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玲,柳代善
(1.陜西洋縣洋州街道辦事處,陜西 漢中 723300;2.陜西洋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陜西 漢中 723300)
苗瘟:病苗基部灰黑色,葉片初時變成褐色,后期皺縮死亡。遇陰雨天氣,卷縮枯死,病部著生灰黑色的分生孢子霉層。
葉瘟:主要危害水稻葉片。受害葉上產(chǎn)生暗綠色或褐色斑點,隨后擴展成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外圍是褐色的壞死層,壞死層外圍是黃綠色的霉層,葉片背面產(chǎn)生的霉層為灰褐色。有些葉片上可看到圓形或橢圓形水漬狀、暗綠色病斑,整個發(fā)病部位正面、背面有灰褐色霉層。
穗頸瘟:在田間最明顯的癥狀是稻穗從彎頭處折斷,掉落,對產(chǎn)量造成的損失最大。
當田間葉片上染病病叢率達2%以上或整塊田間出現(xiàn)病株時及時施藥防治。大田生產(chǎn)中一般在6月中下旬分蘗期防治葉瘟。破口始穗期的7月下旬~8月上旬重點防穗頸稻瘟。
(1)抓好種子滅菌、對發(fā)病田塊的稻草集中燒毀,消滅菌源。
(2)立足本縣氣候特點選購抗病品種,并通過干濕交替灌水等措施促進稻葉老熟,增強抗病能力。
(3)堅持“重防穗瘟、早防葉瘟”的技術(shù)路線,用40%稻瘟凈乳油100~150ml/667m2兌成500~700倍液或20%三環(huán)酮可濕性粉劑用100~150g/667m2兌水50kg葉面噴霧防治。
水稻苗期到穗期都有發(fā)生,抽穗前后發(fā)生最盛,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后期擴展為條紋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為暗褐色。
生產(chǎn)中抓住分蘗盛期至始穗期,一般在7月上旬~8月中旬,當田間受害叢率達到15%時及時施藥防治。
(1)冬春對田邊雜草及殘留稻草、稻茬進行燒毀,減少初侵染菌源。
(2)合理選用抗病品種,同時抓好高產(chǎn)播期、適時播(插)、適度稀植、平衡施肥等配套田管措施落實,實現(xiàn)合理的豐產(chǎn)群體結(jié)構(gòu)。
(3)用12.5%紋岡霉清水劑100~150ml/667m2兌水50kg噴霧,或己唑醇、苯甲·丙環(huán)唑兌水噴霧防治。
俗稱灰苞。稻穗谷粒受害,病菌在谷殼內(nèi)生長,菌絲塊膨大后,內(nèi)外穎開裂形成近圓形墨綠色菌塊。
在水稻破口前7d及破口至始穗期當田間病叢率達1%時分別各防一次,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中旬。
(1)對染病稻草及殘留物深埋,減少菌源。
(2)選購抗性強品種,并落實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干濕交替灌水等健身栽培措施,增強植株自身抗性。
(3)用16%井酮·三環(huán)唑(仙耙稻豐收)100g/667m2兌水50kg葉面噴霧。
當水稻分蘗期田間植株出現(xiàn)枯心苗或枯鞘;抽穗、孕穗期、灌漿期出現(xiàn)半枯穗或蟲傷株、枯心苗、枯孕穗及白穗容易撥出,植株莖基部近水面處有蟲孔,危害部位呈毛刷狀,有蟲糞均為二化螟危害。
當田間有枯心團或1%稻叢有害蟲危害狀時噴藥防治。分別抓好5月下旬~6月初一代幼蟲防控和7月下旬~8月初二代幼蟲防治。
(1)采取齊泥割稻、撿拾谷茬、早春灌深水等措施,消滅越冬蟲蛹。
(2)在防治上應以秧母田防治為主,大田防治為輔。遵循“重防一代,兼治二代”的技術(shù)路線。防治一代幼蟲在秧母田拔秧前3d進行;大田防治在插秧后3~5d;7月下旬~8月初防治二代幼蟲。秧母田用18%殺蟲雙水劑200ml/667m2兌水50kg噴霧。大田用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40~60g/667m2結(jié)合追肥撒施,施藥后保持5~10cm水層一周左右。
田間??吹酵矤睢岸嗳~蟲苞”害狀是幼蟲吐絲綴合葉片形成的,幼蟲蠶食葉片,輕則造成缺刻,重則吃光葉片。
重點抓好三代幼蟲防控,當田間百叢有卵80?;蛴紫x40頭時及時施藥,生產(chǎn)中一般在8月上中旬重點防治三代幼蟲。
(1)冬春季對田塊周邊雜草予以清除,消滅越冬蟲源。
(2)依據(jù)當年氣候變化,遵循“重點防控三代,抓好一代、兼防二代幼蟲”的防控技術(shù)路線。下午4點后選用B.t乳劑200g/667m2兌水50kg噴霧。
主要危害水稻穗粒與花器,導致稻谷谷粒穎殼畸形扭曲不閉合、不抽穗、不結(jié)實,直接影響產(chǎn)量,害狀田間分布不均勻,嚴重發(fā)生可導致整塊稻田絕收。害蟲蟲體小,不易發(fā)現(xiàn),取受害谷穗在白紙上抖動可見蟲體。
往年發(fā)生危害區(qū)域及周邊區(qū)域(包括田坎)為重點。
從7月份上旬開始噴藥,每7~10d防治一次。
(1)農(nóng)閑季節(jié)清除田邊周圍雜草,降低蟲源基數(shù)。
(2)合理品種布局,改變同一品種插花種植現(xiàn)象。
(3)采用“控氮、補磷、增鉀”的施肥原則,通過廂式栽培、干濕交替灌溉等栽培措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植株自身抗性,控制蟲害發(fā)生。
(4)吡蚜酮、阿維·三唑磷、噻嗪酮、殺蟲單等內(nèi)吸性殺蟲劑交替使用。選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或20%阿維·三唑磷100g/667m2,兌水40~50kg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