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紫仙 肖林秀
(建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內科,浙江 建德 311600)
2型糖尿病(T2DM)已經(jīng)成為了嚴重威脅我國公眾健康的一種慢性疾病,且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壓、蛋白尿及血脂紊亂等多種疾病,而兩種或多種疾病同時存在將導致腎臟病事件的風險明顯增加〔1,2〕。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高血壓與糖尿病在發(fā)病機制及危險因素方面存在諸多共同點,因此高血壓患者發(fā)生糖尿病的風險較普通人群更高〔3,4〕。此外,高鹽攝入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有學者報道顯示〔5〕,高鹽攝入可能也是T2DM發(fā)病的新的危險因素,但是關于鹽攝量與T2DM患者尿蛋白之間的關系,目前研究報道較為少見,而尿蛋白水平的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腎損傷的早期診斷標準之一。本研究探討老年T2DM患者攝鹽量與蛋白尿的相關性,以進一步明確鹽攝入量對老年T2DM患者腎損傷的影響。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建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內分泌科病房門診及住院老年T2DM患者180例,年齡60~81歲,T2DM程0.5~14年,男107例,女73例。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①參照中國T2DM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的診斷標準〔6〕;②年齡≥60歲。排除標準:①確診為1型糖尿病患者;②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狀態(tài),如糖尿病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③原發(fā)腎臟疾病、泌尿系感染、結石、結締組織疾病、心力衰竭、肝臟疾病、急慢性感染等其他可能引起蛋白尿的疾病。
1.3方法 采集患者禁食12 h后的晨尿及外周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血糖水平;采用高壓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采用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尿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采用離子電極法測定尿鈉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測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檢測患者收縮壓(SBP)、舒張壓(DBP)。
1.4分組與臨床資料比較 根據(jù)患者24 h尿鈉排泄量(24 hUNa)分組,低鈉組54例,24 hUNa<186.79 mmol/24 h(鈉鹽攝入量<10.86 g/d),中鈉組78例,24 hUNa在186.79~240.86 mmol/24 h(鈉鹽攝入量10.86~14.00 g/d),高鈉組48例,24 hUNa>240.86 mmol/24 h(鈉鹽攝入量>14 g/d)。三組BMI、SBP、TC及24 h尿蛋白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各組臨床資料比較
與低鈉組比較:1)P<0.05;與中鈉組比較:2)P<0.05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秩和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T2DM患者蛋白尿危險因素,兩變量的線性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2.1老年T2DM患者各指標與24 h尿蛋白的相關性 老年T2DM患者24 h尿蛋白與SBP(r=0.672,P<0.05)、每日攝鹽量(r=0.685,P<0.05)均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年齡(r=0.295)、病程(r=0.315)、BMI(r=0.378)、DBP(r=0.228)、HbA1c(r=0.205)、TC(r=0.178)、TG(r=0.306)、HDL-C(r=0.317)、LDL-C(r=0.339)均無相關性(均P>0.05)。
2.2老年T2DM患者蛋白尿危險因素 經(jīng)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SBP及每日攝鹽量是其蛋白尿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老年T2DM患者蛋白尿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蛋白尿及高血壓是糖尿病腎病進展及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而糖尿病腎病是目前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學者認為,控制蛋白尿及血壓對于延緩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著重要影響〔7,8〕。既往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鈉鹽量與高血壓及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高鈉鹽攝入可導致細胞外液鈉濃度增加,從而降低機體血管反應性,誘導心肌毒性及腎臟纖維化的發(fā)生,導致腎功能減退加速〔9,10〕。在高血壓人群、肥胖人群及普通人群中均發(fā)現(xiàn)高鈉鹽攝入可導致尿蛋白排泄的增加〔11〕。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老年T2DM患者鈉鹽攝入量的提高,BMI、SBP、TC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顯著升高。關于鈉鹽攝入量增加蛋白尿的排泄可能由于鈉鹽攝入過多導致腎小球壓力增高,在短期內產(chǎn)生高濾過狀態(tài),從而增加腎小球濾過而介紹腎損傷,引起患者出現(xiàn)蛋白尿〔12,13〕。大量實驗證實,鈉鹽攝入雖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漿中血管緊張素及腎素濃度,但是可導致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濃度的升高,而ACE高水平對腎臟存在一定的損傷作用〔14~16〕。此外,鈉鹽攝入過量將直接作用與腎臟組織介導腎臟損傷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7~19〕。本研究結果提示老年T2DM患者每日攝鹽量、高血壓與患者蛋白尿有著密切聯(lián)系。限制老年T2DM患者鈉鹽攝入量,以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