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峰,張四喜,宿文昱,李月陽*
慢性便秘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和慢性病,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便意減弱甚至消失,并伴有胃腸道蠕動功能下降以及腹脹,可見糞便干結現象,從而導致糞便疏松一致性降低,有排便困難及不盡感[1],在女性及老年群體有較高的發(fā)生率[2]。當這些癥狀轉變?yōu)槁詴r,許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將嚴重下降,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傳統(tǒng)的腸道促分泌藥和腸道促動力藥雖然能夠短期緩解便秘的癥狀,改善排便困難的癥狀,從而達到排便通暢的效果[3],但此類藥物無法改善患者長期生活質量,且隨著藥物使用劑量的增加將逐漸產生耐受性,進而導致治療效果越來越差,直到完全失去治療效果,對患者的身體、心理以及生活造成不良影響[4]。隨著對慢性便秘發(fā)病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Elobixibat作為一種膽汁酸轉運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膽汁酸重吸收[5],增加患者體內的膽汁酸流向結腸,從而促進腸道分泌更多的水分促進排便,改善糞便干結的現象,提高糞便的疏松性,達到改善患者排便的效果[6-8]。
Elobixibat作為一種局部膽汁酸轉運抑制劑,口服給藥后吸收入血液循環(huán)量極少且全身生物利用度很低[6],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藥物血漿蛋白結合率大于99%[12],血漿半衰期(t1/2)<4 h。Elobixibat對CYP2C9和CYP3A4活性有抑制作用,但由于Elobixibat口服吸收量極低,因此對于抑制CYP酶活性而產生的不良反應及藥物間發(fā)生相互作用的風險極低[13]。此外,動物實驗研究表明,Elobixibat可以提高實驗狗肝臟內膽汁酸的合成,并且呈現劑量相關性[11]。
3.1 Ⅰ期臨床試驗 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為期14 d的前瞻性Ⅰ期臨床試驗,主要研究Elobixibat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選取30例成年慢性便秘受試者,分為6組,每組5例,并進行劑量遞增設計,分別給予口服Elobixibat 0.1、0.3、1、3、10 mg/d及安慰劑作對照。除了用傳統(tǒng)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評價參數評估實驗結果外,該實驗采用不透射線標記物對血漿C4和膽固醇進行標記,從而評估結腸對Elobixibat轉運時間[13]。
所有患者均完成14 d療程,與安慰劑相比,Elobixibat促進結腸轉運并減少結腸轉運時間,誘導血漿中C4濃度增加3倍,并以劑量依賴的方式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這3種實驗現象與降低回腸對膽汁酸重吸收的作用效果一致,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6]。在30例受試者中,有21例出現了不良事件,出現不良事件的患者中80%來自于使用安慰劑的對照組,且與使用不同劑量Elobixibat的受試者出現的不良事件種類和類型之間沒有明顯差異,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沒有受試者停止研究。大多數不良事件都是由胃腸道不良反應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腹痛和腹瀉,服用Elobixibat和安慰劑的受試者胃腸道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4%、60%;服用Elobixibat 10 mg/d的受試者中出現1例心悸不良事件;服用Elobixibat 0.3 mg/d的受試者中出現1例眩暈;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出現1例復視,服用Elobixibat的受試者未見此類不良反應[13]。
3.2 Ⅱ期臨床試驗
3.2.1 Ⅱa期臨床試驗 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為期14 d的Ⅱa期臨床試驗,選取以羅馬第2版診斷標準(RomeⅡCriteria)[14]診斷的36例女性慢性便秘患者,分為3組,每組人數分別為12、11、13例,分別給予不同劑量的口服Elobixibat 15、20 mg/d,安慰劑作對照,每48小時采用已驗證的閃爍方法測定結腸運輸速率[15]。
服用Elobixibat 15、20 mg/d和安慰劑的受試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5%、100%、75%[16],主要不良事件表現為胃腸道不良反應。服用Elobixibat 15、20 mg/d和安慰劑的受試者胃腸道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2%、100%、8%,沒有因腹部疼痛或腹瀉而退出試驗的受試者;服用Elobixibat 15、20 mg/d和安慰劑的受試者出現惡心不良事件各有1、2、2例,出現腹脹不良事件各有1、1、2例,1例服用Elobixibat 20 mg/d的受試者出現痔瘡疼痛,1例服用Elobixibat 15 mg/d的受試者出現胃部灼熱現象。1例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出現便秘加重現象,服用Elobixibat的實驗組中未見此類不良事件的發(fā)生[16]。
