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急診醫(yī)生最怵兩種患者:受傷的孩子和醉酒的老爺們。
孩子受傷,家長著急,但是孩子表達(dá)能力弱,加上對傷口處理的恐懼,往往不能配合醫(yī)生治療;家長過于著急,心疼孩子,往往會為難醫(yī)生。但是那天夜班,一個小患者卻感動了我!
那天夜班,一個年輕的母親領(lǐng)著孩子走進(jìn)診室。孩子5歲,自己用一塊小毛巾捂著受傷的額頭,不吵不鬧,孩子的媽媽很有秩序地排著隊,盡管著急但沒有加塞。
“孩子怎么了?”“叔叔,我不小心磕到了頭,流血了,您看看?!焙⒆泳谷恢鲃踊卮鹆宋?。我剛要去拿開孩子捂著頭的毛巾,孩子有點害怕:“叔叔,您慢點?!?/p>
“好,你不動,叔叔輕點?!蔽矣X得這個5歲的孩子很懂事很堅強。
傷口在前額發(fā)際處,約3厘米長,傷到了肌層。我有些擔(dān)心:孩子的傷口需要縫合,孩子可能會不配合,害怕、亂動,母親會心疼孩子,而我一個人又按不住。
“大夫怎么樣,我家寶寶的傷用縫針嗎?”孩子的媽媽問我?!靶枰p針的?!蔽覄傄徽f出來,孩子立刻就哭了,哭聲不大,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
“寶,聽話,你是小男子漢不許哭,醫(yī)生叔叔給你縫針是讓你傷口不疼不流血的,你要堅強,知道嗎?”媽媽安慰著孩子,自己也在流淚。
我心里很感動,趕緊接過話來:“聽話,不哭,一會兒叔叔用最小的針給你打麻藥,用最細(xì)的線給你縫傷口,一點都不疼。給你縫得漂漂亮亮的,好不好。我看你很堅強,一定能聽話不動,配合叔叔的,對不對?”我的語氣很柔和。
“嗯,我不動,我不哭,叔叔給我縫好看點,長大了我還找漂亮媳婦呢。”我和他的母親都笑了。
我把孩子帶進(jìn)了手術(shù)室,孩子還是很怕,一直往后縮?!皩殞毬犜?,你看醫(yī)生叔叔多好,特意給咱用最小的針和線,你要聽話的,知道嗎?”盡管有一些為難,但孩子還是乖乖地躺在縫合床上一動不動。我每操作一步都鼓勵一下他,看著孩子緊緊攥著的兩個小拳頭,我甚至有一點心疼。很順利地縫完了,我滿意地看著整齊漂亮的縫合,覺得愈合后應(yīng)該不會有明顯的瘢痕。
“快,謝謝叔叔!”媽媽對孩子說。
“其實不用謝我,是您家寶寶聽話、堅強,是您教育得好,要不我真沒辦法縫合的?!蔽倚χf。
后來,我一直在搶救室、縫合室忙碌著?;氐皆\室,那個孩子還在等我:“叔叔,謝謝您!我把最喜歡吃的巧克力送給您,以后我也要當(dāng)醫(yī)生?!闭f完孩子輕松地跑出診室。
我很感動,平時最害怕接診外傷的孩子。因為一些家長平時常嚇唬孩子:不聽話就給你打針。醫(yī)生護(hù)士在孩子心中成了“惡魔”,他們恐懼醫(yī)院害怕醫(yī)生,往往在治療中哭鬧不配合。有的家長過于著急,也會對醫(yī)生大喊大鬧。
而那個夜晚,正是因為那個孩子和她的媽媽能讓我放心治療,孩子才能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使結(jié)果皆大歡喜。
(編輯 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