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慧
(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嵐縣 033500)
大樹移植,通常是指移植樹木胸徑在15cm~20cm 以上的常綠喬木或落葉喬木。移植的大樹在符合小區(qū)綠化設計的規(guī)格之下,又必須符合當地的地理條件以及氣候狀況,滿足適時適的原則。移植后的大樹,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景觀綠化效果,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發(fā)揮生態(tài)功能和景觀效果,這就對大樹移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xiàn)將筆者在臨縣某小區(qū)綠化過程中應用的大樹移植技術,總結介紹如下。
根據小區(qū)綠化施工的總體設計和要求,從景觀效果與生態(tài)效果的角度出發(fā),結合本地的氣候條件,優(yōu)先選擇鄉(xiāng)土樹種。要提前從理論入手,了解所要移植大樹的生長特性及生態(tài)特性以及樹木移植成活的難易程度和生命周期的長短,為移植大樹奠定基礎,從而提高大樹移植的成活率。
大樹移植的最佳時間可以是早春土壤解凍前,也可以選擇深秋及冬季還沒有霜凍之前。選擇早春土壤解凍之前,是因為此時樹葉剛開始發(fā)芽,但樹葉還沒有完全長出,樹木的蒸騰還未達到旺盛期,此時大樹帶土球移植,有利于成活;選擇在深秋及冬季還沒有霜凍之前移植大樹,是因為這個期間樹木處于休眠狀態(tài),但地下部分尚未完全停止活動。因此,大樹移植前要根據不同地域,具體移植時間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及移植樹種而確定。
實地考察、復查大樹的生長情況,了解大樹的樹冠、樹齡、樹高等生理特性,結合考慮該大樹是否符合小區(qū)綠化設計的條件,是否能達到要求的景觀效果,是否有病蟲害,是否能在當下季節(jié)移植。在確定好移植的大樹后,根據運輸要求,提前考察運輸線路、運輸工具,做好應對計劃,制定完整配套的移栽方案。移植前,在已經選擇好的大樹樹冠上做標記,標明樹冠朝向,以便日后在施工時按原方向栽植。在挖取大樹的前幾天跟對方進行交流,讓提前澆水,讓樹木充分吸收水分、貯存水分,防止樹木在運載過程中因缺失水分而死亡。
移植大樹必須帶土球進行,應根據樹木的大小確定包裝形式、挖掘方法,保證樹木土球的保有量,對樹木根部起到絕對的保護作用,最好選擇土球保持“蘋果型”。在起挖時,先用枝干對大樹進行支撐和加固,以防倒伏損壞樹木或發(fā)生傷人事故,起樹前要對周圍的雜物進行清除。起挖前如遇到較大樹根,應用樹鋸或枝剪切斷,并在溝的內壁做好環(huán)剝處理,噴涂重生劑,促發(fā)新根。根據不同的樹形、土壤松散程度采用不同的打包方法,利用草繩包扎或者木箱包裝,但是在實踐中,多以草繩包扎為主,土球要打包密實、牢固,防止散裂。
起苗后應及時運輸、及時栽植。大樹吊運是大樹移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用吊車時應緩慢起吊、卸吊,吊裝樹體的部位應在樹徑處;吊運中不得損傷樹體和造成土球散落。大樹裝上車后,要使樹冠部位向著汽車尾部,根部土塊靠近司機室,用柔軟的材料進行固定或者用軟繩扎緊,車廂的空隙部分最好用軟性材料進行填充,防止樹木移動造成土球脫落。長途運輸的過程中,要隨時查看樹木的情況,注意噴水以及遮陽,減少樹木自身水分蒸發(fā)。
根據小區(qū)景觀綠化需求和綠化設計,事先應確定好定植穴,對穴土要做提前處理,并進行滅蟲殺菌,優(yōu)化樹木生長環(huán)境。對定植穴進行相關檢測,改善土壤性質,并進行松土,增加有機質;其次要調節(jié)土壤水分,保證土壤的濕潤度。移栽的定植穴應該提前3.0d~5.0d 挖好,按施工設計要求,定植穴的直徑需要比移栽的樹木土球直徑略大,以確保大樹土球能夠完全埋好。栽植穴內的雜質要及時清理,確保大樹有一個優(yōu)質的生長環(huán)境。
大樹種植的深度,其標準是一般與原土印平或者高于原土印即可,切忌深栽。在栽植時,要保持樹木原有土球的完整性,采用吊車或者人工合抬的方式,均勻受力,將大樹輕輕椅入穴內,輕輕松開大樹上纏繞的草繩或者是棉布,確保土球不松散,充分保證樹木根部的完整性,給大樹根部一個原始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大樹的成活率。栽植時按照事先標好的陰陽面,栽植深度以土球或木箱表層高于20cm~30cm為標準,特別是不耐水濕的樹種和規(guī)格大的樹木,宜采用淺穴堆土栽植,即土球高度的4/5~3/5 入穴,然后圍土球堆成30cm 的土丘狀,防止?jié)菜┧?。栽植后要及時澆透水。
大樹移植后必須進行樹體支撐固定,特別是秋冬季節(jié)常有大風天氣,不及時支撐,樹木就會出現(xiàn)傾斜。支撐的辦法是,采用三柱支架或井字四角撐的方式,以確保樹木穩(wěn)定。井字四角撐,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也是經常使用的支撐方法。將樹體用這種方式牢固支撐,可以防止大樹被大風吹倒,確保根系穩(wěn)固,有利于樹木今后迅速生長。支撐時間為一個四季,這時大樹根系恢復后,就可以撤出支撐。
定植后如陽光很強、天氣干旱,要加蓋遮陽網,防止樹冠經受過于強烈的日曬影響,減少樹體蒸發(fā)強度。新移植的大樹,根系吸水能力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因此只需要保持土壤適當即可嚴格控制土壤水量,采取小水慢澆法。澆水要及時澆足定根水,第一次澆透,隔2.0d~3.0d 第2 次澆水,隔7.0d澆第3 次水,以后澆水間隔視土壤墑情確定。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剛移植的大樹根系較弱,由于外部的力量,可能造成根部或者樹葉有局部的受損,因此通過輸液的方式能夠給大樹及時輸送營養(yǎng)物質。搶在黃金期給大樹輸液,是大樹在受到外部創(chuàng)傷后,及時止損或者搶救的有力措施。同時,也給大樹輸送了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或者礦物元素、水分,從而使樹體內部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高樹體的生活力,進而達到促進生根和復壯的目的。
大樹移栽初期,根系吸肥力低。新栽的大樹由于外部的作用可能會形成各種傷口,導致樹體抵抗力低生長緩慢,在這種環(huán)境下樹木極易感染或者引發(fā)病蟲害。發(fā)生病蟲害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及時針對病蟲害情況、針對大樹的生理特性以及生長環(huán)境,采用特定的防治病蟲害的藥劑,對樹木進行救治。施肥要根據樹木的樹形特征以及生長情況進行季節(jié)性施肥,促進樹木生長,提高大樹移栽成活率。
新移植大樹當年冬季易受低溫危害,應做好保溫和防凍措施。特別是在大樹移栽在第一年,做好防凍措施尤為重要。在冬季可以采用棉布裹樹木主干及主枝,以減少霜凍天氣對大樹的影響。在霜凍前澆透水,保證土壤底下一冬天的濕度,提高大樹的抗寒抗凍能力。另外,可以采用在大樹周圍覆土或者在樹木的上風方向搭建屏障,可以有效起到對大樹的保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