與安慰劑相比,服用Elobixibat 15 mg/d可以使糞便疏松一致,改善糞便干結現象,并減少排便緊張,且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低,降低便秘評分[5]。
3.2.2 Ⅱb期臨床試驗 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為期8周的Ⅱb期臨床試驗,選取依羅馬第3版診斷標準(RomeⅢCriteria)[17]診斷的190例成年慢性便秘患者,隨機分組,分別給予不同劑量的口服Elobixibat 5、10、15 mg/d和安慰劑作對照[18]。主要研究Elobixibat對自發(fā)排便頻率、腸道蠕動、腸道功能、血漿C4水平、膽固醇和LDL膽固醇含量的影響,從而評價Elobixibat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并為Ⅲ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藥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6]。
服用Elobixibat 5、10、15 mg/d和安慰劑的受試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6%、62%、65%、44%。實驗中藥物治療相關的主要不良事件表現為胃腸道不良反應。服用Elobixibat 5、10、15 mg/d和安慰劑的受試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5.0%、23.4%、39.6%、10.9%,其中,腹部疼痛和腹瀉的發(fā)生率最高,腹部疼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0.4%、10.6%、27.1%、0,隨著Elobixibat劑量的增加,腹痛的發(fā)生率呈現遞增趨勢;腹瀉的發(fā)生概率分別為8.3%、6.4%、12.5%、2.2%;腹部脹氣的發(fā)生率分別為8.3%、4.3%、6.3%、2.2%,隨著Elobixibat劑量的增加,腹部脹氣的發(fā)生率呈現遞減趨勢;惡心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2%、4.3%、6.3%、4.3%;僅在服用Elobixibat 15 mg/d受試者中出現2例(4.2%)排便急迫不良事件[18]。
與安慰劑相比,Elobixibat可以有效增加實驗對象自發(fā)排便的頻率,并呈現出劑量相關性;此外,Elobixibat能夠使糞便松軟一致,減弱實驗對象糞便干結的癥狀,從而達到自然排便的效果。給予Elobixibat 15 mg/d的實驗組,可以有效改善腹脹且不引起腹部不適或疼痛現象[5]。試驗表明,Elobixibat用于慢性便秘治療的相關不良反應較輕,未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18]。
3.3 Ⅲ期臨床試驗 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為期26周的Ⅲ期臨床試驗,進一步研究Elobixibat給藥劑量為5、10 mg時對目標適應證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19],評價利益與風險關系[20-21]。選取376例成年慢性便秘患者,隨機分組,分別給予不同劑量的口服Elobixibat 5、10 mg/d和安慰劑作對照,并記錄自發(fā)排便次數、糞便疏松一致性變化、腹部不適癥狀,對便秘患者生活質量進行問卷調查并評分,共28道題目,總分越低表明受試者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的程度越高[19]。
與治療相關的一般不良事件主要表現為胃腸道不良反應,服用Elobixibat 5 mg/d的受試者腹痛、腹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76%、7.14%,服用Elobixibat 10 mg/d的受試者腹痛、腹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4.4%、8.80%,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腹痛、腹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5.65%、2.42%;服用Elobixibat 5、10 mg/d和安慰劑的受試者頭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5.56%、4.80%、4.03%;有少數受試者出現尿路感染和鼻咽炎,服用Elobixibat 5、10 mg/d和安慰劑的受試者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分別為3.97%、5.60%、2.42%,鼻咽炎的發(fā)生率分別為5.56%、8.00%、8.87%。在Ⅲ期臨床試驗試驗進行中極少見嚴重不良反應,如青光眼、膽囊炎、骨軟骨病、腕管綜合征、呼吸困難等,Elobixibat 5 mg/d組出現膽囊炎、骨軟骨病、腕管綜合征各1例;Elobixibat 10 mg/d組中出現1例青光眼、1例呼吸困難,其與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考察[19]。
