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葉孝忠
國家或城市在筆者看來都應該是中性或無性的,然而在語境里它們往往偏陰柔。小學上英語課,老師說城市的代名詞得用“it”,若想為行文添加一點嫵媚,也能選擇用“she”,但我至今還是搞不清楚為什么不能考慮用“he”。據(jù)說在法語里,城市都是陰性。
在歐美城市學傳統(tǒng)中,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永遠二元對立,城市是男性,鄉(xiāng)鎮(zhèn)是女性。由古代到20世紀初,西方城市里的公共空間和話語權通常把持在男性手中,女性只能被封鎖在看不見的私密房間里。在咖啡館和酒吧里高談闊論的永遠是男性、男性、男性。
城市有沒有性別?在筆者看來,有,這一點在上海和北京的對比上就可感覺到,前者偏陰柔,后者偏豪邁。陽剛城市如北京,通常以大、長、寬為豪,機場和道路都極具氣勢,這個帝王之都很早就背負起天下重任。到陽剛型的北京旅行,我們就得接受,甚至要懂得欣賞其粗枝大葉,有個在北京生活了5年的女性朋友,甚至對筆者說在北京找不到一杯可以喝的咖啡,而上海,除了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鮮有一個角度和坐標能讓人感覺到大氣,然而上海最動人的往往是其陰柔面,比如新天地的小資情調(diào),外灘的華美場景。
一些國家或城市也有“異裝癖”,讓人摸不清楚它們的性別。瑞士城市總讓人覺得女性化,皆因它們大多都嵌上一面如鉆石般的湖。滔滔江水只容許雄姿英發(fā)的風流人物安身立命,寧靜的湖則無法不讓人聯(lián)想起田園牧歌、世外桃源這些閑散陰柔化的場景,連蕩起的漣漪也輕易讓人比喻為情人嬌柔的微笑。日內(nèi)瓦的湖邊不會有老鷹飛翔,而是優(yōu)雅的天鵝們向旅人撒嬌。
然而瑞士女性化的外表底下卻是一顆男人心,其著名的鐘表業(yè)滿足了男人對精準的要求,一只只價格不菲的腕表深藏不露在衣袖里,不經(jīng)意地代表了權力、地位和財富。它總和征服、堅韌不拔等氣質(zhì)聯(lián)系在一起,典型的鐘表廣告喜歡采用成功人士代言或刻畫運動員如磐石一樣的身材,完成各種高難度的動作,突破極限,無論是生理還是物理上的限制,都一一滿足了男人征服的欲望。瑞士城市不只是個男人,還是一個壞男人,發(fā)達的金融業(yè)會對世界各地任何一筆來歷不明的款項敞開懷抱。
城市和人一樣,也有多重性格,旅人們自然喜歡北京雄赳赳的男子氣概,但如果北京愿意放下身段拋個媚眼,那會是個更迷人的城市。任何一座偉大的城市,都是雌雄同體的,應該硬的時候硬,溫柔起來能打動人心,正如倫敦、羅馬、紐約等,它們的性格特征是超越性別的。
以全球城市吃喝玩樂生活作為主題的網(wǎng)站Gridskipper,曾經(jīng)搞過一個關于陽剛城市的票選活動,紐約被選為全球最為陽剛的城市,那不過是因為華爾街的金融荷爾蒙作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