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錚
摘要:高中生偶像崇拜的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及動漫人物等娛樂化程度較高的人物在高中生崇拜的偶像類型中占比較高,而政治家、革命家及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等對實際生活有較大塑造力的人物則相對占比相對較低。本文試圖從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學校和家庭教育以及社會原因等著手分析該現(xiàn)象的成因。
關鍵詞:高中生;偶像;崇拜
1高中生偶像崇拜調(diào)查
1.1研究對象說明
本次調(diào)查隨機選取了廣東省廣州市某高級中學高一至高三三個年級六個班級,發(fā)放問卷120份,收回問卷120份,收到120張有效問卷。有效問卷中,共有高一學生40人,高二學生40人,高三學生40人,樣本比例為1:1:1。男生58人,女生62人。其中108人有明確偶像,12人有較為模糊的偶像。鑒于偶像較模糊者對于本次調(diào)查無意義,故不予展開研究。剩余108個樣本情況見表一。
有明確偶像的學生共有高一學生34人(占比31.48%),高二學生36人(占比33.33%),高三學生38人(占比35.19%)。男生51人(占比47.22%),女生57人(占比52.78%)。
1.2問卷文本及設計原則
為保證問卷的科學性、合理性,本次問卷的編制切實遵循全面性原則,在編制問卷前筆者展開了小范圍調(diào)查,力求問卷內(nèi)容的設計符合高中生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將偶像的相關選項包含在問卷中,以期對學生偶像崇拜情況有一個較為準確的統(tǒng)計。
為全面了解該校高中生崇拜偶像情況,本次調(diào)查通過列舉一些偶像類型并請他們選擇自己崇拜的偶像類型,其中包括娛樂明星、體育明星、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及軍事家、企業(yè)家、社會活動家、動漫人物、老師或親屬、長輩幾種類型,并依據(jù)調(diào)查結果完成了問卷。問卷共劃分“偶像來源”“偶像年齡段”“崇拜原因”“崇拜行為”幾部分。其中第3-5題為“偶像來源”,7-8題為“偶像年齡段”,9-11題為“崇拜原因”,13-15題為“崇拜行為”。
1.3調(diào)查結果
根據(jù)筆者統(tǒng)計,高中生偶像來源調(diào)查結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及動漫人物在該校高中生崇拜的偶像類型中占比較高,而政治家、革命家及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占比相對較低。媒介的發(fā)展、社會文化的變遷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這也體現(xiàn)了當前社會各職業(yè)地位的變化。偶像的崇拜在行為層面是青少年行動的標桿,在心理層面是他們的精神上的榜樣,心理上的依托。偶像是青少年價值觀的體現(xiàn),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青少年的價值取向?;谄浔澈蟮膹碗s原因,下文將探討該現(xiàn)象的具體原因。
2.高中生偶像選擇的原因分析
該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和動漫人物在該校高中生偶像類型占較高比例,反應出青少年對綜藝娛樂、體育運動、動漫游戲的喜愛。青少年在青春期表現(xiàn)出更強的攻擊性、表現(xiàn)欲和征服欲,同時他們也有更強烈的歸屬欲望,希望在同齡人中找到更多的歸屬感。而那些在舞臺上、球場上和競技場上令青年人們競相折腰的明星、運動員或動漫游戲人物則成為了他們心中最合適的偶像。這些偶像不僅擁有令青少年羨慕的外表,還有卓越的個人能力和良好的品格修養(yǎng),這些都是被青少年所欣賞的。于是,這些被青少年們所愛慕的公眾人物就成為了青少年們認可的偶像,他們滿足了青少年的某種心理需求。在接觸偶像的過程中,高中生們也會受到偶像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說未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這些都在對偶像的崇拜中被影響甚至塑造。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問卷調(diào)查結果表明:政治及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在該校高中生所崇拜的偶像類型占比相對較低。這顯然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刻關注的現(xiàn)象,因為雖然說如娛樂明星、體育明星等更符合青少年審美和心理需求,更受青少年青睞,但畢竟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科學家、文學家等杰出人物為推動社會發(fā)展、國家崛起和人類進步作出了如此杰出的貢獻,為什么青少年對杰出人物失去了興趣,而表現(xiàn)出更娛樂化的精神追求?