與安慰劑相比,Elobixibat 10 mg/d可以有效增加實驗對象自發(fā)排便的頻率,改善腹脹癥狀[22],且較少引起腹部不適癥狀,偶可見一般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良反應和感染,較少見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19]。Elobixibat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通過對現有文獻進行分析整理歸納,Elobixibat在Ⅰ期、Ⅱa期、Ⅱb期、Ⅲ期臨床試驗研究中主要見以下幾種藥物不良反應記錄。
4.1 胃腸道反應 Elobixibat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是腹部疼痛和腹瀉,這一常見不良反應與傳統(tǒng)的用于慢性便秘治療的藥物如促分泌藥和腸道促動力藥的差異不大,這可能與Elobixibat的藥理作用有關,其抑制回腸重吸收膽汁酸,從而促進更多膽汁酸流向結腸內,發(fā)揮降低糞便硬度、提高糞便疏松一致性、促進排便的作用,在臨床試驗中腹痛程度在受試者可以承受的范圍內[13,15,18-19]。
4.2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反應 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輕微頭痛,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僅在Ⅲ期臨床試驗服用Elobixibat 5mg/d的受試組中見1例腕管綜合征,發(fā)生率為0.79%[19],其與Elobixibat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考察。
4.3 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 臨床試驗中,Elobixibat有關心血管系統(tǒng)不良反應記錄較少,可能與其作用機制有關。Elobixibat作為一種局部膽汁酸轉運抑制劑,口服給藥后吸收入血液循環(huán)量極少且全身生物利用度很低[6],僅在Ⅰ期臨床試驗服用Elobixibat 10 mg/d的受試者中出現1例心悸不良事件的記錄,其與Elobixibat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對大量試驗結果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
4.4 感染 在Ⅲ期臨床試驗中有關感染的不良反應表現為鼻咽炎(8.87%、5.56%、8.00%分別對應安慰劑,5、10 mg/d)和尿路感染(2.42%、3.97%、5.60%分別對應安慰劑,5、10 mg/d),其與Elobixibat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考察[19]。
4.5 眼部疾病 僅在Ⅲ期臨床試驗中服用Elobixibat 10 mg/d劑量組中見1例青光眼,發(fā)生率為0.80%,其與Elobixibat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19]。
4.6 肺功能異常 僅在Ⅲ期臨床試驗中服用Elobixibat 10 mg/d劑量組中見1例呼吸困難,發(fā)生率為0.80%,其與Elobixibat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19]。
4.7 肝功能異常 僅在Ⅲ期臨床試驗中服用Elobixibat 5 mg/d劑量組中見1例膽囊炎,發(fā)生率為0.79%,其與Elobixibat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19]。
4.8 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疾病 僅在Ⅲ期臨床試驗中服用Elobixibat 5 mg/d劑量組中見1例骨軟骨病,發(fā)生率為0.79%;服用Elobixibat 10 mg/d劑量組中見1例背痛,發(fā)生率為0.80%,其與Elobixibat藥物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19]。
Elobixibat對CYP2C9和CYP3A4活性有抑制作用[13],由于Elobixibat口服吸收量極低,對于抑制CYP酶活性而產生的不良反應及藥物與藥物間發(fā)生相互作用的風險極低[6]。
Elobixibat為選擇性ASBT抑制劑,通過抑制回腸對膽汁酸的吸收從而使流向結腸的膽汁酸量增加,促進腸道分泌更多水分以及蠕動,達到治療慢性便秘的作用。Elobixibat可以顯著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糞便的疏松一致性,減輕糞便干結的現象,增加自發(fā)排便的次數,且不良反應較輕,利于提高慢性便秘患者長期生活質量,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仍需長期大樣本試驗進一步完善臨床資料。