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帆
其實,它只是我們的祖先賴以生存的棲息地。
無數(shù)個晨昏,當(dāng)日月透過天井灑下光芒,男人們在稻田里耕種勞作,播撒和收獲生活。
女人們在天井旁汲水,洗衣,做飯,生兒育女,忙碌日子。
那一塊塊的青磚互相依偎,組成堅硬的堡壘;那一粒粒的卵石并肩而躺,圍繞我們溫暖的家。
我尊敬這些磚石,它們寂寞地守候遺忘或者喧囂,它們見證日月光華、風(fēng)雨雷電。
那些經(jīng)歷無數(shù)槍聲的嘹望臺和炮孔眼,無聲地流淌著歲月的故事。
它們組成的家,叫圍屋。圍是圍繞的圍。家是國家里的小家,是家國里的大家。
是我們南遷祖先朝夕共存、誓死保衛(wèi)的家園。
某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或者午后,如果你走進叫圍屋的家,請扶著頹舊的木樓梯拾級而上,傾聽歲月的風(fēng)聲。
請?zhí)ь^仰望回形天井上方的日月,云朵煙嵐里,有我們祖先生生不息的愛和守護。
在墨江邊,在青化河岸,在隘子鎮(zhèn),在東湖坪,在始興,客家圍屋,如同一塊塊穿越時光的古樸的玉,靜靜鑲嵌在田野阡陌旁。
如果你恰好抬頭,一定能看見它透出的,質(zhì)樸沉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