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陶瑾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的人生態(tài)度,簡單卻充滿智慧。2019年伊始,這樣一位文壇重磅人物永遠離開了我們。
就在離別前一晚,老先生還發(fā)微博告訴我們,生活在塵網(wǎng)中,但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字里行間,有他一如既往的禪意。
而其實,林清玄先生與我們蘇州結(jié)緣已久,十年前,就曾接受過本刊記者專訪。他幽默的話語字字珠璣,讓人看清方向,向美向愛向遠方前行。
一襲布衣、面容清瘦、標(biāo)志性的稀疏長發(fā),林清玄先生的謙卑和超脫,一如他的作品讓人印象深刻。說起蘇州,林清玄認(rèn)為這座城市氣清景明,這里的人們都特別懂得生活。
他喜歡煙雨江南,喜歡小橋流水、石板小巷的靜謐,喜歡喝茶、聽評彈,也喜歡蘇式園林里的慢生活。
林清玄先生與我們蘇州結(jié)緣已久,他幽默的話語字字珠璣,讓人看清方向,向美向愛向遠方前行
海峽兩岸未開通時,他曾特地去美國尋覓蘇州園林的蹤影,園林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等非常細微的東西,他都會心生感慨。他說:“倘若心中有一只天馬在空中飛翔,它要尋找故鄉(xiāng),大概會在蘇州的園林降落。這里是最適合它生活的故鄉(xiāng)?!?/p>
林清玄是個浪漫有趣的人,如他所說,浪漫就是要“浪費”一些時間,慢慢去做一些事情。他喜歡蘇州的好風(fēng)好水,常常忙中尋靜,喝個茶、聊個天、賞個花。清晨寫作,上午會客,下午品茶,傍晚散步。高山茶、烏龍茶、普洱、碧螺春……茶的好與壞,他不去評判,卻在意喝茶的氣氛。恬淡芬芳里,滿是人生真諦。
四五年前,林清玄做客蘇州湖畔論壇,與讀者分享人生感悟與經(jīng)歷。他曾介紹自己心中最偉大的三個人:茶圣陸羽、禪圣慧能和經(jīng)圣玄奘,希望通過這三位從人生底層出發(fā)的人所代表的文化向上精神,告訴讀者如何認(rèn)識自我,實踐自我,開發(fā)自我的偉大志業(yè)。他還即興展示了自己使用的手機,那是一只款式非常陳舊的產(chǎn)品,被他自嘲為“智障機”。林清玄說,他平時不用電腦,也不用智能機,手機只有打電話、發(fā)短信的最普通功能。對于大量的現(xiàn)代化電子產(chǎn)品,他雖不排斥,卻認(rèn)為大家不應(yīng)把大把時間花在虛擬世界中?!拔业暮⒆觽円埠軣嶂赃@些產(chǎn)品,他們每天花在電腦、手機上的時間很多,對真實世界不了解。”于是,林清玄會找些理由讓他們放下手中的小屏幕,陪他出門散步,欣賞風(fēng)景,從而在真實世界里獲得生命的平衡。”
可以說,當(dāng)我們跳過文字,和他面對面時,可以真切感受到林清玄的有趣和健談。或許,也應(yīng)了他評價其他文人墨客的話:“凡是大家皆為有趣的人”,他亦是。采訪時,他會覺得氛圍過于嚴(yán)肅了,笑呵呵地招呼說“咱們輕松點”,言語里透露出些許玩世不恭的調(diào)皮,大家都被他逗笑了,氣氛瞬間輕松下來。是的,有趣的人,人際交往中,總是自帶磁場的。
讀他的書,宜捧一盞清茶,慢讀細品。林清玄的文字,讀起來不高深,有一種朦朧的美和深意,更有一股柔軟而堅定的力量。
從小生長在臺灣高雄一戶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的林清玄,向來沒有吃上過一頓飽飯,卻夢想著要當(dāng)一名作家。這個不被別人看好的愿望,卻在這個懂得何為堅持的男孩身上,一步步地被實現(xiàn)了。
從小學(xué)開始,林清玄就堅持每天寫500字的短文,初中寫1000字,高中增加到2000字,大學(xué)到3000字。直到生命最后幾年,不管多忙,他依然每天堅持寫3000字。此前,林清玄在錄制央視節(jié)目《開講啦》里說到,自己的母親曾問他:“我看你整天都在寫,你是在寫心酸的呢,還是在寫趣味的?”林清玄回答說:“心酸的也寫一點,趣味的也寫一點。”母親就說:“心酸的少寫一點,趣味的多寫一點,人家來讀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得到啟發(fā)、得到安慰、得到智慧?!绷智逍謫枺骸叭绻龅叫乃岬氖略趺崔k?”母親說:“棉被蓋起來哭一哭就好了?!闭沁@樣的觀念,一直影響林清玄后來的寫作風(fēng)格,他在行文中所傳達出的都是正向的能量。
林清玄擅長寫短文,幾個月就能完成一本書。從17歲開始發(fā)表作品,30歲前便橫掃臺灣各項文學(xué)大獎。32歲曾入山修行,35歲出山,所著“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jì)90年代臺灣暢銷作品。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在40余年創(chuàng)作生涯中,林清玄出版作品逾百部,除富含佛理禪機的散文外,另有文藝評論、劇本等。多部作品還被臺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選入中小學(xué)語文教材,《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等作品仍叫人記憶猶新?!拔也粫杏X太忙碌,一般作家是想好一篇寫一篇,比較好的作家是想好一本書寫一本,我是同時想很多本,就好像賽馬欄柵拉開,十匹馬一起跑,看哪匹馬先跑到終點。”
他的作品寫滿了對人世的思考,對美學(xué)的感悟,對生活的深層探索,對生命的崇高敬畏……他的文字就像一股滲透著禪機的清泉,源源不斷滌蕩著讀者心靈。人們評價他為“天生的作家”,林清玄卻不以為然:“或許你生下來時有著某種才華,但如果后天不辛勤耕耘,即使是天才的種子也不會發(fā)芽,成功都要經(jīng)過長久努力的?!?/p>
林清玄的散文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清而不玄”,他總是在淡淡的語氣中表達那個最真的自己,對人生、對世界的感悟,如同一壺清茶,平淡中帶著滋潤萬物的力量。
人間有味是清歡。何謂“清歡”?林清玄認(rèn)為,當(dāng)一個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勝過山珍海味,或者在路邊的石頭里看出比鉆石更高貴的價值,或者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清歡”。清歡是生命的減法,懂得放下生命中多余的包袱,不必背負(fù)那些原本不屬于自己的條條框框,還生命于本真,讓生活回歸自然,比如夏日里一盞清茶,雪夜中一次圍爐,黃昏里共看夕照,微雨中竹林穿行,聽月光落地的聲音,想起遠方朋友的一次談心,在落下的白發(fā)里,浮現(xiàn)一生最愛的面容。
