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達志
有門戶網(wǎng)站刊文稱,中國人的“手機依賴癥”遠比其他國家嚴重。文章援引《日本經(jīng)濟新聞》網(wǎng)站的報道,說中國人吃飯時單手玩手機,開會時藏在桌下玩手機,甚至過人行橫道和開車時也不放下手機,就連在辦公樓擠滿人的電梯里,也有人爭分奪秒地看手機。此情此景,不免令人十分擔憂。
關(guān)于中國人對手機的熱愛,聽一位法國朋友講過這么一個奇葩理由:中國城市地鐵里的廣告太多了,車廂里的聲音也太大——包括過于頻繁的廣播和音量過高的喧嘩聲;人們?yōu)榱朔稚⒆⒁饬?,只好埋頭看手機。他這個奇葩理由應該說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最主要的緣故,還是中國人的業(yè)余生活比較貧乏,包括運動健身、旅行觀光、藝術(shù)體驗、讀書學習……這些“線下”活動的普及程度,跟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比,差距還很大。
網(wǎng)上搜索全民健身方面的信息,會跳出密密麻麻的太極拳、廣場舞,甚至詩歌朗誦、雜技表演之類宏大場面的圖片。但是,真正的全民健身肯定不是這個樣子。運動場館建設(shè),學校體育教育理念與方法,競技體育與大眾健身之間的關(guān)系,等等,有太多事情需要快馬加鞭,有太多問題需要盡快改善。
再就是我們的旅游觀光成本太高,到處都要門票,交通也是個麻煩事,一出門就得不斷掏腰包,吃個飯嘗個鮮也時刻得擔心被宰。難怪有那么多人在新聞后面跟帖說:“沒錢,在中國不玩手機玩什么?”“玩手機不要錢,窮?。 逼鋵嵰膊煌耆且驗楦F,而是出門太貴,“行”不起,只好在手機上“坐地日行八萬里”;難得出去一趟,也是要靠手機大秀特秀的。
至于參加各種藝術(shù)體驗、學習閱讀活動,談何容易?首先,城市中的公共藝術(shù)場館實在太少,農(nóng)村更是幾乎為零。無論是直接參與藝術(shù)活動還是觀摩體驗,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其次,我們的公共圖書館太少,各種培訓收費不菲,讀書學習對一些人來說是一件很不“劃算”甚至高不可攀的事情。沒辦法,只好玩手機,或美其名曰用手機學習。
【素材解讀】
“哥玩的不是手機,是寂寞”,手機讓我們的壞情緒得到緩解,于是人們更不愿回到枯燥的工作和學習中去,結(jié)果玩手機上癮,越陷越深。正確的做法是——走到人群中去。讓我們減少手機對手機的交流方式,試著回歸面對面的交流,走到家人和朋友們中間,大家一起做一些開心的事。走到人群中還要記住一點,別讓從眾心理牽著鼻子走——當公交車上多數(shù)人在玩手機的時候,你可以優(yōu)雅地發(fā)會兒呆。我敢保證,那一刻,你會顯得很萌很可愛。
【適用話題】
低頭一族、業(yè)余生活、差距、興趣、過度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