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麗
(德惠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
動物疫苗對畜禽疾病的預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配制、使用、保管和運輸中等需要注意很多方面事項。
配制時要在潔凈的房間內(nèi)進行。接觸液氮操作時要帶手套和面罩。配制前必須認真檢查,做到無破損,同時要進行測空,嚴防使用失去真空、漏氣狀態(tài)的疫苗。此外對名稱、批號、有效期、容量等也必須核對清楚,方可使用。疫苗取出后應放15~18 ℃的水中解凍。疫苗解凍后立即與稀釋液混合,混合時稀釋液的溫度約15 ℃,稀釋混合時先用注射器抽取少量稀釋液,注入疫苗瓶內(nèi),混合后要充分搖勻,防有結(jié)塊,搖勻后,將疫苗吸出注入到稀釋液瓶內(nèi)。用稀釋液對疫苗空瓶沖洗3 次,并把沖洗液加入到疫苗稀釋混合液當中去。要徹底地、輕輕地旋動混合液,并把稀釋好的疫苗放在冰塊槽內(nèi),準備注射使用。
把注射器調(diào)整到所要求的劑量刻度,在注射過程中要時時地加以檢查。1 次只應配制1~2 h 的疫苗用量,用完再配,防止時間過長。在注射疫苗前,要將注射器內(nèi)氣泡排出,防止將氣泡注入畜體內(nèi)。疫苗注射速度要適中,確保畜禽全部無漏、準確無誤地都注進疫苗為宜,杜絕打“飛針”。 全部接種完成后,要將空瓶和所有稀釋并未用完的疫苗,埋到僻靜處防止污染,洗凈和消毒好器械。
生物制品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無論在保存、運輸、使用操作過程中的某一階段,都要嚴格掌握好,不得脫節(jié),否則就會降低疫苗效價,或使疫苗完全失效。如在保存疫苗時要采用冷凍設備貯存。運輸時要用冷藏車或保溫瓶,在使用時限制時間用完或用裝有冰塊的槽內(nèi)放稀釋的疫苗,這種像鏈一樣的一連串的冷凍保護性措施稱為冷鏈系統(tǒng)。建立和使用好冷鏈系統(tǒng),才能確保疫苗有效,進而保證疫苗質(zhì)量。
其具體保存方法為:保存疫苗有冷庫、冰柜、冰箱、液氮罐等幾種形式。無論哪種,必須具有低溫冷凍條件,才能確保疫苗質(zhì)量。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有些怕凍的要防止結(jié)凍,如稀釋液,應保持在2~8 ℃的環(huán)境溫度。要設專人負責疫苗的保管工作,并保持環(huán)境整潔。要設環(huán)境溫度記錄簿,每兩小時記錄一次冷庫溫度。用液氮罐貯放疫苗的每天要測定液氮量,一并記錄。制冷的有效溫度一般在-4 ℃~-15 ℃,根據(jù)說明書兼顧控溫,一般應≥-15 ℃,否則會使膠栓和蠟封間出現(xiàn)裂縫,破壞瓶內(nèi)的真空狀態(tài)。要定期進行疫苗測空工作,隨時檢查疫苗質(zhì)量。要另設一疫苗記錄薄,列出所貯疫苗的品種、批次、失效期及所用稀釋液情況,并標記擺放位置,以防混淆。及時清除、埋掉過期的疫苗和稀釋液。
在運輸生物制品時要選用冷藏車,量少的可選用保溫瓶,內(nèi)裝冰塊。就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寒冷季節(jié)要避免結(jié)凍。尤其要避免由于溫度高低不定而引起的反復結(jié)凍和融化。運送活菌苗或活疫苗時,應低溫保存運輸。裝卸時要平穩(wěn)而快速,以防止在裸露空間中的時間過長,尤其是暑季。行進途中要防止顛簸、震動,以免震裂玻璃瓶。路途長要經(jīng)常檢查,冰塊是否需補填。
皮下注射法:通常在動物頸部兩側(cè)或股內(nèi)側(cè)皮膚較松弛部位,剪毛,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皮下注入藥液。有的菌苗內(nèi)含有氫氧化鋁,可在局部行成硬結(jié),遺留較久,但對動物健康沒有影響。
肌肉注射法:在動物臀部、股部或頸部肌肉較豐滿部位,剪毛,酒精或碘酊消毒,把針頭直刺入肌肉,注入藥物。
皮膚刺種:雞痘弱毒疫苗常用此法接種,選定翅內(nèi)側(cè)無血管處,用刺種針或鋼筆尖蘸取疫苗刺入。
滴鼻:常用于雞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的一種接種方法,即用細滴管吸取疫苗滴一滴于小雞鼻孔內(nèi),使小雞用鼻孔吸入疫苗為止。
噴霧:即是用動力壓縮機增大盛裝菌苗容器的壓力,然后開動微孔噴頭,藥液成霧狀噴出,畜禽通過呼吸吸入菌苗而達到免疫,此法主要用于大群動物免疫。
口服:即是將疫(菌)苗混于飼料或飲水里經(jīng)口服下,仔豬副傷寒、豬肺疫弱毒菌苗等都可以通過飲服或拌服口服接種。必須注意,用于拌疫苗的飼料要新鮮,禁用酸敗、變質(zhì)、發(fā)酵飼料,大小動物要分開喂飼,使其能均勻吃到含苗飼料。飲水免疫前要停水約6 h,稀釋疫苗的水要純凈,尤其不能用含有消毒藥物的水稀釋疫(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