我們在讀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的同時,不知有沒有關(guān)注到他對于孩子的期許,對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認(rèn)識,是非常值得深思和學(xué)習(xí)的。
林清玄認(rèn)為:“根據(jù)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nèi)心的種子。好孩子是已喚醒內(nèi)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rèn)識到了自我;壞孩子還沒有喚醒種子,沒認(rèn)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彼f,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爭第一。
“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其實,現(xiàn)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dāng)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guān)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松,創(chuàng)意最好?!痹诹智逍磥?,可能小孩成績不是那么好,但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世界上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就像種植物一樣,山坡地種竹筍、香蕉,沙地種西瓜、哈密瓜,爛泥巴里種芋頭,不同植物適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個樣子的。
他經(jīng)常教大家一個“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們都是人”,看見位高權(quán)重的人不敢說話也念“我們都是人”。這樣克服內(nèi)心緊張,我們才不懼于表達自己。他大兒子上大學(xué)的時候,林清玄送給他一個錦囊,里面又四句話:大其愿,堅其志,虛其心,柔其氣。
是的,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東西,除了學(xué)習(xí),孩子應(yīng)該掌握更多能力。林清玄總結(jié)了五方面能力:面對挫折的能力——除了讀書,勞動也能鍛煉這個能力;愛的能力——用飽滿的愛面對親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對人生;認(rèn)識生命多元價值的能力——孩子不一定要成績好,要看他對生命的理解;拓展視野的能力——現(xiàn)在很多孩子去國外念書,家長說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世界觀。這是好想法。認(rèn)識到世界的廣大,才能認(rèn)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表達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孩子學(xué)習(xí)了解自己,之后還要學(xué)會表達,特別是內(nèi)向封閉的孩子。
TIPS:心靈導(dǎo)師的動人禪話
×俜疙榭珈
一個人如果愿意時常保有尋覓美好感覺的心,那么在事物的變遷之中,不論是生機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見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靈、感覺,乃至眼睛。
×初心不改
在繽紛燦爛的花世界里,“忘情花”不知是哪一位高人的命名。它為曇花的一生下了一個注解,曇花好像是個隱者,舉世滔滔中,它固守自己的情,將一生精華在一夜間吐放,美得那么鮮明,那么短暫。因為鮮明,所以動人;因為短暫,所以難忘。
×活出自己
人生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往事,是一場夢;一部分是未來,是一點兒希望。
×對于幸福,他說:
平凡溫暖的幸福最難能可貴。我覺得最幸福的事,不過是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對于愛情,他說:
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對于珍惜,他說:
一分鐘很短。但是,一分鐘比五十九秒長,比一秒鐘更長很多。所以,要珍惜每一分鐘。
×對于放下,他說: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舍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對于歲月,他說:
時間的速度是難以想象的,流年暗中偷換。你換了你的,我換了我的。有時在鏡中看不清的自己,在別人的臉上卻看見了。
×對于力量,他說:
每次轉(zhuǎn)變,總會迎來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時甚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對順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對于離別,他說: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離別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淚都化作甜美的水晶。因相聚而痛苦的人,離別是好,霧散云消看見了開闊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