT 38 U/L,AST 29 U/L,尿素7.2 mmol/L,肌酐135 μmol/L,血糖1.8 mmol/L。
1.4 診斷與治療 患者確診為低血糖癥后,立即給予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靜脈注射,然后以10%葡萄糖注射液加腦細胞代謝激活劑靜脈點滴維持,治療后患者意識逐漸恢復,語言障礙、肢體癱軟完全恢復。
2.1 出現神經系統(tǒng)表現的原因 低血糖癥早期出現神經系統(tǒng)的表現是較為常見,大部分病人早期表現為腦部癥狀,容易誤診為腦出血[1,2]。特別是心腎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出現低血糖癥占20%[3],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各種生理功能低下,早期出血低血糖癥狀不太明顯,加之醫(yī)生經驗不足,對突然出現意識模糊,肢體癱軟,失語等腦部癥狀的老年人,首先考慮急性腦出血,將會延誤早期診斷與治療[4-6]。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出血腦部癥狀較為常見,糖尿病低血糖對神經系統(tǒng)危害較大。所以對糖尿病低血糖癥出現腦部癥狀要高度重視。
2.2 誤診原因 當正常成年人血糖低于2.8 mmol/L可診斷為低血糖癥,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 mmol/L,首先可考慮低血糖。常見原因:①老年糖尿病患者各種生理機能低下,對疾病的反應及識別能力差,加之部分患者食欲差而降糖藥量不減少。②就診醫(yī)生經驗不足,詢問病史不夠細致。③糖尿病患者長期控制飲食,進食減少。導致低蛋白血癥、低血糖、電解質紊亂,合并意識障礙。④患者就診時首先未檢測血糖而是先行頭部CT等影像學檢查以致誤診誤治。
2.3 防范誤診措施 低血糖如果及時糾正,預后較好。但早日診斷是關鍵。具體措施:①詳細詢問病史,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僅要了解其前期癥狀、還要了解藥物應用情況、進食情況等;②全面體檢;③科室配備血糖儀,隨機檢測血糖;④規(guī)范使用降糖藥,對于進食量較少的糖尿病患者要適當減少降糖藥的劑量;⑤加強醫(yī)生對低血糖癥的認識,對就診時有意識模糊、肢體癱軟、語言障礙等癥狀的老年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應警惕低血糖的可能,首先進行隨機檢測血糖,以免漏診、誤診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