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悅菡
“五岳歸來不看山,泰山歸來不看岳”——對從小我就對于“五岳之首”的泰山向往不已。這個暑假,我終于來到了心儀已久的泰山,實現(xiàn)了我“登山看岳”的愿望。
還在路上的時候,我腦海里就反復(fù)描摹著關(guān)于泰山的想象,“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多么的雄起壯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多么激動人心的目標!而我在濃重的夜色里趕著行程,只為親眼目睹泰山日出。
多少人的泰山之行是從看日出開始的!凌晨三點鐘,我們已經(jīng)開始登山。剛開始,山路比較平坦,陸陸續(xù)續(xù)的游人走的也很輕快,偶爾有風(fēng)吹來,帶著松濤的呼嘯,讓我感到山林的沉靜和遼闊。越往山上走路越陡峭,我忍不住抬眼觀山,夜色中的泰山如同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時間讓人感到洪荒路遠,人如滄海一粟。
趕到中天門的時候不到五點鐘,再往前走就是對松亭,天色已經(jīng)微微泛明,站在亭邊俯視,云海在腳下翻涌,依稀還能看到山頭的影子,如駝峰隱約,如臥佛輕眠,云霧繚繞間就像層層薄紗繞在山間,讓峻峭的山峰變得溫柔起來。身處云海之間如臨仙境,人們說話的聲音更輕了,是不是和我一樣“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呢?
五點半鐘,云海中被暈染的紅彤彤的,太陽就要露面了!果然,太陽從云海中慢慢露出半張笑臉,幾乎是在剎那間噴薄而出,掙脫于云海之外。太陽的光也從火紅變成金紅,耀眼的光芒四散開來,人們歡呼雀躍,不聽的用手機相機記錄著這壯麗的一刻。
平復(fù)觀看日出的激動心情,我們稍事休整從中天門出發(fā),繼續(xù)我們的登山之旅。雖然這里的路面雖然狹窄,但還是相對平坦,三個人可以并行。大家專心登山的時候,冷不防一只鳥撲棱著翅膀飛過,同伴笑言:“這算不算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我們很有默契的回應(yīng):“必須算??!”
再往前走,一條清澈的小溪赫然在目,清溪見底,水聲潺潺,我忍不住跑過去掬起一把溪水來洗臉,清冽的溪水浸透皮膚,驅(qū)散了一路走來的汗水和疲倦。微風(fēng)吹過,清風(fēng)、清泉、清凈的時光,這一刻我的心完全融化在大自然的悠然嫻靜中,四周松柏青翠,頭頂是碧藍的天空,腳下溪水潺潺,間或傳來幾聲婉轉(zhuǎn)的鳥鳴,大自然就像一幅精致的工筆畫,讓人贊嘆不已。
“快來看,就是這里!”有人招呼著朋友,我也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原來我們走到了“五大夫松”這里,盛夏的松樹更加郁郁蔥蔥,襯托著蒼勁的虬枝有說不出的生命力。據(jù)說當年秦始皇來泰山朝拜祭祀時天降大雨,于是在一棵松樹下避雨,這棵“護駕有功”的松樹就被封為“五大夫”。后來人們以訛傳訛,認為“五大夫松”是“五棵松樹”,在清雍正年間補植造景,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五大夫松”。歷史或者傳說總寄托著美好的愿望,站在古老的松樹前,的確會讓人有歲月滄桑、流年易逝之感。
同行的小程不像我這樣善感,她跑到附近一棵松樹邊,靠著松樹搖頭晃腦的念起了辛棄疾那首詞“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蹦钔晡覀円黄鸸笮?,剛才那些感慨也隨著笑聲淡去了不少。
仗著年輕人體力好,我們一路攀上了十八盤。十八盤果然名副其實,山路陡峭難行,走上去讓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隨著人流一路往上,心里就多了一分安全感。在這里一刻也不能休息,因為你稍微慢一些就會被同伴落下,大家一鼓作氣相互鼓勵著,唱起了“向前向前向前”。走的實在類了,我們這些女孩子也顧不得形象了,手腳并用向上攀登。這時候,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爺爺健步超過了我們,看到我們手腳并用的“造型”笑了:“年輕人,一定要多鍛煉了,看我老朽都73歲了,比你們年輕人體力還好?。 崩先溯p快的走向前去,我們鼓足力量追上前去。
人群中有老人與孩子,有意氣風(fēng)發(fā)的年輕人,有沉穩(wěn)冷靜的中年人,大家都向著相同的目標邁進,我們的一下個目標就是南天門!一路相互鼓勵,不管汗流浹背,有目標的路程充滿了活力。
終于,“南天門”三個大字映入眼簾!南天門在飛龍巖和翔鳳嶺之間,兩面青山相對而立,就像天門自此打開。紅墻黃瓦氣勢恢宏?!伴T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這幅楹聯(lián)將南天門的雄險壯觀描述的淋漓盡致。
邁過南天門,一瞬間有脫胎換骨的感覺。“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毕肫鹪娤衫畎椎木渥樱斈甑巧咸┥街笫遣皇且彩沁@樣的心情。我們?nèi)滩蛔g呼雀躍,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一路走來的疲憊和倦怠一掃而光。
在天街放松片刻,這里有不少地方美食和特色紀念品,從天街下望,四處云霧繚繞,云海翻涌間山頂如一座座海上仙島。這里真像是天上的街市,天上人間再此交匯,既有人間煙火的溫暖,又有翩然若仙的超脫。
攢足了力氣,我們還有最后一個目標,那就是玉皇頂——泰山的最高峰!
路過碧霞祠時我們稍事停留,據(jù)說這里是全真派圣地,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壯觀的碧霞祠布局錯落,美輪美奐,但是,想到時間有限,我們沒有過多停留,繼續(xù)向上攀登。山勢更加陡峭,行人也比南天門之前少了很多,眼看目標越來越近,我們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終于,玉皇廟就在眼前,此刻,我們終于登上了海拔1545米的目標,一路走來雙腿已經(jīng)打軟,可是,這時候的心情確是萬分雀躍,單單用“興奮”兩個字根本無法形容。站在玉皇頂上,我放開聲音大喊:“泰山,我來了——”山鳴谷應(yīng),回聲傳來,心中一陣激蕩。
在山峰上遠眺,剛剛走過的一道道山峰變得低矮渺小,“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這個形容真是太絕妙了!此刻,我終于知道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真正內(nèi)涵。只有你真正達到了某一高度,你才能有不一樣的眼界!
在玉皇頂上“掛鎖”是必須的,登山之前我就想著在玉皇頂為爸爸媽媽掛上一把“祈福鎖”,祝愿爸爸媽媽健康平安,一家人和和睦睦。小程湊過來問我:“要不要大聲喊出來讓泰山之神聽到,這樣會不會更靈驗?”我們都被她逗笑了,旁邊一位大叔答到:“天助自助者,小朋友們要努力哦!”我們會心的笑了,是啊,就像登山的過程,如果我們不努力、不堅持,怎么會有這一刻的喜悅和幸福?
一路攀登,一路跋涉,向著自己的目標執(zhí)著的前進,不畏艱難險阻、不怕崎嶇挫折,只要心中有目標,腳下就會有無窮的動力——這就是泰山之行給我啟示,這段不平凡的行程讓我勇氣倍增,滿懷信心踏上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