2.1自身原因
青少年對娛樂明星、體育明星以及動漫人物的崇拜,本質(zhì)上受到其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高中生課業(yè)負擔較重,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兩眼一睜,開始競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在這樣的學習壓力下,高中生的自我意識被長期壓制,再加上在學校和家庭中難以找到情感寄托,學生就轉向偶像——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動漫人物處尋找心理慰藉、人文關懷和教育引導,以釋放內(nèi)心的壓力。高中生們往往選擇聽歌以尋求情感共鳴、關注體育競技以發(fā)泄內(nèi)心壓力、在動漫或游戲中尋求另一個“完美的世界”。長此以往,高中生們傾向于在這些領域尋找偶像,尋找感情世界的外在寄托。一位被調(diào)查者表示:“在學習壓力很大的時候,聽聽火箭少女101的歌,會讓我有一種輕松的感覺,并且有了繼續(xù)奮斗的力量?!痹诖?,對偶像的崇拜也起到了釋放學生壓力,激勵學生努力奮斗的良性作用。
可能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的強烈崛起,使他們難以被科學家、革命家等杰出人物身上普遍所具有的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貢獻精神感動。青少年正處于自我意識蓬勃發(fā)展的青春期,其偶像崇拜也體現(xiàn)出了極強的自我意識。而強調(diào)無私奉獻,代表“去個體化”傾向的科學家、革命家等群體則難以博得青少年的好感。
另外,在表現(xiàn)形式上,科學家、革命家等這類群體不如“小鮮肉”一樣注重打扮,因此難以吸引青少年們的關注。他們只有最樸素與最真摯的心靈,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奮斗著。然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樣樸素的外表當然難以引起青少年的注意。
2.2學校教育成因
影響青少年偶像形成的因素錯綜復雜,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偶像形成過程中,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的教育存在唯分數(shù)、唯升學率的教育理念,而這種錯誤的教育理念無疑也影響到了青少年的心理方面。前文已經(jīng)談到,在長期的高壓下高中生的自我意識被嚴重束縛,加之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漠視,在學習和生活中得不到關注和慰藉高中生們只能轉向偶像去尋求心理慰藉和認同。
與此同時,榜樣教育的缺失,使得高中生未能形成成熟的偶像崇拜觀。榜樣教育在高中生的教育中是必要的,通過榜樣教育能為青少年灌輸正確的思想意識,引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體系。但是大多數(shù)榜樣教育的主體——學校,卻未能履行好榜樣教育的責任。以學校的歷史課為例,老師們通常只關注歷史人物的姓名和出生年代或者是重要歷史事件的時間和意義等知識,因為這些知識涉及“考點”,而涉及到歷史觀培育的內(nèi)容,則很少。歷史教育中,應當包含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其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等內(nèi)容,讓學生們通過了解歷史上那些科學家、革命家、思想家對人類的卓越貢獻,對杰出人物產(chǎn)生由衷的敬佩感,并立下遠大志向、樹立遠大抱負,但這些完全沒有體現(xiàn)在歷史教學中。
2.3家庭教育成因
除了學校教育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家庭教育的影響。
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我國的家庭教育理念存在著嚴重的功利教育思想,認為孩子最大的目的便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將子女視作考試升學的機器,滿足家長的個人欲望,而無視子女個性的培養(yǎng)。不少家長都抱著一種非常片面的觀點:孩子的成績是主要的,其他的都應該靠邊站。在高中極大的學習壓力下,家長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更加重了學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負擔,使學生感到極度的壓抑。這樣的教育理念無疑是應試教育的延續(xù),本質(zhì)上來講不利于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另外,中國式家庭教育缺乏愛的表達,家長和孩子們的溝通常常出現(xiàn)問題。孩子們可能難以從家長式的、一言堂的家庭氛圍中獲得理解,更別說感受到“愛”了。部分家長對青少年崇拜的娛樂明星等偶像抱有極大的敵意,常常反對甚至是粗暴地禁止,這不僅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也激化了父母與子女的矛盾。因此,當一個能夠與他(她)產(chǎn)生心理共鳴的偶像出現(xiàn)時,學生就容易被迅速吸引,并將其視作心靈依托。
2.4社會因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不斷普及,青少年接觸網(wǎng)絡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某種程度上來說,互聯(lián)網(wǎng)是媒體控制著的,而媒體正是造就偶像的推手。但是媒體大多都是為了商業(yè)利益不擇手段地炒作和吹捧娛樂明星等群體,不惜一切地制造有關他們的大新聞。只要青少年有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那么他們不可避免地會看到這些娛樂新聞,潛移默化地受到偶像們的影響。
此外,改革開放后我國開明包容的社會環(huán)境也對娛樂明星等偶像群體的傳播營造了環(huán)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市場日趨多元化,在這種背景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不具備任何政治色彩,而是更加的通俗化、娛樂化。
并且,娛樂明星本身,也越來越了解他們“粉絲”的需求。當下“粉絲經(jīng)濟”盛行,各大經(jīng)紀公司針對各類“粉絲”團體都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這樣一個了解并能夠迎合高中生的偶像群體,恰好是最能抓住學生心理需求的:他們有迷人的外表、精湛的演技、優(yōu)美的嗓音、動人的舞姿,以及能利用社交平臺與“粉絲”實現(xiàn)各種互動。青少年熱衷的各類社交軟件上,都能看到明星們活躍的身影,各個平臺也積極推出并完善與偶像互動的機制,微博上的留言點贊、直播平臺的互動、打賞功能等,就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近距離和偶像接觸的機會。明星的主動“示好”與娛樂經(jīng)紀公司的配合,收獲青少年的青睞也就變成了一件簡單的事了。
隨著時代發(fā)展,青少年的偶像也一直在變化。這背后體現(xiàn)了社會文化的變遷、審美情趣的變化,也反映了一些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新時代的新現(xiàn)象,我們應當主動應對,努力培育優(yōu)質(zhì)、正能量偶像,積極引領學生樹立良好的偶像崇拜觀,以優(yōu)質(zhì)偶像的模范作用,為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乃至價值觀的培育作出重要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海麗.初中生偶像崇拜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 2017.
[2]陳鍇.青少年學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選擇[D].西南大學,2011.
[3]陳娟.當代文化背景下高中學生偶像崇拜及榜樣教育的耦合研究[D].蘇州大學,2008.
[4]黃創(chuàng).當代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教育對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
[5]劉深深.當代大學生偶像崇拜現(xiàn)象及其教育引導研究[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6.
[6]楊迪.當前青少年偶像崇拜行為的調(diào)查分析及應對策略[J].管理觀察,2017 (5):95-96
[7]杜春梅.初中生偶像崇拜現(xiàn)象及其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