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臻 時穎 李德前
摘要:利用濃氨水與酚酞溶液的組合,在物理連通器里進行探究微粒運動的實驗。該實驗設(shè)計具有新穎有趣、綠色環(huán)保等優(yōu)點,能夠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微粒運動;實驗改進;濃氨水與酚酞溶液;物理連通器
文章編號:1008-0546(2019)01-0096-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1.031
在現(xiàn)行各種版本的九年級化學教科書中,都編排了利用濃氨水和酚酞溶液探究氨分子運動的實驗(裝置見圖1),堿性的氨水使酚酞溶液變紅的實驗現(xiàn)象非常明顯 [1-2]。但是,由于該實驗是在3個燒杯組合的體系中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實驗操作繁瑣(每次實驗都要組合儀器、回收藥品)、藥品用量偏大、對環(huán)境不夠友好等不足 [3]。
我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借助于物理連通器,對上述實驗進行了巧妙改進,并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一、對實驗的改進
1.改進思路
盡量使用較少的藥品,在相對密閉的實驗體系內(nèi)進行操作,使兩種藥品沒有直接接觸就產(chǎn)生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
2.改進裝置
新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
3.實驗用品
主要有物理連通器 [4]、膠頭滴管、脫脂棉、酚酞溶液、濃氨水等。
4.實驗操作
(1)取一個物理實驗使用的連通器,將其放置在平穩(wěn)的地方。
(2)截取3根長度合適、粗細適中的金屬絲,將其表面挫毛;剪取3根長、寬適宜的紗布條,用酚酞溶液將其浸濕;然后分別將3根酚酞紗布條纏繞在鐵絲上,并做出形狀各異的花木造型,再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分別插入連通器的粗直管、細曲管、雙球管內(nèi)(見圖2)。
(3)使用膠頭滴管,通過連通器的細直管口,向連通器內(nèi)注入3~4mL的濃氨水;然后將4團大小適宜的濕潤的脫脂棉球,分別塞到連通器的4個管口上。
(4)很快觀察到,雙球管、細曲管、粗直管中的酚酞紗布條,均自下而上逐漸變紅,宛如春天的花園里“百花齊放”。
(5)如果用電吹風對著濃氨水吹熱風,那么酚酞紗布條變紅的速率就會明顯加快。
(6)實驗結(jié)束后,師生整理實驗藥品,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
5.實驗結(jié)論
(1)雖然連通器底部水平管中的氨水沒有跟上方的酚酞直接接觸,但浸有酚酞的紗布條卻紛紛變紅,充分說明“氨分子在不斷運動”。
(2)加熱濃氨水后,酚酞紗布條會快速變紅,說明溫度升高時氨分子運動的速率會加快。
(3)本實驗中的“紅色現(xiàn)象”沒有出現(xiàn)在氨水中,而是發(fā)生在酚酞溶液中,說明濃氨水易揮發(fā)出氨氣、氨氣分子運動速率大于酚酞分子的運動速率等,也進一步說明不同分子其性質(zhì)不同。
6.注意事項
(1)實驗過程中不要使用橡皮塞封閉玻璃管口,因為制作連通器的玻璃管其強度不大,塞入橡皮塞極易脹破玻璃管。另外,如果使用橡皮塞封閉玻璃管口,實驗體系會過于嚴密,這不利于氨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從而造成演示實驗的時間偏長。使用濕潤的脫脂棉封閉管口,雖然會有極少的氨氣逸散到空氣中,但是學生在聞到少許氨味的同時,又能從嗅覺上幫助他們認識微粒的運動性(酚酞紗布條變紅只能從視覺上說明微粒在不斷運動)。
(2)本實驗中的試劑組合,還可以選用濃鹽酸(或濃醋酸)和石蕊溶液、水和變色硅膠、水和無水硫酸銅等。但不同的試劑組合,其變色的快慢有所不同,這是因為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的微粒其運動速率不同。
二、改進后實驗的優(yōu)點
(1)由于物理連通器具有多個不同形狀的支管,因此借助連通器探究微粒運動,使得實驗現(xiàn)象生動有趣、直觀多變,能促進學生感受化學世界的神奇變化,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2)改進后的化學實驗,藥品的用量少,節(jié)省了試劑,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實驗體系相對封閉,實驗過程綠色環(huán)保,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
參考文獻
[1] 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9
[2] 中學化學國家課程標準研制組.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2-63
[3] 馬逸群,魏海.“探究微粒運動實驗”系列設(shè)計[J].化學教學,2014(8):58-60
[4] 李德前,魏海.有色物質(zhì)在水中擴散實驗的新設(shè)計[J].化學教學,2016(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